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琳霞
摘要:目的 分析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中使用超声检查其二尖瓣构型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诊治的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60例,纳入研究组,选择同一时期在本院接受常规体检的健康人员6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入选研究对象均接受超声检查,对获得的各项参数进行统计,并实施组间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左心室重塑参数、三维二尖瓣结构参数、 乳头肌相关参数(除APM-AMA、PPM-AMA之外)均明显差于对照组,两组以上各项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另外,研究组中IPMD、DT 与Vtent正相关,与LVEF负相关;ALS、PLS 与Vtent负相关,与LVEF正相关。结论 对冠心病伴有二尖瓣反流的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发现此类患者的乳头肌功能显著降低,并存在二尖瓣瓣环扩张的情况,另外还发现IPMD与Vtent之间的相关性很强。
关键词:超声检查;缺血性二尖瓣反流;二尖瓣构型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9-065-01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因缺血性心肌病在病情发展的过程中,使得左心室结构与功能逐渐发生改变,并进而导致反流的情况[1]。明确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来源、方向,确定乳头肌、瓣叶之间的关系,了解左心室重构情况和功能等,有助于给患者制定更为适宜的手术方案,提升手术疗效及预后[2]。超声检查为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的常用检查方式,本文主要分析了超声对此类患者二尖瓣构型情况的检查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纳入60例冠心病伴二尖瓣反流患者,命名为研究组,包括男女患者分别有35例、25例,年龄43-79岁;选择同期本院的健康体检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男女各有30例,年龄45-78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可比。研究组中将患有其他类型的心脏疾病的患者排除。
1.2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检查,探头频率设置为1.5-4MHz,使用EchoPAC工作站开展脱机分析。检查方法及指标如下:(1)二维参数、乳头肌相关参数:协助检查对象在检查床上保持左卧位,进行心电图的描记,从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左心室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及两腔等切面进行相应二维参数的测量,将动态图像保存好,并导入EchoPAC 工作站进行乳头肌应变参数的分析,同时将获得的左心室重塑参数、乳头肌移位参数等做好记录。(2)三维二尖瓣结构参数:进入实时三维全容积成像系统,换成4V探头,用心率40%帧频进行动态图像的持续存储,将三维动态图导入工作站,进行瓣环情况等相关参数的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实施各相关数据的分析处理,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用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各项左心室重塑参数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V)处于更高的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则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的乳头肌相关参数对比
研究组患者中的前乳头肌纵向峰值应变(ALS)、后乳头肌纵向峰值应变(PLS)的绝对值均比对照组更低,而乳头肌间距离(IPMD)、达峰延迟时间(DT)则明显比对照组更高,以上资料的组间对比,均显示P<0.01,有统计学意义;在前乳头肌至二尖瓣前瓣环距离(APM-AMA)、后乳头肌至二尖瓣前瓣环距离(PPM-AMA)这两项指标的组间差异方面,均P>0.05。
2.3两组的三维二尖瓣参数对比
相比于对照组健康人员的瓣环前后径(DAP) 、非平面角度(NPA)、瓣环前外侧至后内侧直径(ALPM)、幕状区高度(Htent)、瓣环三维周长(AC)、瓣环三维面积(A3D)、幕状区容积(Vtent)以上指标,研究组患者的各指标均处于更高的水平,组间差异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2.4各指标的相关性情况
研究显示,IPMD、DT和LVEF的关系为负相关,和Vtent的关系为正相关(均P<0.05);ALS、PLS和Vtent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而与LVEF为正相关关系(均P<0.05)。分析AMPAMA、PMP-AMA这两项指标分别与Vtent、LVEF的关系,均显示无相关性(P>0.05)。
3讨论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和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具有密切关系,在心肌梗死发生1个月之内,如果患者发生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情况,则应当高度警惕心力衰竭、死亡等风险[3]。因此加强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的超声表现与健康人员进行了对比,二者在诸多指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加强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的超声检查,做好二尖瓣构型的分析,对于诊断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敏郁,刘昕,陈宇娇.超声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二尖瓣构型中的应用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0,32(10):45-48.
[2]刘从兵,贺亚琼,何金朋,等.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二尖瓣复合体构型变化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影响[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9,35(02):137-141.
[3]王星懿,周微微,王效增,等.实时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8,46(10):1183-1185.
作者單位: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