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成文 夏杰
[摘 要]动力变革是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熵值法对安徽省各地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新动能水平以及传统动能水平进行综合测度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新动能、传统动能对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安徽省各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新动能水平和传统动能水平均呈现明显的提高变动趋势,但在区域间也存在显著的非均衡性;新动能、传统动能对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新动能的影响效应高于传统动能,动力变革的影响效应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变革;新动能;熵值法;面板数据模型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10-0064-05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Dynamic Change on Anhui High 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Ma Chengwen Xia Jie
(School of Statis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Anhui 233030)
Abstract: Dynamic change is an important instrument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The article was based on the entropy method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level of new kinetic energy and the level of traditional kinetic energy in Anhui province, combined panel data model analyze the impact of new kinetic energy and traditional kinetic energy on Anhui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level of high 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level of new kinetic energy and the level of traditional kinetic energy in Anhui prefecture-level cities present an obvious trend of improvement, but there is also a significant imbalance between regions. Both new and traditional kinetic energy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Anhui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nfluence effect of new kinetic energy is higher than the traditional kinetic energy. The influence effect of dynamic reform has certain regional differences. Finally, put forward relevant policy suggestions.
Key Words: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Dynamic Change; A new Kinetic Energy; Entropy Value Method; Panel Data Model
一、引言
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自此以后,各地政府都纷纷出台政策举措,积极推进包括动力变革在内的“三大变革”,加快新传统动能转换,实现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进入“十三五”以来,安徽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水平、领先中部,但应该看到,安徽无论是经济总量、人均水平还是产业结构层次等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要素生产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绿色发展等与发达地区尚存在显著差距,要率先实现中部崛起和跨越式发展目标,必须依靠和加快实施“三大变革”。为此,安徽省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安徽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若干政策》等文件,并把动力变革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但由于不同地市在产业基础、人力资本、社会文化等存在差异,因而其动力变革水平及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也可能在区域间存在一定的非均衡性。
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动力变革之间的关系,已有一些学者做出了研究。王少国(2019)认为动力变革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应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的深度融合[1];颜培霞(2015)研究了山东省1978—2012年经济增长的动力转变,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2];郑江淮(2018)以供给侧、需求侧、结构转换为视角构建经济增长动能指数测算,认为动力变革已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3];刘跃(2016)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认为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4];崔立志(2019)从增长周期、动力转换等方面梳理了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并从根本路径、产业基础等方面提出了实现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对之策[5];王业春等(2019)认为,推进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狠抓原始创新与成果转化,增强创新驱动动力变革[6];刘刚(2014)认为要形成在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中市场起决定作用和政府增进市场的新机制和规则体系[7];邵传林(2015)认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制度性变革对于企业的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8];刘再起(2019)认为动力变革应该坚持以市场破解相关难题,以全面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以人才红利引领支撑动力变革[9]。
现有研究主要侧重于动力变革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路径的定性探讨,而就动力变革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的定量分析较为缺乏,难以为各地政府进行动力变革的政策完善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本文在科学构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新动能和传统动能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安徽省16个地市为研究样本,采用熵值法分别测度2012—2018年各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和传统动能综合水平,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动力变革对各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影响效应,以反映各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动力变革的状况,揭示各地市新动能发展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效应的区域差异性,进而提出加快动力变革步伐促进安徽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二、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动力变革水平综合测度分析
