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李勤余 陈 才 甘琼芳
新媒体发展到今天,不仅在读者端打破了传统阅读方式的时间空间限制,塑造了更为轻量化、碎片化的阅读模式,而且在阅读生产端催生了改革。这种改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使创作者主动进行文风改造,主动谋求更贴合互联网平等与分享精神的创作,追求通俗化、情感化、人性化的文字风格;二是从内容输出与接收效果最大化考量,文字与信息的输出时间节点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比如,晚间10点是新媒体阅读的一个高峰期,成为各机构媒体、自媒体的“兵家必争之地”。将文风改造和传播规律两者结合得较好的一个标志物,就是各类“夜读”栏目,无一例外在短时间大获成功。2019年初,澎湃新闻评论部正式开设了“夜读”栏目。放在各主流媒体的“夜读”类栏目中看,澎湃“夜读”诞生的时间不算早,但凭借强大的原创能力——所有文章均为原创、独家、首发;敏锐的洞察能力——老牌媒体的热点追踪和话题把控力;清新平和的表达能力——新媒体的独特画风与传播优势;高频灵动的输出能力——坚持每晚更新,塑造了“夜读”栏目的澎湃风格,在同类型栏目中脱颖而出。
无论是新闻业界、学界或公共舆论场,人们对“夜读”有个约定俗成的称谓——心灵鸡汤。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相比新闻和时评,“夜读”类文章新闻性较弱,在选题和文风上更为“软性”;它有传达真相、表达观点的功能,但不追求事实和态度的唯一性,而更注重激发读者情感共鸣、引发读者思考。也就是说,“夜读”文章更具主观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眼下从各主流媒体的实操来看,许多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一种舍此求彼的做法——彻底摒弃“夜读”的时效性,最大化“鸡汤”滋养身心的功效。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选题脱离当下新闻热点和事件等具体契机,成为一种完全主观化的行为。然而,澎湃“夜读”没有走这条老路子。
——话题性,一直是澎湃“夜读”栏目的灵魂。在澎湃评论部主创人员看来,在最恰当的时机谈论某个话题是赢得读者、引发关注与讨论的关键,而关注度与讨论度又是决定一篇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澎湃“夜读”从未放弃话题的时效性,而是紧跟新闻热点和公众焦点。比如,当网上出现电商售卖“朋友圈改定位”服务、精装修朋友圈话题时,推出《朋友圈改定位,人为什么要炫耀自己没有的东西?》;针对国庆假期结束后有网友“一言不合”辞职,推出《国庆加班就辞职,这届职场新人怎么了?》;有网友因为一个表情包“被拉黑”时,推出《我把真心付给了你,你却说这表情包过时了》;有骗子公司因宣称“喝风辟谷”进入当地政府的补贴名单时,推出《猪肉那么香,你为什么要辟谷?》;双十一刚过,针对“猫粮打败婴幼儿奶粉成为最受欢迎的进口食品”话题,推出《不交女朋友,养一只猫?》……因为新闻源本身的热度,这些“夜读”类文章洗去了“心灵鸡汤”自带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突兀感,让表达有了由头,增加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对于一些新闻和时评不好操作或操作陷入套路化的话题,澎湃“夜读”也以恰到好处的角度和力道介入。比如,针对“北大退档两位河南考生”事件,推出《人们为什么害怕北大“变坏”》,指出国人对北大的高要求背后是高期待、高褒奖;针对“王思聪被列为被执行人”,推出《一个有钱人的自我修养》,提出“怎样看待王思聪,与其说是一个财富观的问题,倒不如说是一个人生观的问题”;针对网易暴力裁员事件,推出《被暴力裁员的网易员工讲出了我们心中最深的恐惧》,道出了职场人对于重病无医的担忧;针对世界艾滋病日“60岁及以上老年男性感染者呈上升趋势”的新闻,推出《老年人的性需求,不是“老不正经”》……分析澎湃“夜读”已经发布的文章,职场、婚姻、健康、教育、购物……凡是老百姓关心、重视的话题,皆已汇聚在澎湃“夜读”。对话题和推出契机的精心选择,充分保障了栏目的关注度。自栏目诞生以来,已涌现出多篇“爆款”文章。
——原创性,是澎湃“夜读”栏目一贯秉持的标准,这在同类型栏目中并不多见。每一篇文章皆由澎湃评论部的评论员或外部作者完成,这保证了充足的稿源,也让“夜读”文章更具多元化风格;原创而非转载的形式,保证了“夜读”思想的独创性和文章的可读性,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阅读获得感。这正是众多读者成为澎湃“夜读”忠实粉丝,将晚间10点阅读该栏目文章转化为自身习惯的重要原因。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自由性、交互性和开放性。也就是说,传统意义上的“精英——草根”单向传播模式已经被“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式格局所取代。因此,过于简单粗暴、僵化硬性的“说服”“教育”型文章已不能得到读者的认同和接受。这也从反面印证了为什么“心灵鸡汤”会在当下大受欢迎。因此,澎湃“夜读”栏目在恪守文章时效性和思想性的基础上,也有意识地吸收和借鉴了“鸡汤”类文章的优点,注重消解作者与读者的心灵距离,消融文风和观点输出的硬度,追求灵动、柔软、润物无声式的行文风格,在说理之外打造更具情感力量的创作模式。
