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温莫邪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媒体,对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类行为进行的监督,是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一种形式。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职责,也是新闻传媒的基本功能之一。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善于运用新闻舆论监督的力量,助推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媒积极履行职责使命的体现,也是党媒面临的一个现实性很强的实践课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突出强调“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这个重要论断,有着十分重大的政治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治理能力现代化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国家主导的力量,更注重各方的积极性、参与性,坚持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追求自由民主公平正义,充分调动和运用法治的力量、社会的力量、人民的力量,实现法治、共治、自治,实现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民主化。达到了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势必更加科学、文明、高尚、进步,这与坚持新闻舆论监督、做好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
社会治理成不成功关键看基层,而新闻舆论监督报道聚焦基层末梢,是基层媒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舆论监督报道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强化引导、凝聚合力,是新闻工作,更是推进基层治理的新闻工作。当前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面临更加多元多变的环境形势,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网络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社会治理的各类诉求越来越纷杂迫切,对新闻舆论监督报道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舆论监督的重要性,进一步解放思想、守正创新,用好新闻舆论监督这把利剑,把它作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一)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长期以来,总有人把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对立起来,一听到舆论监督就认为是负面的。我们的各项事业既需要正面宣传,也需要舆论监督,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或缺。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要“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激浊扬清、针砭时弊”。要将包括舆论监督在内的多种形式监督与党内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在坚持正面为主的原则下,媒体应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进行监督,主动发声,敢于亮剑。
从实际情况看,媒体的舆论监督报道,极大地提高了与事件相关政策的关注度、公开度和透明度。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公共政策最大限度地向公众公开。政策越公开,透明度越高,公众对信息了解就越多。而新媒体的兴起,公民的表达权高涨,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公众的判断能力越强,流言的流通量就越小。媒体运用好新闻舆论监督独特的力量,就能通过聚焦、揭示、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公众了解政务服务、社会事务等一切涉及公众利益的事务。在媒体的有效引导下,就能凝聚广泛社会共识,化解矛盾,改进工作,使各类社会事务朝着法治化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方向健康发展。
(二)舆论监督体现党的意志和人民心声。媒体作为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有效地连接了“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两个舆论场。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维触角延伸到各个角落,诉求和呼吁越来越多,媒体可以有效收集信息和各类反映,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新媒体风起云涌的时代,新闻舆论监督因公开迅速、传播广泛,俨然成为不容小觑的公众利益监督力量,有效推动公共政策的变革。浙江日报就在头版开设建设性舆论监督栏目《一线调查》,在两微一端平台同时发力,并明确监督报道必须体现出“建设性”:要求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采访调查,倾听群众呼声,不为批评而批评,最重要的是“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每篇报道都对曝光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追踪,力促“马上就办”,充分发挥党报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从而实现通过建设性舆论监督推动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推进社会善治的终极目标。
通过媒体这个“中间场”的粘接,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可以最广泛最公开地与公众见面,公共部门可以更方便地听取到各方意见。同时,民众也获得了知情权,通过了解、参与、表达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推进党和政府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进程。
(三)以案说法培育公众精神。要推动各个领域改革的持续深化,离不开公共领域公众意识的基础氛围支持。简单的说教不足以一朝一夕间促成社会共识,许多法律、卫生、环境等专业领域的制度政策还是人们的认知盲区。如何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让治理“少磨嘴皮子、少瞪眼吹胡子”?媒体是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的重要平台,通过新闻舆论监督的公开报道,人们对某个事件可以充分议论和讨论,从而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的新媒体的出现,人们通过移动端就可以快捷地参与公众议题。从非典案、三聚氰胺案、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以及各类涉及医疗、教育、住房等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一波波巨大的舆论浪潮。媒体既为公众表达意见、释放情绪提供了平台,社会舆论又为监督报道提供了线索、素材和思路。在新媒体、传统媒体和舆论场的交互作用下,公众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更偏向理性,更强化法治。各类机构也把新媒体作为了解舆情的主要阵地,有效采纳改进政策和工作。全方位的沟通、互动与对话,更有利于激发公民的自我管理和公共意识,培养更多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治理的现代公民,培育社会具有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公众精神,为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的“软实力”。
(一)坚持导向原则。新闻舆论监督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正确的舆论导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党性原则,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这是确保新闻舆论导向正确的根本保证,也是正确实施新闻舆论监督的关键所在。新闻舆论监督是建立在正确舆论导向基础之上的舆论监督,是为舆论导向服务的。导向意识缺失的表现是,在新闻报道中过度强调以受众为本位的新闻观。有的媒体只注重迎合受众,追求轰动效应、新闻娱乐化等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反向表现为新闻舆论监督乏力,在一些重大事件中经常会有新闻舆论监督缺席失声、避而不谈、避重就轻等现象。新媒体时代,社会处于转型期,网络事件频发,新闻舆论引导工作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舆论监督报道通常事件性强,时效性高,我们尤其要在舆论引导上下功夫,不能就事论事,片面偏激,一旦出现失误,舆论导向产生偏差,就有可能影响社会的稳定。善于运用好新闻舆论监督,要注重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问题,发现普遍规律,在体制机制、法治公平上着眼入手,深入思考,将舆论监督报道上升到理性思维。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我们的舆论监督报道也要有源头意识、系统意识和依法意识。社会治理,说到底,就是对人的服务和治理。新闻舆论监督就要以服务人民为宗旨,秉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之初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之道在于求真。这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报道要出于公心,与人为善,采访要深入细致,调查研究,文章要客观公正,慎下结论。对于采编人员一定要严肃纪律,严格要求,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恪守职业道德,正确理解和运用舆论监督的权力,摆正位置,端正舆论监督的目的。记者要保持客观,不能先入为主,把个人恩怨、好恶带入报道,更不能成为谋求私利的工具。要强调现场采访,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各个环节和要素再三求证核实,确保信息来源真实可靠,确保报道内容准确无误。要注重保留相关证据,充分考虑公开发表后的复杂性,防止夸大歪曲,从而避免事后被混淆假想,使媒体陷入被动局面。
(三)坚持“时度效”原则。“时”就是把握好时机和节奏。在突发事件和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上要完善快速反应机制,赢得主动权和话语权。要从大局出发,主动设置议题,捕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切中受众”槽点”。湖州日报近年来推出的“击短”栏目被市委列入专项督查工作重点栏目。栏目所曝光的问题每次均由市委督查室以整改通知单形式下发相关责任部门,要求限时反馈,有力地整治了各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度”就是力度和分寸。舆论监督是一门学问,报道的幅度和频率,都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势利导,“弹好钢琴”,不能不加选择地“有闻必录”。要坚持群众路线,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力量,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将群众意见集中起来形成正确的决策,又要到群众中宣传解释,将决策化为群众的理解和行动,化解情绪,弘扬正气。“效”就是质量和效果。要树立舆论监督报道的质量意识,研究新形势下社会普遍心理和舆情工作的规律特点,善于从各类事件和反映的诉求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使报道充分体现民心民意。要注重社会效果,抓好事件的跟踪后续和“落地”解决,举一反三,并使其体现出社会借鉴和推动作用。青岛日报2019年2月起短短150多天里,累计推出100多篇舆论监督报道,向城市营商环境、政务环境和生活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炮”。在监督与反馈双重发力之下,累计推动解决、整改工作达80多项。该系列舆论监督报道使主流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工作走向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形成了“曝光—回应—解决”的良性循环,新闻舆论监督力度和监督效果也进入了全新阶段。准确监督、依法监督和建设性监督,体现了舆论监督时度效的高度统一,为媒体的舆论监督工作“创出品牌、形成经验”提供了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