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雪 尹佳敏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为了提高国民的素质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学校教育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社区教育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在进行乡村建设的道路中,实施与发展乡村社区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奠基石,要想绕过这点直接完成其他任务,那必然会像是盖一个地基不牢的房子,摇摇欲坠 ,随时倒塌。
音乐作为乡村教育社区化建设的重要分支,对于人们各方面素质与能力的形成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对于促进学前阶段儿童发展的作用尤为突出。学前儿童处于3—6岁,根据研究表明,儿童在5岁时大脑就发育了50%,音乐教育有助于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与注意力。
在乡村教育中许多音乐教师并不能够很好地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在音乐教学中往往忽视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被动地接受音乐。在歌唱教学时通常采用的是机械教唱手段,即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一遍教不会,再重新教一遍。整个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导致许多儿童讨厌唱歌,甚至讨厌音乐。
教学设备是否完善是音乐教师们能否上好课的关键,如果没有良好的教学环境与设备,即使是优秀的音乐教师也无法顺利完成一节音乐课。
农村社区整体文化水平较低,音乐教育意识落后。由于受自身文化水平与传统观念的影响,村民们并不重视自己孩子的音乐教育,只看重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对促进孩子全面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极为浅薄。在这里有许多孩子本身是非常喜欢音乐的,但由于家长知识面的狭隘,认为学习音乐只会影响孩子们的文化成绩,直接剥夺了他们课余时间学习音乐的权利,这对社区音乐教育的推进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学前儿童具有可塑性、发展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其思想观念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如今这个世界上影响最深、流传最广泛的国民音乐教育体系就是奥尔夫与柯达伊。关于原本性,奥尔夫自己也有许多阐释:“原本性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一人体验的,适合于儿童。”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儿童音乐教育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方法会有较好的成效。
农村音乐教育社区化是个复杂的体系,单靠少数人的呐喊是没有任何影响力的,必须要有各界人士的支持与帮助才能够发挥作用并长久持续下去。首先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让政府认识到音乐教育对于学前阶段儿童成长的必要性;其次要想推进农村社区化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持续,政府应该设立相关的政策来规范在农村社区中所展开的音乐活动,最后为了更好地开展音乐教育活动,应该寻求各单位、企业、慈善组织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和帮助,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
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制作一些相关的视频与信息,在各大网络平台宣传,使家长们认识到音乐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促进他们对社区音乐教育建构的支持与帮助。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在做思想教育工作之前,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了解当地农村的风俗与生活习惯,做好充足的准备;第二,由于思想观念的不同,遇到顽固不变的村民,切不可动怒,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爱心;第三,人在本质上平等的,不会因为学历的高低而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工作时,要具有同理心,尊重他人,切不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与村民们交流。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是人们受教育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发展得如何将会对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对他们进行美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相比城市儿童,乡村儿童更加需要社区音乐教育,音乐教育者们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各种方法与途径来解决进行乡村社区音乐教育建设所产生的问题,从而为乡村儿童创造一个愉快而又良好的音乐环境,为他们美好的明天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