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怡帆 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平阳木版年画发源于山西临汾,主要题材为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场景,如祭祀、门神等,在明、清时期发展达到鼎盛。进入21 世纪现代化社会,平阳木版年画的发展劣势逐渐显露。本文将从平阳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发展现状等方面对平阳木版年画进行全方位剖析,为平阳木版年画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促进平阳木版年画更好地发展。
平阳木版年画在造型上大胆运用线条,主要用线条来表达人物的形态特征,线条在长短、疏密中寻找变化,结合地域文化特色,运用白描的表现手法描绘出无数鲜活、质朴的艺术形象。
在色彩上,平阳木版年画大多采用明亮艳丽的颜色,在线条的基础上达到画面效果的最大化,由于年画本身的功能性决定了它的颜色,大多采用红色、黄色为基础色,展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也与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存在密切联系,平阳木版年画发源于今山西临汾,是尧文化的诞生地,在那个时期人们对黄色情有独钟,它是农耕文明的代表颜色。
平阳木版年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潮流中不断演化、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常常通过快速浏览大量的网络信息来了解世界,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给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通过手机了解世界、发现世界,在琳琅满目的网络信息中,我们可以找到任何想看的内容。如何在快速的图片浏览中抓住受众的眼球,这是平阳木版年画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表现方式上,相关工作者可以通过展示动态的制作工艺,激发人们的兴趣,这对平阳木版年画的传承发展至关重要。
在平阳木版年画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人们了解平阳木版年画的主要途径为手机,但在网络上平阳木版年画的资料体系尚未健全,尚未形成全面的资料系统,人们无法从手机上获得第一手资料,无法了解平阳木版年画的工艺等,这对平阳木版年画的宣传与推广极为不利。
平阳木版年画发源于今山西临汾,在山西的传播较为广泛,但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辐射面较小,资料的共享与文化的交流比较缺乏,没有形成健全的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传播能力有限。
平阳木版年画具有极强的文化价值,在互联网时代,应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加强对互联网的应用,系统化地对平阳木版年画进行整理与梳理,使人们用最便捷的方式了解平阳木版年画,还应加强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在交流中获取更多有利于平阳木版年画发展的理念,不应局限于山西或山西周边,应扩大发展区域,以便更好地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与设计相结合,开创了许多经典的文化创意产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许多热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推广注入了新的活力。平阳木版年画也可以借鉴这一发展潮流,在文创领域不断探索,借鉴成功案例,挖掘平阳木版年画的传统文化底蕴,将其转化为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形式,丰富平阳木版年画的表现形式,丰富人们了解平阳木版年画的途径与渠道。
人才是推动平阳木版年画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推动平阳木版年画发展与传承的保障,互联网时代,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使平阳木版年画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强平阳木版年画与互联网的联系,实现平阳木版年画的信息共享,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平阳木版年画。
当今社会,平阳木版年画的发展传承面临巨大的机遇,也存在不小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平阳木版年画工作者应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与运用,紧随时代发展潮流,正确理解运用数字化时代的有利条件,将对平阳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