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不了现场也能“打捞”独家新闻

2020-12-07 06:35吕进科
传媒评论 2020年9期
关键词:温州人华侨温州

文_吕进科

记者永远在路上。我对此的理解是,在路上是为了去现场。

但有时候,确实来不及去现场,或者无法抵达现场,那怎么做好新闻,特别是还能挖出独家爆款新闻?这对记者是一个考验。

不在场也有很多种情形。找不到人,找不到切入点,会让人有种猫爪子挠心,或是面前摆了一堆瓜果肉蔬,不知道做什么菜的焦灼感。

我想说说自己几次不在现场的采访经历。

找海外代购,这次不是为了买东西

温州是著名的侨乡。根据2014年浙江省基本侨情调查,温州的海外华侨有68.89万人,分布在131个国家和地区。一旦海外发生什么大事,与温籍华侨打交道肯定少不了。

我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2015年11月13日的法国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当天,巴黎共发生5次爆炸,5次枪击。事件中遇难人数超过130人,300多人受伤。

2015年6月,我刚去过法国采访,知道很多温州人在巴黎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这起震惊世界的事件中,在巴黎的温州老乡们是否平安,国内的温州人非常关注。

第一个电话,我打给了法国华侨华人会执行主席金麟泽。身在海外,温州人喜欢“抱团”,加入各种互助性质的组织。一个成熟有影响力的华人社团,掌握的信息,肯定能提供很大的助力。但海外的华人社团很多,有侨领跟我开玩笑说过,几个人就能成立一个组织,鱼龙混杂,也需要甄别。

我请金麟泽帮忙,了解一下华人华侨在这次恐袭当中有没有伤亡。巴黎和温州时差6个小时左右,当时距袭击事件发生已经十几个小时,法国华侨华人会从各方汇集过来的情况来看,没有温州人伤亡。考虑到法国华侨华人会以温州人居多,而且温州都市报属于温州本地媒体,因此第一条消息我结合了中国驻法使馆、法国华侨华人会以及部分在巴黎的温州侨领的采访,写了《多个袭击地温州人聚集 法华侨华人会称未有温州人伤亡》。

在采访第一条稿件的同时,我已经在考虑能否找到温州人,来还原袭击现场的情况。当时国内媒体很多都是转载《欧洲时报》等法国当地华人媒体的消息。我刚开始是通过华人社团来寻找目击者,同时自己不断地刷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找好友中在法国的人,但效果一般,因此必须另外拓展渠道。

我当时相当苦恼,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溜走,找人却毫无进展。2015年的时候海外代购非常火,我也进过一个海外代购群,当时的灵感就是来自于一个代购群跳出消息,推荐的货品刚好是法国的。

“温州很多人在海外做代购,可以从这部分群体身上找找线索。”灵感闪现,我马上去搜集温州人在法国做代购的联系方式。运气也挺好,我真的找到了恐怖袭击发生时正好在法兰西体育场外的一名代购,她向我讲述了近距离看到体育馆爆炸的情景。后来,我又通过他们的亲朋好友,找到了多个在巴塔克兰剧院、柬埔寨餐馆等爆炸发生地附近的温州人,完成了《海外温州人还原巴黎恐袭“第一现场”:感觉地都震了》的采访。

“通关密匙”就来自邻居

福建泉州欣佳酒店坍塌事故发生在今年3月7日晚,刚好是疫情期间。温州作为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外出跨省采访难度很大,哪怕我到了泉州,也需要在酒店先隔离两个星期,在这个特殊背景下,去现场不现实。

坍塌事故发生后,我和同事第一时间核实,了解到有温州人在这家酒店隔离,并通过相关渠道,找到了这些温州老乡的名单以及联系方式。

第一轮外围采访比较顺利,但在酒店隔离的人物采访仍然是空白。事故中获救的温州人第一时间被送往当地不同医院,但由于这些人的手机等通讯工具早已在事故中丢失,而且他们被送往哪些医院哪个病区,也无从知晓。

怎么办?用最笨的办法。首先是通过获救者的亲友了解情况,打听获救者所在的医院,但事件发生初期,救援行动一直在进行,反馈给亲友的信息也非常有限。我又想了另外的办法,按照救治的实际需要,往往会安排在距离事发现场较近的医院急救。我通过百度地图等多个软件,搜索欣佳酒店附近10公里以内的医院情况,泉州市中医院等结果陆续确定下来。同时,考虑到隔离人员的情况,又比对了泉州市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名单,最终先联系了其中两家医院。

医院往往公开的是办公电话,而急诊或者病区护士台的电话却不太好找。我拿着获救者名单,一家医院一家医院去询问是否伤员在该医院救治,医院对于新闻采访的态度非常谨慎,不肯透露丝毫信息。实际的困难更复杂,其中一家医院临时将楼层改造为欣佳酒店坍塌救治专门区域,做了全面的防护措施,但是这个区域因为是临时改造,没有电话可以打进去。

