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学前教育钢琴技能课中的应用

2020-12-07 09:08:33欧阳林霖商丘工学院教育与现代艺术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10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钢琴形式

欧阳林霖 (商丘工学院教育与现代艺术学院)

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钢琴技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钢琴的演奏。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往往并非音乐类艺术生,因而在钢琴演奏和学习方面是零基础,学习钢琴演奏对他们的难度更大。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包括学前教育的钢琴课程在内的各个领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将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到钢琴技能课程教学中,既能够使传统钢琴教学脱离枯燥刻板的教学模式,增强师生互动。也能够借助其优势,为课堂营造更高效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思维更活跃,提供学习效率。

一、传统钢琴技能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传统老套

在现有的钢琴技能课教学中,由于部分同学基础薄弱甚至零基础,而教师在教学中要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进度,因而课堂上教师往往只进行单一的内容教学。单一教学内容往往只包括课堂指定教材中的音乐素材,很少向外拓展。但教材中有所涉猎的内容,基本都是古典和浪漫主义的风格,不但与当前时代脱轨,也与学生日后工作所需要的音乐形式不一致。教学内容中现当代音乐作品的缺少,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学生在学习中音乐视野狭隘,工作中供选用的音乐形式受限。

(二)教学形式有缺陷

现有学前教育钢琴技能课程教师常用的教学形式,是在集体课教室中进行一对多的传统式授课。这种授课形式中,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者,通过教师的口述或示范,根据多数学生综合学习进度和能力进行教学。但由于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人数的差异过于悬殊,教师往往难以照顾少数人的学习进度,如进度快的优等生和进度较慢的后进生,也无法对所有人进行“一对一”的精细辅导。这种集体授课的形式,导致了差异性教学困难、授课资源分配不平衡等问题。在这样的现状和前提下,如何进行教学形式的改进,更大程度地保证多数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所有相关从业者共同面对的问题。

(三)学生钢琴技能基础薄弱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本专业前,并没有学习过钢琴相关技能,因此在开始进行钢琴课程教学时,往往是从零基础开始学习。基础薄弱带来的问题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钢琴技能的学习对手指条件有所要求,尽管此时学生的手指力量和耐力条件较好,但在灵巧和可塑性方面,已经过了学习钢琴的最佳年龄段,即4至6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手指肌肉灵敏度不足,其进行精细动作的手指肌肉群也已经基本定型。这些原因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学生学习钢琴技能。

第二,基本且必要的乐理基础知识严重缺乏。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乐理知识和实际练习是两大基本支柱。乐理知识在钢琴课程学习中起到打好根基的作用,不可或缺。比如在钢琴演奏的入门阶段,具备良好的读谱能力才能够保证学生顺利视奏,帮学生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信心。在后期的钢琴技能课程中,良好的乐理知识基础将起到很大作用,因此教师还必须额外教授一些理论基础知识。

二、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具体应用举措

(一)多媒体教学软件拓展授课形式

1、利用课堂多媒体设备加深作品认识

钢琴的演奏并非单纯学习技巧,更需要学习作品背后的思想感情、创作背景等。只有深入全面地对作品进行了解,才能避免索然无味地机械弹奏,才能更富含表现力地学习与演奏。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为教学形式的改革带来了更多可能。通过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在钢琴技能课程中运用综合性的教学形式,如图像、文字、动画等形式,既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达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具体可以播放一些作品相关的音像资料等,来深化学生对音乐本身的认识和了解。

2、利用课堂多媒体设备弥补“一对多”授课不足

“一对多”授课的不足在于教师无法像“一对一”授课一样,详细地向每个学生展示弹奏技巧。但多媒体设备具有的直观性能够弥补这一不足。通过在屏幕上放映教师的示范弹奏过程,学生更能生动清晰地了解处理不同节奏型所需的不同奏法。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情景交融,学生有了更加直观的学习感受和体验,能够增进学生对钢琴技能学习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习钢琴的乐趣。

3、利用学生自身设备解决识谱问题

除了课堂上的多媒体设备,学生自备的设备也可以帮助拓展课堂形式。在手机如此普及的今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解决在识谱读谱中遇到的问题。过去的教学形式中,往往是教师担当解决学生识谱问题的角色,但这种形式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提问需求,尤其是性格内向害怕与老师交流的学生。利用手机app恰好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识谱大师”等音乐类的app使学生能够利用课下的碎片时间进行识谱练习和节奏练习,为课上的钢琴技能学习打下基础。

(二)网络技术在授课过程中的应用

1、网络课程平台帮助学生课前自学

不同的学生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这导致其学习课程的进度也有所差异。但在学前教育钢琴技能课授课中,面对十几个甚至更多学生的教师,无法针对每个学生的进度进行单独辅导。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自主权,根据自身学习进度自行决定学习内容进度。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做到这一点,而网络技术能够提供帮助。课前,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具体教学内容,整合网络课程资源制作高质量课件,并将其传到在线网络课程平台上。这些课程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制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其内容应包括理论知识、案例讲解、演奏示范等,每节微课对应一个知识点,时间短内容精悍。

如此,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学习进度和能力,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课程学习,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拥有更开放的自主学习权和有效学习途径。学习结束后,学生还能够提交学习任务,记录学习进度。一方面方便教师掌握学生学习进情况,另一方面方便学生自身查漏补缺,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正式课程。

2、网络课程平台帮助增强课上互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有限的授课时间局限了授课内容,为确保课程进度只能牺牲学习效果。而网络课程平台提供了更新颖的教学形式,允许学生通过自学预习,掌握一些课程基础内容。这样就允许教师设计更丰富的课程内容,而不是刻板地教授技巧和基础知识,也能够给学生更多实践和提升的机会,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接受度。

此外,网络平台还能够记录学生学习情况,丰富学生反馈渠道。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提问、发布测验、发布问卷调查、发起学生讨论等,以此来增强同学间和师生间的沟通与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讨论案例并给出准备时间,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案例视频进行讨论和分析,发表对案例中演奏优缺点的看法。这样既能够让学生锻炼表达能力,也能让其“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3、网络课程平台帮助学生课后交流

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应当不只有课前预习和课上讲授,还应包括课后师生间与同学间的交流。师生间交流,是指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学生可练习教师布置在网络平台上的拓展任务。教师则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对学生提出的疑惑进行解答,在课堂外延伸与学生的互动。此外,网络课程平台还能够革新以往的不全面的成绩评定,将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的活跃度和表现作为评价标准之一,使成绩评价体系更为全面合理。

另外,学生间的交流可以借助短视频app等网络平台来完成。与传统钢琴展演相比,利用app录制学生的演奏并上传,更具有便利性和广泛传播性。这些app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大众、平等、互动性强的交流平台,便于学生利用其了解同学的水平和学习程度,增强同学间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可以录制上传自己的演奏作品,并在公众号中观看其他学生的演奏视频。对不同班级、不同年级、不同学校的作品进行展示,可以提升学生练习钢琴技能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学习互动。

结 语

在钢琴技能课程教学上紧跟时代,合理应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能够改革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弥补现有钢琴技能课程授课的不足。更能够有效融合线上与线下教学,帮助钢琴学习基础薄弱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通过更丰富的途径学习钢琴演奏技能。学生拥有了更大的学习自主权,教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也有了更大掌控度,以此设计和调整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钢琴形式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小议过去进行时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纸钢琴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人大建设(2017年11期)2017-04-20 08:22:46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钢琴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