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之高”何以兼得“江湖之远”浙江卫视差异化直播省“两会”新“通道”的思考

2020-12-07 01:47王米娜
传媒评论 2020年5期
关键词:评论员时政委员

文_王米娜

2020年,浙江省“两会”首次开启“代表通道”“委员通道”“厅(局)长通道”,接受媒体集中采访。3天3场新“通道”,8位省政协委员、5位厅局长、8位省人大代表先后来到现场,在话筒和镜头前,直面热门话题、回应百姓关切,讲述履职心声、解读新年新政。根据融合传播特点,浙江卫视对3场新“通道”集中采访活动进行了大小屏差异化直播,大屏守正、小屏创新,电视端、移动端直播各有亮点、看点。通过不同的直播视角、直播手段、直播流程有效拓展和丰富了“两会”报道的边界,让“庙堂之高”的时政直播有了“江湖之远”的融合传播力。

大屏守正 小屏创新

2020年,既是决胜年,又是攻坚年,也是为现代化长远打基础的关键一年。站在历史重要节点,谋划浙江新一年发展,省“两会”备受瞩目。首次设立的“委员通道”“厅(局)长通道”“代表通道”三场集中采访活动,更是引人关注。这就需要电视媒体充分发挥视频优势,做好大小屏联动,强化新媒体传播,来着力体现省人大和省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创新实践,充分展示代表委员履职尽责的动人风采,全面反映省“两会”的务实高效和特色亮点。

大屏小屏差异化直播,渠道不一样、技术不一样,表达不一样、到达不一样,带来的挑战也不一样。直播团队在策划之初,就力求打破路径依赖,实现模式创新。

电视端直播“守正”,主攻权威解读。后方演播室在集中采访活动开始前5分钟开启,主持人和嘉宾介绍主题、交代背景,现场活动结束后5分钟演播室点评,回顾亮点、解读评析。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郁建兴、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余逊达、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郑明治分别走进演播室,从人大与政协工作创新、代表委员风采、政府工作报告要点等角度,精准把握、权威解读三场新“通道”的开启。

移动端直播“出奇”,主打有料点评。首创评论员“行进式”“间歇式”“伴随式”的即时点评新模式。由本台评论员舒中胜和兰建平组成的“大舒小兰”组合,在手机上以左右分屏的方式,对通道上的记者提问和代表、委员、厅(局)长的回答,实时插入准确、精辟的解读和点评,即时补充背景资料和场外信息,使得严肃话题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在这一过程中,“大舒小兰”互为主持人和嘉宾,以“导游”的身份,带领观众深度读懂省“两会”、知晓新“通道”。

硬核软化 评论有料

在主观能动性趋于核心地位的互联网中,网民多元性的图谱构成潜移默化地影响传播的实际到达率。许多用户对政府议题、严肃议题往往呈现“三低”趋势,即关注度低、参与度低、认知度低。

省“两会”报道内容往往具备高度的主题性、严肃性,无论是议题内容还是表达风格,都体现出浓厚的时政色彩,可看性、传播度向来偏弱。如何软化本次省“两会”新“通道”直播的硬度,立足互联网思维打造新型的时政叙事表达?本次移动端三场通道活动直播推出的“大舒小兰”组合,将硬传播软装载,主题明确、表达轻快、风格新颖,在全媒体环境的舆论场中释放出了更广的影响力。

新的表达,首先新在形式的变化上。在“通道”采访活动直播正式开始前10分钟,“大舒小兰”组合以省人民大会堂内的“通道”红毯为起点,通过边走边聊的形式,移步换景,对现场情况进行讲解。“通道”直播正式开始之后,移动端以左右分屏的方式,同时将两位评论员呈现在直播过程中,对通道上的记者提问和代表、委员、厅(局)长的回答进行点评、解读以及补充背景。集中采访活动结束后,两位评论员继续对本场活动进行总结和亮点提炼。全场直播总时长约40-50分钟。从直播分频呈现的形式来看,观众既能看到通道之上的常规画面,又能看到通道之外的现场画面,营造了一种在场感和参与感。

新的表达,还新在话风的有料上。“大舒小兰”组合是兼具亲和度和权威性的最佳拍档,组合名称朗朗上口,非常适宜移动端的新媒体传播。舒中胜是本埠知名媒体人,观点犀利,对民生领域的各种话题善于娓娓道来。兰建平则是浙江省工业与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出口成章,尤其擅长经济领域。两位评论员在专业上能够完美互补,所涉领域与三场通道直播的话题高度重合,能够做到有点可说,有话可评。事实证明,两位衢州老乡在三场直播中产生的“化学反应”效果极佳,实现了评论员“1+1>2”的效果。

拓展边界 互动联动

时政报道向新媒体靠拢,是时政报道从作品意识向产品意识转换的一种创新。融媒体产品在运用新技术的同时,实际也是在调动时政传播的产品意识、用户意识。做好大小屏联动,强化新媒体传播,本次省“两会”三场通道集中采访活动直播,浙江卫视充分发挥中国蓝融媒体中心优势,强化电视大屏和“中国蓝新闻”客户端、“中国蓝新闻”公众号、“美丽浙江”抖音号等平台的互通,实现多端分发,营造传播声势,提升直播的时效性、信息量和传播效果,从传播语态、评论点选择上充分强化产品意识、用户思维。

在传播语态的选择上,把“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的时政语言转化成群众语言。从表层上来看,“大舒小兰”组合能够在直播过程当中熟练引用当下网络主播的热门用语,比如“爱你爱你”“记得给我们点赞吐槽”等等。通过这些热词达成和网友互动的意义空间,消解“两会”直播的距离感。从深层的表达来看,“大舒小兰”在评论中果断摒弃长篇大论,多用短句金句;摒弃一板一眼的说教式传播,多用有料有趣有深度的段子式传播;摒弃居高临下的单向传播,多用平等对话的双向传播,从而让“两会”信息能够更加容易地被广大网友接受并理解。在评论点的选择上,“大舒小兰”能够依据当天通道内容,对网友的兴趣点进行预先挖掘。最关键的是,所有评论点并非从某一项政策、某一个条例出发,而是从一个个具象的人出发,在新媒体表达中把点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每一个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的“我”身上。因此,在具体点评中,舒中胜和兰建平往往能够击中用户最敏感的关注点,真正让受众感觉到两会“通道”上说的每一句话都与“我”有关。

猜你喜欢
评论员时政委员
2021全国两会委员代表说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时政要闻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时政资讯
时政
今人优秀时政诗的写作技巧
打造地方广播的评论架构体系
代表、委员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