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后农业机械化目标的冲刺与调整

2020-12-06 10:44李萌萌
红广角 2020年5期
关键词:机械化目标农业

【摘 要】农业集体化时期,“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全国为之奋斗的指令性目标。“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时间的迫近,1978年初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发起了对这一目标的最后冲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试图通过加大农业机械的投资与管理、设立全盘机械化试点、改造农机工业等措施,加快发展速度。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经济领域全面拨乱反正,持续了20多年的农业机械化目标随着经济建设思想的转变,而逐步被动摇和放弃。经过一番努力后,农业机械化放弃了不切实际的目标追求,开始立足于农业现代化的整体规划,走上比较切合实际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决战三年”;1980年;目标调整;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K27;D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6644-(2020)05-0054-08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共中央曾提出用25年时间(从1955年起),到“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目标(以下简称“1980年目标”)。“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实现目标的时间尤为紧迫。1978年1月,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提出要“决战三年”,发起对“1980年目标”的最后冲刺。但伴随改革开放的开启,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那么,持续多年的“1980年目标”要如何进行转变?目前,对于农业机械化的研究,学界大都集中在20世纪50年代农业机械化的起步阶段,侧重于技术的引进、新式农具的推广等方面;①对于“1980年目标”的提出及成效已有一些研究,②但对于改革开放前后“1980年目标”的冲刺和逐步调整,还有待继续探讨。笔者认为,“1980年目标”的转变过程是改革开放前后经济调整的一个缩影,对这一转变过程进行梳理和研究很有必要。

一、改革开放前夕农业机械化目标的重申

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也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农业的探索中,逐渐确立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目标。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之初,在综合考量新中国的实际情况后,1953年2月毛泽东指出:农业不先搞机械化,也能实现合作化,中国不一定仿照苏联的做法。③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苏联农业“先机械化、后集体化”的模式。为解决个体小农技术落后的状况,1954年6月,毛泽东提出:第一个方针是进行社会革命,即农业合作化;第二个方针是实行技术革命,即逐步使用机器和其他技术。毛泽东强调:“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目前农业增产的主要出路。但要发挥这种增产潜在力,靠小农经济是有限的,靠在农业中实行大规模的机械化是工业发展以后的远景。”④那么,这一“远景”什么时候能实现呢?1955年7月,毛泽东估计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完成农业技术改革,大概需要20年至25年的时间。①这一想法当时只是大致上的长远规划,并不是确定的时间目标。毛泽东对农业机械化的有关看法,基本上代表了当时中共中央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态度,也为之后目标的确立作了铺垫。

农业机械化目标正式提上中共中央议事日程并真正明确下来是在1966年。1966年2月,中共湖北省委在向中共中央提交的《关于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设想》文件中,重提1955年毛泽东对农业技术改革的论述,表示要力争在5年、7年、10年内在全省基本上實现农业机械化。毛泽东阅后在给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的信中对此进行肯定,指明要“用二十五年时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批评时间“已经过去十年了,这十年我们抓得不大好”。②为贯彻毛泽东的批示精神,同年7月,农业机械化湖北现场会议(即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召开,会议明确提出“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口号。这一口号,遂成为全国必须要实现的指令性目标。

目标虽定,但因“文革”内乱,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受到干扰。1971年8、9月,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会议制定《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草案)》,提出1980年“农、林、牧、副、渔的主要作业的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③。70%这一数字,成为衡量农业机械化“基本上实现”的标准线,也使“1980年目标”变得更加具体。这次会议还主张“用革命化带动机械化”,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掀起大办高潮。然而,“九一三事件”的发生及随后而来的一系列运动,使农业机械化工作并没有达到预想效果。但其发展并未因此中断,直至1976年间,国家还召开了多次有关农业机械化问题的专业性会议。如:1972年4月在遵义召开韶山、井冈山、遵义、延安四个革命纪念地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座谈会,1973年6月在福建省龙海县召开南方水田机械现场会等。这些会议都号召从各个方面加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朝着“1980年目标”前进。

“文革”结束后,人们普遍产生了加快建设速度的心理,“1980年目标”再次被提上发展日程。1977年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一九八〇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报告》,要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各省、地、县领导机关,必须用极大的力量,来加快这一工作的速度,从各方面做好可靠安排,采取切实措施,逐年检查进度,总结经验,保证在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这一伟大任务”④。

