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府通论》背后,“通”的力量
——黄乃镇《木府通论》印象

2020-12-07 04:44周文英
壹读 2020年5期
关键词:纳西族丽江文化

◆周文英

根据辞海的解释,“通”的基本义是“贯通”的意思——“由此端至彼端,中无阻隔。”再根据《木府通论》里的导读解释:“何谓通论?一曰贯通诸说之言论;二曰通达之议论。本书取名《木府通论》的目的,就是对木府的前世今生和纳西族史事进行通达论述,是对纳西族历史的新论,而不是对纳西族历史支离破碎的表述和连篇累牍的重复。本书阐述和回答了为什么说木府是纳西族的‘半部史’。”抛开更多的关于“通论”的汉语语法、结构、内涵和立意不谈,“通”字要表达的就是“贯通”和“通达”,有流畅地交流和表达论述的意思。本篇文章针对“通”所渗透和浸润的文化因素及感情因素来谈谈对《木府通论》的印象。

一、“通”后面的时间和生命

木府的恢复重建是改革开放以来丽江最有成就的工程,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黄乃镇先生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耗时20年心血完成的《木府通论》,历经种种磨难和考验,让木府“成为保存纳西族建筑、文物、古籍、艺术品等众多珍宝及优秀文化遗产,乃至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博物院;成为一座标志性的、将在今后的丽江古城矗立百年乃至更长时间,见证纳西族,见证丽江、云南和中国的沧海巨变、历史风云的建筑”。黄乃镇当过知青、建筑工人、中学老师、丽江县文化局局长、丽江古城博物院院长,是纳西族优秀的知识分子,中华民族优秀的知识分子。黄乃镇先生用五大卷的文字记录下走过的脚步和思考过的问题。《木府通论》可以看出是当代纳西族知识分子感应时代变迁而激起的奋斗、追求和反思的精神反思,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当代纳西族知识分子的梦想史、奋斗史。

《木府通论》具有对木府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全方位的宏观的认识,对土司文化的认识具有典范性,走在了时代和社会的最前沿。《木府通论》具有重大价值的经验和观点,对现代化进程中纳西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作了总结提供了借鉴,记录了许多重大事件,具有史料的价值。《木府通论》作者黄乃镇先生是木府恢复重建的决策者、参与者、发挥者和践行者。作为参与者,黄乃镇先生便是第一参与者,耗时二十年心血完成的《木府通论》也就具有了权威性和真实性,对“通”的理论论述和事件的阐述自然带有了力量。

纳西族文化的发展与演变,把纳西族发展的小历史背景放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大历史进程背景里,两者都处在同呼吸、共命运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之下。纳西族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思想跟上了现代化的步伐,是与时俱进的。纳西族的文化和思想作为中国当下少数民族的代表,是与整个中国20 世纪所发生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教育、思想、文化的全面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相适应的,并且是其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木府通论》拥有理论丰厚而坚实的支撑,首先是以纳西族优秀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现代意识的觉醒,在人的现代化和思想的现代化的启蒙教育下,让黄乃镇先生有了强烈的民族自省、自危和自救的意识,拥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黄乃镇先生在纳西族遭遇大地震最危急的时刻,整个家园百废待兴之时,毅然、欣然接受了重建木府、重建丽江古城的使命。恢复重建丽江古城、重建木府,因为“木府兴则古城兴”。这一艰巨的恢复重建的使命,不仅仅是重建纳西族人的家园,更是重建纳西族人的精神和斗志,重建纳西族人对人类和自身的热爱,对未来的信心。这一“爱”,充分体现了以黄乃镇先生为首的木府人的创业精神和敬业精神。

《木府通论》把所有的人和事放到改革开放宏大的潮流中,但是这些宏大的历史变革背景只作为丽江古城和木府发展变迁的淡淡的背景。黄乃镇先生没有刻意强调社会历史变迁对人物和事的命运的改变,在宏大的历史叙事大背景里又加上纳西族特定的历史文化小背景,大小背景相互映衬和补充,给作品注入了新鲜的生命力。生活的完整性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建立起来的。保持和维护生活的完整性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意识和行为,就是在由此而产生的一些仪式、礼俗、风尚当中,也有一份与悠久历史相关联,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庄严。

