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间文学动漫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分析

2020-12-06 23:50:07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艺术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民间文学动漫工作者

□陈 敏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着几千年的文明,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传承和发扬,通过不同方式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大数据时代,动漫行业飞速发展,相关工作者应利用动漫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一、基于民间文学动漫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当前中国文学发展迅速,在中国民间动漫传承的案例中有很多体现中国主体文化元素及文化底蕴的内容,然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因为缺乏传承而逐步消失在人们的视野[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又能让更多民族文化不断发展。民间文化学者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一种经营性的遗产,而应将其束之高阁,作为文化中璀璨的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变现,更无法提高其经济价值[2]。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很多包含突出性的表演特征,可以将其融入旅游节或节假日的体验中,如彝族的民歌及彝族的小说歌曲,这种方式既能让人们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时俱进地发展,又能使其了解更多少数民族文化,避免让少数民族文化变成封存在档案中的影音、影像或文字内容。将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融合,能够使少数民族文化保持其应有的民族文化特征,同时能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生命力,体现其活力,让人们感受其产业化发展,从而关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如今,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相关工作者应考虑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以市场化的表演方式展现出来,找到彝族歌曲和汉族歌曲中的文化要素,用新的表演方式,让彝族歌曲被更多人了解,提升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效果。例如,“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等一系列表演,既能够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本特征,又能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为现代化市场经济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二、动漫能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因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数字艺术随之兴起,使动漫在表现形式上更加多样化,无论从平面到立体,还是从有形到无形动漫,在传承的过程中都是通过创意设计进行商业推广[3]。当前,动漫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视觉传播方式。无论日常的视觉推广还是电影,动漫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动漫和其他视觉行业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具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动漫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是天马行空、无所不能的,包括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文学等不同的要素,能够满足观众的多方面需求。在我国的动漫中传承历史文化,能够为历史文化找到良好的传播载体,将历史文化以新颖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也能赋予动漫更多文化底蕴,使文化元素成为动漫创作的源泉。这既是中国动漫发展的灵感源泉,又是一种有效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中国动漫有很多令人骄傲的佳作,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如《黑脸大包公》《淮南子》等,这些都是以民间文学为底蕴设计的动漫作品,能使人们了解更多民间文学作品,同时也能体现民间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独特思想。比如,《黑脸大包公》体现了著名历史人物包拯的铁面无私,机智断案,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公平公正的道德素养。又如,《九华小和尚》《黄山传奇》等,既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体现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也在不断进步,展现了文化创作的艺术性。

三、基于民间文学动漫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途径

(一)注重资源与利润的整合

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放在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也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4]。一些人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兴趣,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利用民间文学动漫,能够让人们以一种新颖的、喜闻乐见的方式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相关工作者从多方面入手,不能单纯强行向人们灌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想,而要采用创新的手段,激发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号召人们自发地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中,在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以文化传承的形式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相关工作者应明确其中的重要元素,突出其核心内涵,从而更好地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例如,彝族的小说歌,其发展是与时俱进的,不断与汉民族文化相融合,既保留着彝族文化的独特内涵与特征,又具有一定的文化活力,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其独特的美感。我国民间文学动漫中有许多成功案例,这些作品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能利用现阶段丰富的社会资源,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及价值。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很多民俗文化,而民俗精神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比如,在马鞍山地区逢年过节或婚嫁迎娶时,都会有庙会、集市等活动,还会跳一种民间舞蹈。当地流传着和合仙子和菖蒲草的传说,这一传说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相关工作者可以尝试以动漫的形式对其进行传承,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这一传说,同时实现将民间文学资源与动漫的结合,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效果。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主体元素

民间文学一直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能看到民间文学的身影[5]。在我国,很多民间文学与动漫作品联系密切。早在20 世纪50 年代,中国一些民间文学就已经实现了与动漫的融合,如《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吃西瓜》《小蝌蚪找妈妈》等,都是民间文学与动漫的结合,从而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受到人们的喜爱。在通过民间文学动漫作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相关工作者需要了解动漫作品的经济利润及资源整合,在保护的过程中,既注重对资源的融合,又实现利益最大化[6]。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相关工作者应注重对各类资源的整合及利用。比如,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许多干扰因素。为此,相关部门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提高保护工作的效率及质量,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的精神面貌给人以最佳的文化体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应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有效内容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质量[7]。与此同时,相关工作者必须考虑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方法,让人们能够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这需要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含有非常多的优秀民俗及民族文化,这是几千年历史沉淀所带来的民间特色文学艺术,能够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同时能够展现不同时期的民族特色及民俗韵味。新时期背景下,相关工作者需要将民间文学与动漫融合,从而更好地在动漫作品中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同时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民间文学动漫工作者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黄河之声(2021年2期)2021-03-29 01:20:20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04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44
动漫二次元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48:27
锋绘动漫
看天下(2016年23期)2016-09-02 18:45:06
开口笑
故事大王(2016年1期)2016-04-21 17: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