不久,国务院成立由余秋里担任组长的农业机械化领导小组。1978年1月,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在北京召开。余秋里在会上强调:“我们决心在今后三年内,把‘四人帮造成的损失夺回来,完成和超额完成原定的一九八〇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各项指标。”⑤在高涨的“大干快上”热情中,会议通过了《一九八〇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规划》,其中除再次强调“1980年目标”达到70%的标准线外,还作出更具体的部署:1980年,机电排灌动力的拥有量增加到8000万马力以上,全国灌溉面积达到8亿5000万亩;化肥总产量达到6千万吨,平均每亩耕地施化肥80市斤;拖拉机拥有量达到80万台,手扶拖拉机达到150万台;等等。⑥这些部署,涉及农业机械化的总共有15个方面,几乎每个方面都有明确的数字目标。透过这些数字,也能够感受到为实现目标而造成社会冲动与压力并存的矛盾心态。

1978年初,“1980年目标”再次被重申,主要是因为在新中国成立后20多年时间里,农业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其本身深受超越客观条件、过急求快社会心理的裹挟与影响。“文革”结束后,之前的路径依赖产生的惯性,又与人们抢抓时间加快发展速度的心理叠加。在这种情况之下,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向“1980年目标”发起最后冲刺,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决战三年”的政策与措施

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结束后,为动员各方力量,掀起农业机械化建设高潮,1978年2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呼吁“全党动员起来,大家都当促进派”①。在这种形势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召开会议,成立各级农业机械化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的精神,准备对“1980年目标”展开冲刺。总的来看,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建立全面农业机械化试点

设立试点、积累经验、典型示范、逐步推广,这是中国共产党常用的有效工作方法。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提出,各省都要选一个县,进行全面机械化的試点。②按照这一要求,各地响应号召,纷纷行动。河南省革委会经研究,“确定禹县、国营黄泛区农场作为全盘机械化试点,正阳县为全盘机械化付(试)点县”③。广西确定武鸣县为试点县,准备重点装备城厢公社的梁同、合旗,府城公社的四旺等21个生产大

队。④此外,陕西武功县、湖南桃源县等12个县被选为全国全盘农业机械化的试点县。

相较于1980年农业机械化达到70%的标准,试点县在机械化水平上追求更高指标。1978年7月,全国机械化试点县工作会议筹备组在下发的《关于全面机械化试点县工作的几个问题》讨论稿中提出,试点县经过三五年的努力后,粮食生产要实现全过程机械化,而其他作物和林业、牧业、渔业也要达到较高的机械化水平。⑤然而,这样超出地方实际和能力的高标准、高要求在执行中并没有“畅通无阻”,被“全盘接受”,而是很快受到了质疑。同年9月,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的李尔重在《关于全国全面机械化试点县预备会议汇报的请示报告》和《关于武功县全面机械化规划设想的请示报告》两份文件中批示:“就武功县为例,就有棉花、小麦、玉米、高粱、养鸡、养猪、养兔、编玉米皮等等。这个全盘机械化,该如何呢?在外国只有单项生产的全盘机械化,在全国范围综合单项生产的机械化,才有全盘机械化”,“分工不定,行业不定,不从行业分工出发,在现有武功那样的条件下,考虑全盘机械化,我看是化不成的”。他还指出:“一考虑就是拖拉机,排灌,这是重要的,为什么不考虑粗加工、精加工,难道现代化的农业中,还有我们这样的?把大批农产品远距离运输到城市加工的?难道我们的损失还小?这种机械化,不是现代农业的机械化,是小生产者坐在屋子里的机械化,不能保证提高生产,保证质量。”⑥

李尔重对武功县农业机械化存在问题的反思,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业机械化在盲目“决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是全国全面农业机械化试点县中存在的通病。一定程度上,试点县的推行,为之后的目标调整酝酿了改革求变的思想因子。

(二)加大对农业机械的管理与投资

为保证“1980年目标”的实现,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提出:要管好、用好、修好日益增多的农业机械,农机化中所需要的材料、设备和资金,首先依靠地方力量解决;对于专业化生产的小厂和基础薄弱的地区,国家会予以必要的扶助。①按照这一要求,国家采取了相应的举措。