《木府通论》把纳西族历史看成一条流动的有生命力的长河,丽江古城和木府在大地震以后的重建,犹如坐标里固定的醒目的点,衔接了纳西族的昨天和未来。站在这个坐标点上,可以回望过去,看到元代初期木府的雏形,看到明代木府的布局,看到《徐霞客游记》里描述木府的“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风采,看到木府“仿紫禁城而制”的磅礴气势,看到纳西族与白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建筑风格相得益彰……我们也可以望见距今378年前,木氏土司木增泪流满面,寻找民族的出路与未来。可以想象,我们的祖先如何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夹缝里求生存,理智地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在四面楚歌中有所思、有所探索;我们的木氏土司,在他身上,完成了几千年来才能完成的使命后,依然拥有辉煌之后的冷静和睿智——纳西族的大智慧,把握着时代最前沿的精神;甚至我们可以触摸到纳西族先民们生活的一幅幅图画:他们热爱生活,豁达宽厚,勤劳勇敢,重视教育,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珍爱好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政治清明、民风淳朴、人民生活宁静而富裕的幸福美满的一幅幅图景。从木府重建到今天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有理由坚信,社会按照这样的方向和轨迹发展着,在时间的流逝中,300年以后的纳西族社会该是怎样一幅更加和谐、民主、文明、友善、自由、法治、富强的图画。《木府通论》的精髓就是“把丽江的一些不易具体阐述的历史事实非常生动形象地阐述出来了,木府的这一套文化理论是根据已知点来推知未知点,然后把这些不断推出来的点连成线,让它们相互影响,再加上各方面的论证,形成片,一片又一片,一个板块又一个板块,这样就把丽江明代那一段历史描述出来了。”《木府通论》可以梳理出历史发展的脉络,让丽江追寻人类文明的脉络和脚步,为丽江甚至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通”字,贯通了纳西族人民的过去、当下和未来,打破了时间的封锁和记忆的尘埃,把纳西族人的精神一脉相承地继承和发扬了出来。《木府通论》不是为了写丽江大地震以后的恢复重建,不是为了写黄乃镇院长,木府凝聚了纳西族人的精神和品质,它象征了永恒的纳西族大文化大格局大气度,也就具有了史诗的借鉴和价值。木府所经历的年代是比较久远的,它从元代开始,经过了明代、清代、民国,延续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木府,一直是纳西社会历史、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黄乃镇先生在历史、政治、文化和经济的观照下,完成了《木府通论》,也就把纳西族的历史和当下衔接了起来,把所有的孤立的人和琐碎的事完美地串了起来,鲜活而生动,也就避开了“论”所带来的庞大的理论体系、历史记载生硬枯燥的说教的弱点,完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长廊式纳西社会生活画卷。黄乃镇先生把面目全非、满目沧桑的木府还原为有温度有故事的木府,通过丰富内涵的民族文化实体,来展现民族历史的窗口和名片,用丽江人生活上的变迁来反映社会的变迁,成为新时代的丽江人的缩影,真实记录了重铸纳西族文化和历史过程中体现出来文化的自信、自觉和自强。

《木府通论》就是从侧面反映了社会,从侧面反映了政治。《木府通论》以写人来带动情节的发展,作者调动了丰富的生活资源和文化资源,让每一个人物在丽江走向世界的舞台上都有一个自己的故事,人与人相互交织,事与事平行发展,共同构成了一个中国大时代背景下丽江小社会的缩影。

二、“通”后面的地域与空间

《木府通论》在历史的长河里写了木府的变迁,涉及民族关系、军事、文化、建筑、教育、美学等等诸多内容,但是这些厚重的内涵是与现代化进程中世界格局的发展、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世界的优秀文化同步的。从这一个角度来说,《木府通论》不是孤立和狭隘记录纳西族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它吸收和借鉴了世界各地优秀的文化,形成了一个开放的整体,具有了世界性因素。

《木府通论》是按照木府——丽江古城——丽江——云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国——世界的外延来递进逻辑关系的,构成木府与外面的世界之间是真包含关系,内涵的减少和外延可以逐渐扩大,虽然内涵减少了内涵还是原来的内涵,没有发生一丝一毫的改变。全世界的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丽江碰撞、交流和汇合,形成更加灿烂的海纳百川的丽江文化。正因为有全世界优秀文化在丽江背后的支撑,丽江也就可以自豪而自信地成为“世界的丽江”,每一条道路都可以通往丽江。从纳西族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有美国的学者洛克留下的著作《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和俄国的学者顾彼得的《被遗忘的王国》等等著作,通过这些深情而传奇的讲述,让世界认识了丽江,记住了纳西文化。“‘改土归流’对促进纳西族的经济发展和学校的教育等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木氏土司与改土归流,根据木丽春老先生的论述:“木氏土司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内,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雍正元年朝廷向丽郡改派流管,结束木氏土司的统治政权。”木府一直把握着时代文化最前沿的东西,木府已经是一种文化的标志和文化符号。“纳西族的优点是什么?为什么能够生存到今天?”《木府通论》很好地回到了这些问题和疑惑。木氏土司效忠中央王朝,保持了“忠”和“义”。“木氏土司对外开放和亲,对内视各族皆兄弟,对外来的一切文化,以取自己的本源文化兼收并蓄各族文化,丰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促使丽江古城的文明能与中原文化的文明接轨,但又不失本源文化的特色,葆其本源文化的灵魂。因而木氏土司能够在470年的漫长历史中,能审时度势,运筹帷幄……铸造了一个民族的灵魂,也创造了一个民族的灿烂文化,也塑造了一个小民族自强不息的光辉形象。”而《木府通论》所形成的系统的完整的纳西文化,以不卑不亢的姿态在向国内外交流学习方面更是起到了坐标点的聚射作用。