这种理念和为实现这种理念所作的努力,从澎湃“夜读”栏目下的文章标题就可窥见一二:关注地铁“咸猪手”被判刑——《现代都市生活,需要一点界限感》,关注未婚同居——《当我们谈论未婚同居合不合法时,谈论的是什么》,关注李安新电影之争——《从文艺控到技术控,李安错了吗》,关注从明星到普通人遭遇的网络暴力——《消费热依扎是怎样的恶意》……
澎湃“夜读”文章不追求某个特定的观点、情感,不主张居高临下地“教训”或“指导”读者,更杜绝草率地做僵化冰冷的是非判断、价值判断,而是提倡多元化思想与价值观的碰撞交流,不变的是始终坚持将心比心,提倡脑中有智慧、心中有悲悯,关照人心、人情、人性,始终坚定地为普通人和弱势群体发声,为公共利益说话,这使得澎湃“夜读”更易与读者产生共情,获得读者的信任。在更关注受众情绪、感受的互联网时代,澎湃“夜读”通过对“硬核”内容进行“软性”表达这一可贵尝试,打造了一股独特而强劲的力量,架起了一座连接读者心灵的桥梁。用更真挚的笔触和情感,书写当代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是澎湃“夜读”的独创性所在。
从讯息传播规律来看,晚间10点前后的阅读需求与白天迥然不同。在这之前,人们更需要的是以短平快的资讯、迅速劲爆的新闻、麻辣犀利的时评;在这之后,经过一天高压工作、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最需要、最喜欢看什么?答案可能五花八门,但寻求对情感与心灵的慰藉,是共通点。澎湃“夜读”丰富的题材,为满足人们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提供了可能。澎湃“夜读”以小切口见大情怀,从个人角度介入社会话题,以个性化的写作换得读者的共鸣。您是焦虑的小学新生家长?请看《开学了,“小别离”能变成“小欢喜”吗?》;您是“熬夜修仙”族?请看《夜深了,你为什么还没睡?》;警觉身边人突然都不发朋友圈了,可以看《你为什么不发朋友圈了?》;被父母逼婚到头秃,别怕,《7700万个独居男女里,有你吗?》;您是不敢看体检报告的90后,可以读读《不敢看体检报告,真是我们这代人的命吗》……
“夜读”可时尚——《倍速看剧,只是“碎片化阅读”的翻版》《从“致命女人”到“庆余年”:爽剧只是童话》,可怀旧——《我们总是相信,<明天会更好>》《动画片又来回忆杀,你还记得多少主题曲?》,可谈论文学——《因为生活在“平凡的世界”,所以怀念路遥》,也可以谈论草根音乐——《听过很多神曲,不能让你过好这一生》……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出现,大大拉低了人类沟通交流的成本阈值,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现代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孤独焦虑。各类“夜读”的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这里。选择在晚间10点推送“夜读”文章,是各家媒体、自媒体、公众号在深谙读者心态缔造的传播规律后的顺势之举,但“澎湃”夜读的独特和可贵在于,它书写焦虑,但不夸大和贩卖焦虑;它关注孤独,但不美化孤独、迎合人心。
呈现世界复杂、人生坎坷、命运沉浮,是为了让人们跳脱眼下的局限和片面,站在更宏大高远的视野去审视和思考,是为了让人们“在认清生活的本来面目后”更有力气和勇气去过好生活、热爱生活,去成就自己的英雄主义。为此,“澎湃”夜读从不渲染负面和悲情,而是弘扬一种积极、向上、进取的态度,为读者带来正能量。比如,《什么是“地铁站味道”?》《“左手挂吊瓶,右手写作业”,生病的怕不只是孩子》《跟青年谈钱可以,但俞敏洪的谈法有点可笑》等文章,传达的是健康的财富观、教育观,对于提醒人们警惕一些不良和扭曲的社会风气、弘扬社会正气具有重要作用。积极介入晚间10点之后的阅读空间,努力发掘和设置更有社会价值的公共话题,开拓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创作方式,这是澎湃“夜读”能够在短时间凝聚大量读者,并不断巩固老粉丝、吸引新粉丝,获得广泛关注的另一原因。
综上所述,澎湃“夜读”是不一样的“心灵鸡汤”。它兼具选题的时效性、表达的软性化和思想深度,满足现代人的晚间阅读需求。这是澎湃“夜读”的特色,也是其免于一般“心灵鸡汤”油腻和速朽的根源所在。这背后是澎湃“夜读”主创人员在深谙现代人心理和情感诉求,结合其他“夜读”栏目优点基础上的大胆改革创新,以及澎湃新闻作为主流权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探索的深入,澎湃“夜读”有信心创作更多优秀经典案例,为学界提供更多值得讨论和研究的经验和素材,为业界开辟更宽阔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