农业机械的维修、管理方面:1978年2月,农林部在辽宁阜新县召开全国农机旧件修复工作会议,讨论和研究今后3年的旧件修复规划,制订农机旧件回收、修理等有关制度,并在之后发布《农业机械旧件修复工作试行管理办法》。4月,农林部又颁发《农村人民公社农业机械机务管理规章》。到1978年底,全国已建立人民公社农机管理站4.6万个,98%的县有农机修造厂,40%的大队和20%的生产队有农机修理网点。②这些举措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现实条件。

投资方面:为扶持社、队发展,支援集体购买农机,国家降低了部分机引农具的销售价格,发布《对主要农机产品实行全国统一销售价格的试行办法》,对农村社、队办的小铁矿、小煤窑、小电站、小水泥厂免征工商税和所得税(从1978年起至1980年末)。除此之外,国家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为了“决战三年”,实现“1980年目标”,1978年国家投资额度达到了20世纪70年代的最高值。1979年后资金投入开始急剧下降,仅为1978年的1/3左右。这表明当时党和国家为冲刺“1980年目标”确实做出了实际努力。但是,一些投资由于超过实际支付能力,最终无法兑现。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计划1978年至1980年对农村发放农业机械专项长期无息贷款20亿元,但最后只放出8亿元;④计划每年向农机供应柴油1600万吨,而实际上,当时全国的柴油产量总共才1800万吨;⑤3年内,计划分配790万吨钢材用于农业机械化,⑥但1978年和1979年这两年,农机实际使用钢材共245万吨,⑦连总数的1/3都未达到。显然,看上去激动人心的各种数字,其实一定意义上是不切实际的空头指标。

(三)改组农机工业

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之后,农机工业开始按照专业化协作的原则进行改组,通过利用现有基础,以形成若干个总装厂为骨干、一大批中小型的专业零部件厂和工艺协作厂负责配套的布局。专业化协作生产的重点是围绕拖拉机、手扶拖拉机、柴油机以及若干个关键零部件展开。余秋里提出:“这项工作,由有关部门会同地方一起进行,在三年内完成。”⑧为此,一机部制定了系列方案,例如成立西北农机工业公司,组织西北五省、自治区协作生产50马力轮式拖拉机,计划在1980年达到2万台生产能力;以第一拖拉机厂①为基础,就近吸收一批协作厂,生产零部件,成立洛阳拖拉机工业公司,计划年产-75型拖拉机3万台,并引进意大利的拖拉机制造技术,改造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等。②

各地按照一机部的决定,对所辖的农机工业进行了改组和调整。以河南省为例,1978年,在一机部郑州拖拉机公司和第四设计院的协助下,河南省工办、计委等单位先后到郑州、安阳、新乡等地,为组织专业化协作进行调查和选点。在第一拖拉机厂生产-75型拖拉机3万台的专业化协作问题上,河南省决定组织23个工厂作为其零部件扩散专业化协作厂,涉及焦作标准件厂、许昌内燃机配件厂、信阳机修厂等。其中,距离第一拖拉机厂最远的是信阳机修厂,几乎从河南省的西部横跨到最南部。在从国外引进柴油机、拖拉机的项目上,河南省决定以新乡为中心建立柴油机加工和装配基地,以洛阳为中心建立拖拉机加工和总装基地,从地方工业企业中组织41个工厂作为零部件扩散专业化协作厂。这41个厂大多分布在新乡、洛阳周围,以及焦枝线沿线。③可以看出,这些建设项目所涉及的工厂数量多,而且有的零部件工厂之间距离较远,协作起来并不经济便捷。

改组农机工业,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建设项目的决策没有充分考虑客观条件,造成这些计划大多未能实现。而一些省份为了服从一机部的整体规划,将原有的建设项目停下,进行重新設计和改建,顾此失彼,最后两方面都没有完成,造成很大的浪费。④

(四)加强科研工作

“文革”期间,由于大搞群众运动、批判所谓的“专家路线”,很多农业科研院所遭到冲击破坏,农业机械化研究受到极大阻碍。直至1978年,很多农机产品仍停留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水平,产品结构笨重、油耗高、效率低。⑤因此,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强调,要大力加强农业机械化的科研工作。

在此要求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农业科研机构相继恢复。各地的农机科研工作也陆续启动并取得新发展。1978年,全国恢复和建立省属中等农机化学校25所、地属中等农机化学校113所、县农机学校(或培训班)1633所,初步形成了初、中级农机技术人员的培训网