380年前的今天,徐霞客来到木府,受到了木氏土司木增的热情款待,演绎了一段汉族与纳西族间情同手足的友情。徐霞客与丽江的关系源远流长,意义深远,有力促进了汉文化与纳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丽江大地震以后的恢复重建,世界各地的支持和救援,丽江古城成功申遗,木府的恢复重建,黄乃镇等人到江南再到北京各地学习考察,有对皇家园林与苏州园林的比较分析论证基础上的木府的建筑定位,丽江与大理、丽江与省城昆明、丽江与北京,丽江与全世界各地架起了友谊的桥梁,与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领导,形成了一种美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木府的建筑风格来说,用料的标准包括对肥梁粗柱的要求,建筑整体的粗犷,木府建筑的整体协调性,悬鱼、歇山、重檐、开间的特点,都是黄乃镇等人在纳西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向外界相互学习、比较、借鉴和吸收的结晶。“木府恢复重建以后,我就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接待来自国内和世界各地的名人、文化人、官员,从联合国到世行官员,和不同肤色的人不断交流和作宣传。”纳西族人民以站立着的姿态与全世界对话,折射出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丽江人民加高筑宽古城与世界对话的平台,最大的平台就是丽江古城木府的重建,而地震仅仅是一个契机,一个转折点。全球发生地震的地区很多,只有丽江,化挑战为机会,只有丽江人民,马上擦干眼泪,继续前行,重建家园。率领团队投入困难重重的恢复重建的核心人物就是黄乃镇先生,他通过一辈子心血铸造的大作品——木府,让丽江走向了世界,让世界认识和热爱丽江。

三、“通”后面的主流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结合

《木府通论》不仅仅把昨天、今天与明天的历史和文化联通了起来,也把历史上的人与事写活了。《木府通论》涉及到纳西族的政治、历史、建筑、经济、宗教、教育、民族关系、法律、饮食、服饰、地理气候、管理、婚丧嫁娶、文学、殉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纳西族社会的百科全书,但是各个领域又是相互贯通的,为我们留下了纳西族文化的精神资源和想象模式,信息量丰富,材料翔实,充满了生活的情趣。黄乃镇先生是一位纳西族优秀的知识分子的同时,更像一位勇敢的纳西族骑士,充满了故事性和传奇色彩。

“纳西族文化”应该是纳西族群的一切纳西社会现象与纳西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纳西族人是纳西族文化的存在的载体。我们说的纳西族文化,实际上是在说纳西族人本身,是在说纳西族人的人性,说纳西族人的人生。

《木府通论》完成了从黄乃镇这一位个体生命到一代人的精神经历。让我们分享了纳西族知识分子的人生故事和这一代人的共通的精神经历。培育和塑造人是纳西族文化的首要功能。纳西族的文化传统,是纳西族人生命内部的东西,也就是《木府通论》里的“神”和灵魂。 有了“神”的贯通,再琐碎再庞杂的内容都紧紧包围在这个精神主线周围了。

更加难得可贵的是《木府通论》不仅宣传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和路线,更是站立在坚实的大地上写作的。黄乃镇先生出生在丽江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来自丽江的民间社会的家庭,从小浸润过民间文化的熏陶,是一位有政治头脑和政治热情的纳西族知识分子。他熟悉民间世界的喜怒哀乐,木府也就修建在古城中心,丽江古城也是一座平民化的古城,木府具有贵族和市井相结合的优势,与民间生活息息相关。