(一)测评指标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基础。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核心,以保持适度增长水平、遵循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充分劳动就业为主要具体标志。考虑数据的实际可得性,现选取GDP增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两个指标反映区域经济增长水平,以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来描述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城镇登记失业率代表反映区域居民劳动就业的充分性。
动力变革就是对经济发展动力进行优化革新,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优化传统动能,使新动能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今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主要依靠新动能,因为新动能更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节约能源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动力变革中的新动能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制度變革、产业升级等三个方面。其中,技术创新是提升生产能力、提高市场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基本前提,现选用工业企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三种专利申请受理量、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三项指标反映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制度变革是通过完善体制机制为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制度保障,它包括推进新型城镇化、激发民营经济活力、重视市场机制作用、优化营商环境等内容,现选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镇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市总就业人数比重两项指标反映区域制度变革水平;产业升级是提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四新”经济是提高经济产出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现选用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比反映区域产业升级情况。
2000年以来,安徽经济得以迅速扩张主要是依靠传统动能实现的。传统动能主要是通过外延式扩张即增加资源要素投入和扩大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并往往以损害生态环境利益为代价。为比较新动能与传统动能对经济发展影响效应大小,现选用就业人员数、固定资产投资额、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等指标反映区域传统动能水平。
(二)测评方法
上述指标是从某个视角反映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或动力变革水平,若要反映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传统动能水平,必须采取一定方法将其进行综合并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赋予效应权重。经比较分析,本文选用基于客观赋权的熵值法进行综合测评[10],熵值越大,说明评价现象的综合发展水平越高。
(三)测评结果
现选取安徽省16个地级市作为评价对象,样本期为2012—2018年,数据来源于各年《安徽统计年鉴》以及各地级市的统计年鉴。在综合评价之前需要对评价指标中的逆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数据作正向化处理。利用熵值法计算得到的安徽省各地级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新动能和传统动能水平综合得分分别如表1、表2和表3所示(按熵值法计算的结果数值较小,为便于比较说明,表中数据为将其均扩大100倍)。
表1显示,从时间维度看,安徽省各地市及平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稳步上升变动趋势,如合肥、蚌埠、芜湖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分别由2012年的1.1712、0.5787、1.1225上升至2018年的1.9688、1.0787、1.7557;同期安徽省各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得分均值已由0.7684提升到1.0580,这表明安徽各地市经济发展已由追求数量增长向注重质量提升转变。从空间维度看,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比较显著,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位居全省前三甲,蚌埠、滁州、安庆等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得分居于全省中等水平,而六安、亳州、淮南等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则排名全省后三位,2018年合肥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分别为六安、亳州、淮南的3.19倍、1.66倍、2.56倍;在16个地市中,2018超过一半的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由表2可以看出,在时间维度上,安徽省各地市新动能发展水平整体上呈提高变动趋势,如合肥、滁州、芜湖新动能水平综合得分分别由2012年的2.6023、0.631、1.5782提高至2018年的4.5319、1.4036、2.8165;同期全省新动能水平综合得分均值由0.5953提高到1.2092。在空间维度上,新动能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十分明显,合肥、马鞍山、芜湖、滁州四市的新动能发展水平得分远高于其他地市,蚌埠、宣城、滁州等市的新动能水平居于中等水平,而池州、亳州、宿州等地市新动能发展水平全省排名靠后;2018年,合肥新动能水平综合得分分别为池州、亳州、宿州的7.29倍、7.41倍、10.73倍;16个地市中,有12个地市新动能水平得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新动能发展水平高的地市也主要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高的城市,两者呈高度相关性。
如合肥、蚌埠、黄山传统动能水平得分分别由2012年的3.6733、0.4785、0.1278提高到2018年的6.5373、0.9352、0.2092;同期各地市传统动能平均得分由0.627提高到1.1778;结合表2看,无论是总体上还是分地市,正是由于传统动能依然强劲,又加之新动能的不断培育壮大,从而助推了“十二五”以来安徽经济增速始终保持高于全国、领先中部的势头。同时不难发现,传统动能在安徽各地市间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合肥、芜湖、马鞍山位居全省前列,淮南、淮北、池州、黄山全省排名靠后。
三、动力变革对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为测度动力变革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区域及总体效应,现选用面板数据模型方法。本文设定的面板数据模型形式为:,其中yit表示第i地市第t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x1it、x2it分别表示第i地市第t年新动能、传统动能综合水平得分,εit是误差项。
(二)模型估计
根据样本结构不同,应选择恰当的面板数据模型具体形式。按照模型的截距和系数是否可变,面板数据模型可以分为混合模型、变截距模型、变系数模型;按照反映个体或时点差异的随机变量是否与解释变量相关,面板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利用2012—2018年安徽16个地市的上述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综合得分数据,经豪斯曼检验(检验统计量值为4.38,伴随概率为0.1121)不能拒绝原假设,因而本文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较为适宜,表4同时给出了个体随机效应、时间随机效应、双随机效应模型的三种形式的具体回归结果。