络。⑥1979年,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局属农业机械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也达到了3200余人。⑦有了机构和人才作依托,农业机械科研工作开始健康发展起来。

1978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发起的“决战三年”冲刺,在一些方面进行了较为积极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要看到,大部分政策仍未冲破“左”的思想的束缚,制定的目标远超现实基础,在推行过程中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三、农业机械化目标的调整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了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急于求成的错误倾向,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农业机械化事业冲破“左”的束缚、放弃“1980年目标”、探索切合实际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实际上,关于“1980年目标”的争议早已出现,在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再次重申这一口号时,就有质疑的声音发出。①但当时“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是个‘硬任务,容不得半点来自其他方面的干扰,否则会上纲上线,遭受严厉惩罚”②。据原国家经委主任袁宝华回忆:1978年在西安的一次会议上,有人说,距离毛主席提出的目标,还剩下三年,“要集中力量实现农业机械化”。时任水电部副部长李伯宁反对说:“这不现实,现在农村里还是牛拉犁,机械很少,有些地方连牛也没有,还是人拉犁,最好不要这样提。”李伯宁的话被写在记录里,有关领导同志看到后,找了一位没有参加那次会议的同志主持会议,将李伯宁批判了好几次。③

然而,政治批判掩盖不住“1980年目标”脱离实际的事实。1978年随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推进,长期禁锢人们的思想枷锁被逐渐打破。与此同时,国门开始打开,中央高层接连派代表团出国参观访问。其中,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任团长的考察团,前往西欧五国。这些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让代表团一行印象深刻,“从耕地、播种、施肥、中耕除草、收割到农产品初步加工,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家畜、家禽饲养也逐步机械化、自动化,基本上消灭了手工劳动”④。访问结束后,代表团成员张根生(时任农林部副部长)等人在报告中称:“我国农业机械化、电气化落后于5国20年左右。”⑤除此之外,其他一些代表团在报告中也对农业发展进行了反思。赴罗马尼亚等国考察的农业代表团建议:“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先搞什么,后搞什么,一定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要一个口号,一刀切,应当集中力量去解决当地发展农业生产最迫切的问题。”⑥通过出访,中央高层对中国农业发展现状有了相对清醒的认识。虽然仍强调“可以用较快的时间实现机械化”⑦,但其实,口号调子在降低,实现时间在淡化。这些出国考察的代表团成员大多是农业工作领域的重要人物,出国参观所带来的冲击力,无疑在推动着农业机械化政策发生转变。⑧

1978年11、12月,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农业问题是会议主要议题之一。针对很长一段时间里,党和政府把农业学大寨和农业机械化当成是发展农业的两条根本出路的做法,与会者也有异议。有的指出:“学大寨是重要,但大寨不等于农业现代化,普及大寨县不等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的说:“宣传大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开初,大家还信,以后,大家就怀疑了。”“一个公社有十几台推土机、拖拉机,要花多少钱?”有代表进一步质疑:“说到机械化,大多数社队是买不起农业机械的,恐怕还是靠国家办农机站比较现实,太强调‘自力更生,实际上很困难。”⑨这次会议对长期以来的“农业战线”进行了根本上的反思和总结,越来越多的与会者认识到农业发展上存在问题。

但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仍没有放弃对农业机械化的指标追求,强调“到1985年,使农业主要作业的机械化程度达到80%左右”⑩。值得注意的是,与10个月前相比,这一数字指标已悄然降低了5个百分点。k而且,《决定(草案)》只是原则性通过,先下发到各地讨论与试行。①此外,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没有对“农业学大寨”再进行宣传与推广,“农业学大寨”式微“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②。可以说,农业机械化政策实质上已经产生动摇。

1979年3月,农业机械部恢复成立,杨立功任部长。同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正式决定对之前提倡高速度发展的国民经济进行“急刹车”,李先念在会上指出:“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地、逐步地实现农业机械化。”③很明显,这与过去“大干快上”的说法完全不同,释放出了农业机械化政策要调整的信号。