《木府通论》是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层面写作的,有一种从容的生活感觉。以黄乃镇为代表的纳西族知识分子意识和继承了日常生活以及从容的、优裕的、休闲的生活对于人的意义。“人某种意义是通过奋斗达到这种从容的生活目标,而不是抛弃这个目标。”《木府通论》从文学文本解读的视角看,充满了民间性,充满了民间的智慧。“民间”指民众,一般与官方倡导的文化相对而言,“民间文化”的状态是自由自在。所以,纳西族民间文化具有自娱自乐的特点,具有广阔而深厚的传统社会生活的背景,自身就带有自发性、传承性、世俗性和程式化的性质。民间文化的世界可以看成为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民间世界的真正展示。黄乃镇的创作资源来自于跟随他成长的民间社会。民间藏污纳垢的东西被他澄清了。他本身就是市民社会中的一员。纳西族的民间文化是纳西族传统文化鲜活而集中的体现,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而真正的文化、真实的文化,都有生命的气息、生命的温度、生命的情怀和生命的趣味。《木府通论》把民间文化与主流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了老百姓喜欢看、宣传上起作用的著作。《木府通论》真实地记录了木府恢复重建和管理的点点滴滴,能够将国家的意志普及远行,又能站在民间的立场上,向上传递民间的声音。因为黄乃镇先生的爱与恨同市民社会中的爱与恨是一致的,从中可以看出纳西族市民阶级的情趣。黄乃镇先生的理念是要更多地考虑在规划和建设中形成自己古城的个性和特色以赢得较大的辐射力,纳西族居民要具有相对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民间总是从漫长岁月的劳动传统中继承并滋生出抗衡和消解苦难、追求自由自在的理想文化的品格,能够比较本色地表达出下层人们的生活面貌和情绪世界。一个敢于对别人、对家族、对民族负责的人的精神的汲取还应该在民间的大地上。

《木府通论》没有围绕一两个英雄人物转,通过黄乃镇先生有声有色的叙述,长卷似地平铺展示群体的纳西族老百姓的故事,逼真地写出日常生活细节的过程,容易引起同感和共鸣。《木府通论》是黄乃镇先生用口述的方式记录下来的,仿佛听一个民间说书人在乡场上讲村里的故事,讲得圆熟,琐碎,说到哪个人物,哪个人物就成为故事的中心,细节的过程就真实地被描述出来:比如“丽江砍法”;比如寻找呈现历史沧桑感的木府木料颜色的故事,要在水里洗去最鲜亮的表面;比如在招标投标过程中,与施工队斗智斗勇的故事;比如卖草鞋的妇女;比如纳西族人的酿酒;再比如对木府工作人员的用心的循循善诱的培训,比如丽江古城人们为了恢复重建木府识大体、明事理地支持搬迁;比如丽江古城的水文化讲述、古城的石板路冲洗;纳西族男子放鹰活动等等片段,都让读者回肠荡气。《木府通论》通过拉家常式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字的讲述,栩栩如生,接地气而又有热气,依靠细节、依靠大写的纳西人的故事,完成了“丽江速度”与“丽江精神”的典范。

在戏剧的历史化和历史的戏剧化相互结合下,黄乃镇先生贯通了时空因素,创新了纳西族文化中的民族因素,灌入了新的生命力,创作出电视剧《木府风云》,把女主人公阿勒邱这一纳西女性形象上升到一个民族性格的问题。《木府风云》能够从一个纳西族年轻女性的故事中看出一个民族的性格。木增与阿勒邱的形象与当下众多的宫廷影视剧中的帝王将相后宫娘娘们相比,人性的光辉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木府风云》的积极向上的声音,如血液般的呼吸于活生生的人物及他们点点滴滴的肌理之中。它的超政治性和超道德性正是这部电视剧的魅力所在。《木府风云》里从始到终闪烁着一种女性英雄主义精神,也是纳西族民间女性光彩照人的形象。

阿勒邱,是纳西族女性美德的象征。“阿勒邱是纳西族传说里的一个人物,在祖辈口耳相传中常常教导‘做女人要像贤惠能干的阿勒邱一样’。” “纳西族的女创始人身上已经在闪烁着一种女性的英雄主义色彩,纳西族女性在古代战争中也占有重要的角色。纳西族女子素以勇敢无畏称著,由此可见这种民风的渊源甚远。纳西文化也在暗示一种女性的创始精神。”阿勒邱形象塑造的成功,在于电视剧里没有把她当成一个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女神来塑造,而是把她当成一个民间的女子,一个充满女性英雄主义精神的女子来塑造。阿勒邱身上,民间文化因素充沛,让《木府风云》的叙述朴素、深沉、厚重、元气充沛,阿勒邱像金子一样纯洁,像流水一样温柔,阿勒邱完成了自己为妻为母为天下的“救苦救难的雪山女神”的一生,真切地感受生活中朴素深沉的美。

《木府风云》从这个角度说,是一首纳西族女性美的赞歌,也是青春美和纳西族人性美的赞歌。《木府风云》的成功,是黄乃镇先生结合时代元素和民间文化元素的集大成者,是“通”的力量。

猜你喜欢
纳西族丽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丽江三朵节
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和测绘条例于5月1日起施行
丽江的荒
谁远谁近?
纳西族打跳在健身运动中的应用策略探究①
纳西族“东巴”和彝族“毕摩”比较研究
给乌丽娜的一封信
在纳西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