表4中显示,个体随机效应模型的系数均可以通过5%水平下的统计显著性检验、模型拟合优度最好,同时又可以反映动力变革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的区域差异,所以现利用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进行分析,各地市个体固定效应估计结果见表5。
从表5来看,无论新动能还是传统动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均产生正向影响,意味着两种动能均可以促进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短期内传统动能的作用仍不容忽视。但是,就回归系数的具体数值而言,两种动能对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是有差别的,新动能水平每提高1%,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将平均提高0.201%;传统动能水平每提高1%,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将平均提高0.13%,新动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显著高于传统动能,表明安徽经济发展的动力变革已取得积极成效。加快动力转换,积极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优化传统动能理应成为促进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确选择和主要途径。模型估计结果还显示,个体固定效应明显,合肥、淮北、芜湖等8个地市常数项值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滁州、六安、亳州等8个地市常数项值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表明由于经济基础、交通区位、创新能力、历史文化等因素各地市有所不同,进而动力变革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性。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本文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传统动能内涵特征的基础上,选择相应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安徽省各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以及动力变革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动能、传统动能对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安徽省各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新动能水平、传统动能水平均呈现提高变动趋势,但这三者在地区间的非均衡状况也较为明显;新动能、传统动能对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新动能的影响效应高于传统动能,反映出安徽依靠动力变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已取得积极成效,但由于不同地市在经济基础、交通区位、创新能力、历史文化等有所不同,从而动力变革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域差异性。
(二)对策建议
第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一是政府要灵活运用财政和税收杠杆,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扶持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自主技术创新、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协同科技创新,激励企业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制造新产品、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档次、优化商业模式,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附加值。二是政府搭建各类技术创新平台,优化各类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以市场化手段促进科技创新要素、技术创新成果在企业间、地区间合理流动;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人员奖励制度,激发科技人员和社会创新活力。
第二,深入推进制度变革。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大市场机制和市场力量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作用强度;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善创业和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加大减税降费、减租降息力度,提高政府服务和管理效率。
第三,加快经济转型升级。2018年安徽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0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1个百分点;安徽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3.35%,低于全国16.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层次低、转型升级缓慢是制约安徽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应着力应用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发展先进制造业,各地因地制宜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科技和教育资源以及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四,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为抓手,全方位深化與苏浙沪的分工合作,推动信息共享和资格互认,科学谋划重大项目的规划与对接,坚持省际间、城际间产业的协同与错位发展,强化地区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充分发挥合肥、芜湖、蚌埠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少国. 紧扣“三大变革”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 经济日报,2019-04-10(012).
[2] 颜培霞,张卫国.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转变研究——以转型中国的经典缩影山东省为例[J].东岳论丛,2015,36(6):78-85.
[3] 郑江淮,宋建,张玉昌.中国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的进展评估[J].中国工业经济,2018 (6):24-42.
[4] 刘跃,卜曲,彭春香.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3):1-4+39.
[5] 崔立志.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经验特征事实和对策[J].安徽科技,2019(1):12-16.
[6] 王业春. 推进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N]. 安徽日报,2019-09-17(006).
[7] 刘刚.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J].华东经济管理,2014,28(7):1-7.
[8] 邵传林,徐立新.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省际层面的实证检验[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69-76.
[9] 刘再起,王亚男.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增长动力变革的经验及启示[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9,33(6):19-25.
[10] 马成文. 我国区域人民美好生活水平评价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0):70-73.
(责任编辑:郭丽春 董博雯)
[作者简介]马成文(1963-),男,安徽亳州人,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夏杰(1995-),女,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统计。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K2020A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