农业机械化政策上的大“转弯”,在随后召开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机局长会议上表现了出来。1979年4月20日,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农委主任王任重在会上指出:“中央已经确定用三年时间来调整整个国民经济”,农机工业也要服从大局,“我们曾经提过一个口号,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当然现在不提这个口号了”,“不能以拖拉机有了多少,机耕面积有了多少,就算机械化了”,“我们现在进一步提出农业现代化,现代化比机械化内容更广泛了,它不仅是一个机械化问题”,还包括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不要单纯就机械化考虑机械化的问题”。④也就是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再执着于追求拖拉机等一些方面的数字指标,而是将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部分,从整体角度出发,来考虑规划布局。王任重进一步强调“要从农业生产发展需要来考虑安排农业机械化”,“不要搞平均主义”。⑤这次会议、这一讲话,对农业机械化进行了重新定位,实际上也等于宣布放弃“1980年目标”。

但是,一个延续了多年的政策和目标要从根本上调整过来,不是那么容易的。此后几个月的时间里,一些部门在指导思想上并未真正扭转,仍在坚持“1980目标”口号,在向国家农委汇报工作时,还是要投资,要材料,增加农机产量,工作部署继续按第三次全国农机化会议精神进行。⑥直到1979年9月,情况才有了进一步改善。9月4日,农业机械部根据4月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机局长会议上讨论的情况,向中共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原定的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任务,已不可能。同时笼统地再提1985年全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5%,既不好办,也不确切,这类口号似不宜再提了。”⑦换言之,就是建议以后不再为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划定数字目标。在具体政策措施上,报告还建议:农业机械化要改变到處“撒胡椒面”的做法,实行重点投放打歼灭战的方针,先集中发展东北、华北等地区;农机工业要尽快转到现代化大生产的轨道上来;大力扶持农机化服务公司,加强农业机械化的管理和服务;等等。⑧这份报告表明,农业机械主管部门在转变思路、调整政策方面,又向前推进一步。

由此,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没有再提“1980年目标”,而是指出,要将农业机械化放在农业现代化大局中考虑,“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的机械化”,“服从生产的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⑨这意味着农业机械化政策在中共中央文件中已作出根本性的调整。

农业机械化政策的这一重大转变,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1980年4月,杨立功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为什么不再提“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口号。杨立功回答,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多年来全国人民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曾经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但是现在看来这个要求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难以实现的”,并进一步表示今后“不可能也不应该提一个全国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统一时限,或‘一刀切的进度”。①这一答记者问,正式对外宣布放弃“1980年目标”。

放弃“1980年目标”,当然是实事求是的正确选择。在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上,中央一再强调,主要作业的机械化水平要达到70%左右。然而,截至1980年,机耕面积为61486.5万亩,占耕地的41.3%;机播面积为22230.3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0.2%;机收面积6542.9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3%;机电灌溉37972.5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6.4%。②其中,占比最多的机电灌溉也没有达到计划目标,部分机械化水平还相差甚远。只有放弃过高过快的目标,才能使农业机械化彻底从过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在农业现代化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走上比较切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1980年目标”的看法应该一分为二。一方面,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工业化基础薄弱,农业机械化几乎从零起步,“1980年目标”作为前进的“航标”,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即使之后政治运动不断,但“1980年目标”的存在使得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没有处于停滞状态。据统计,到1980年底,大中型拖拉机已拥有74.4万多台,小型及手扶拖拉机共有187.4万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也达到7464.5万马力。③与1978年初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上通过的《一九八〇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规划》设定的目标相比,这些都接近或超过计划目标,同时也为之后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1980年目标”冲刺最终在实践中碰壁而不得不改弦更张,其中的教训是深刻的。对此,农业机械部门作出12个字的概括:脱离实际、孤军深入、急于求成。④正如杨立功所说“我们对什么叫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过去考虑得太简单了”⑤。中国地域辽阔,农业情况极为复杂,在农业机械化上提出的各方面指标也有经过系统调查和具体分析,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农业机械化的实现须以国家工业化的发展为基础,还要教育、财政、交通等领域的发展做支撑,过于追求某些方面的快速发展,的确不太现实。激情退却后,“1980年目标”给我们带来诸多反思。一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中国有平原、山地、丘陵等不同地形,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农业情况也千差万别,不同地域还需分别进行考察和规划,适合什么样的农业机械,就对应发展什么,分清轻重缓急,真正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二是切忌大搞运动式发展。农业各方面的进步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也要重视科研工作,以科学的方法而不是依靠运动来推进发展。三是要摆正位置。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与农业现代化的其他方面相互关联,不能将其割裂开来,只强调单一方面,必须从整体出发,统一考虑,共同发展。

(李萌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机械化目标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生活中不应该有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