转机也是发生在不断的尝试中。由于在泉州的温州人基本以经商为主,我就用企查查、天眼查等工具,将获救者名单输入进去,查找他们名下的企业信息,刚好查到其中一名获救的温州人薛福平在泉州鲤城区有一家汽配店。汽配店留的手机已经打不通了,但通过汽配店的地址,我用百度地图的全景地图功能,找到了这家汽配店,并发现它的隔壁都是各种店铺,这些店铺无一例外都在招牌上写了联系方式。我从隔壁一家店老板口中得知,薛福平已经在医院救治,家属已经与他通过话,而这名家属此前记者没有接触过。

掌握了这一重要信息之后,就像拿到了“通关密匙”,也彻底打开了采访的通道。我找了这名家属,得知薛福平受了轻伤,由于身边没有手机,他就通过医院病区护士台给家里报了个平安。拿到护士台电话后,我打了几次都没人接,但我也没有灰心,在采访其他线索之余,继续试着拨打这个电话,直到晚上7点多,终于有人接电话。幸运的是,护士台接电话的时候,薛福平刚好路过,于是护士就喊他本人接了电话。考虑到护士台电话不能长时间占线,我尽可能快速地完成了采访。

当时,大量媒体聚集在泉州。我采写的《温都专访泉州欣佳酒店坍塌幸存者薛福平:“隔壁孩子年纪小,先救他们”》,应该是当时国内媒体中最早关于欣佳酒店获救者的专访,报道还原了事发时的经过,这则报道刊发后,被多家媒体转载。

留言区淘来的双“10万+”

疫情期间,温州一度成为湖北以外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出行受到限制。最严重的一段时间,我们的采访很多是通过“不到现场”去完成的。

记者的采访也分了几个梯队。卫生线的同事跑在我们的前面,他们跑的是医院、隔离点,那是真正的一线。我们还能做点什么呢?我们内部的交流很多都在全媒体中控群,值班的新媒体编辑经常会与记者沟通反馈一些信息。

2月25日,中控室编辑尤豆豆和我私聊时,说起很多读者在后台留言咨询“温州鹿城西城路农贸市场”是否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不少人在转发自媒体发出来的“言之凿凿”的“确诊说法”。

“这事能突破一下吗?关注度肯定很高。”豆豆说。

当时手头事情一大堆,而且疫情期间道听途说的信息四处游走,这个真的有人关注吗?我一开始是打了问号的。

因为之前我刚好去鹿城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蹲点采访过,熟悉防控组的几位负责人,所以这个事情顺理成章交给了我。采访开始前,我先去各家微信公众号已发的文章下面“扒”留言区,根据网友的留言以及记者的关注点,整理了一份采访提纲。在征求指挥部的同意后,我联系了鹿城区政府及区卫健局的有关负责人,并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整个采访过程很顺利,成稿也不复杂,为了便于新媒体传播,我特地采用了问答式,将大家关注的几个焦点列出来,做了一篇独家报道,题目叫做《最新!市民关心的“西城路农贸市场”真相来了!》。当天下午1点多,稿件在温州都市报官方微信和“掌上温州”新闻客户端先后发布,推送之后,点击量就蹭蹭蹭地往上涨。

在采访中,我也了解到西城路农贸市场确实有摊主被送到医院做核酸检测,当时第一次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而第二次检测也已经在进行当中。第一篇澄清报道在新媒体发布之后,我继续和疾控中心保持对接,请他们在第二次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之后,第一时间告诉我。

庆幸的是,好消息很快就来了。下午4点多,我接到鹿城区委宣传部的消息,第二次核酸检测结果也是阴性,这意味着这个疑似病例可以被排除。在与疾控部门再次核实后,我第一时间采访成稿——《刚刚!“西城路农贸市场”疑似病例排除了!》,将这一好消息告诉市民。

这两条稿子刊发前后距离约4个小时,仅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就连续突破“10万+”,这也是少见的一次舆情引导报道案例。

这次成功的报道操作,要感谢同事们的“神级助攻”,也让我更加确定没有到现场与同行们“正面刚”,依然可以为受众们端出一道“好菜”,如果能在报道角度上另辟蹊径、表达方式上别出心裁,那我们也能收获另一种“馈赠”。

这些技能你ge t了吗?

■ 在场和不在场:新闻的生产是一个“抵达”和“表达”的过程。在无法抵达现场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充分掌握、善于使用移动互联网时代赋予的各种工具,“饿了么”“百度地图”“企查查”“小红书”等等,都能变成我们的“利器”,去弥补“不在现场”的短板。

■ 快和慢: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占据报道优势的时候要快,在“敌军抵达战场”前解决战斗。反之,我们要慢下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去捕捉新闻的“第二落点”,开辟新的战场,实现新闻比拼方面的“弯道超车”。

■ 新和旧:新闻是易碎品。但某种意义上,新闻永不过时。曾经发生的新闻,被报道过的、有影响力的新闻,必然会在一部分受众的内心留下痕迹,而这些痕迹是你再次召唤它的基础。我们可以在不同的节点去“钩沉”,让它历久弥新。

猜你喜欢
温州人华侨温州
我的华侨老师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在欧洲邂逅温州人
手工艺·温州发绣
鹿城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