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翔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现今世界上主要使用着两种单簧管,分为法式单簧管和德式单簧管,这两种单簧管的管体和机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由德国人约翰·克里斯多夫·丹纳(Johann-Christoph Denner 1655-1707)和他的儿子在纽伦堡通过对沙吕莫(Chalumeau)的音域扩展而发明出了单簧管,沙吕莫是单簧管的前身,一种圆柱体的单簧乐器。单簧管的出现并未马上取代沙吕莫,当时沙吕莫和单簧管两个乐器并存,区别是音域的不同,单簧管能吹出比沙吕莫更广泛的音域,特别是泛音键所带来的的高音区,被称为“Clarion”,这也是单簧管“Clarinet”名称的由来。现在“Chalumeau”一词不仅指的是单簧管的前身,也意为单簧管的低音区。
那时的单簧管管体材质为黄杨木,机械有两个按键,由插销固定,材质为黄铜,衬垫材质为毛毡。当时单簧管还有很多问题,例如,音准不准;音量太小;机械按键不完善导致演奏不够方便顺畅。
到了古典时期,单簧管演奏家和单簧管制造师针对单簧管问题进行诸多改进,首先体现在按键的增加。
第三按键。E/B按键,可以演奏最低音Mi和中音Si,由左手小指按键。
第四按键。#G/#D按键,可以j10演奏低音升Sol和中音升Re,由右手小指按键。
第五按键。#F/#C按键,可以演奏低音升Fa和中音升Do,由左手小指按键。
在这段时期,欧洲各国的单簧管演奏家和单簧管制造师各自寻求改进和完善单簧管,他们用着相同的方式增加着按键,导致了历史文献里面每个按键的添加者都有几个人,具有争议。
直到1791年,法国单簧管演奏家,巴黎音乐学院教授让·泽维尔·勒费弗(Jean-Xavier Lefévre,1763-1829)添加单簧管的第六按键。#C/#G按键,可以演奏低音升Do和高音升Sol,左手小指按键。同年,莫扎特去世,离世前两个月写下了最重要的单簧管作品《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
在六键单簧管之后,继续有很多单簧管演奏家或乐器制造师继续改良单簧管,例如第七按键发明者浩伦豪尔(Hollenhauer)、第八按键发明者西米奥特(Simiot)、第十按键发明者海因里·巴尔曼(Heinrich Bärmann。1784-1847),还有海因里·贝尔曼的儿子卡尔·巴尔曼(Carl Bärmann。1811-1885)等等。著名的作曲家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的单簧管作品就是写给海因里·巴尔曼和他的第十键单簧管。
1812年,单簧管历史上迎来了一位重要的人物伊万·穆勒(Iwan Müller 1786-1854)和他的十三键单簧管,现今的法式单簧管和德式单簧管都是从这个系统上改进而来的。穆勒是单簧管演奏家、作曲家,也是乐器制造师,他不仅仅把单簧管增加到了第十三按键,他还确立了降B调单簧管的地位(之前还有C调和A调单簧管也同等重要),他重新研制了机械系统,根据人体工程学重新规划了按键的位置,重塑音孔(在音孔上增加斜切面,增强了乐器的气密性),更新衬垫(用皮制衬垫替换掉毛毡衬垫),还在按键机械上增加了弹簧,使用金属卡子固定哨片等。
在同一年,穆勒把他的新单簧管推荐给了第六键单簧管发明者、法国巴黎音乐学院教授勒费弗,由于穆勒也是德国有名的单簧管演奏家,勒费弗并不想使用这只新的乐器,一直在抵制它。直到勒费弗退休后,在1824年法国才开始使用穆勒的十三键单簧管。很快,单簧管历史上迎来了最重要的改进。
法式单簧管是由亚森特·克洛泽(Hyacinthe Klosé,1808-1880)和路易·奥古斯塔·布菲(Louis Auguste Buffet,1789-1864)一起发明的乐器。当克洛泽还未成为巴黎音乐学院教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对改造单簧管产生了兴趣,他看见了西奥博尔德·勃姆(Theobald Böhm,1794-1881)所研发的长笛,他希望把勃姆在长笛上的系统借鉴到单簧管上。勃姆是德国的长笛演奏家、作曲家、乐器制造师、声学家,任职于巴伐利亚的宫廷乐团,他在长笛上发明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系统,还在1847年制造了第一只金属长笛,成为现代长笛的雏形。
克洛泽在1837年找到了布菲一起研发,布菲是乐器制造师,当时他已经有“勃姆系统”的长笛和双簧管产品。1839年,克洛泽成为巴黎音乐学院教授,他和布菲也在巴黎展会上推出了他们新发明的单簧管系统,当时他们把它称为 “活动环按键系统( Clarinette à anneaux mobiles)”,二十年后,这个系统被改名为“勃姆系统”。
今天所使用的法式单簧管,就是当年克洛泽和布菲所发明的勃姆系统单簧管。十七个按键,二十四个音孔,六个活动环按键。他们还进一步改善了管体内径,机械增加了簧针、螺丝,在右手拇指位置增加了指托,按键的材质由黄铜改为白铜镀银,木管材质由质量更高的乌木代替了黄杨木。
作为巴黎音乐学院教授的克洛泽,编著了很多单簧管练习教材,使他发明的单簧管不仅只是乐器方面的提升,还从演奏者方面进一步地提升,使得法国单簧管学派和法式单簧管得以在世界各地传播,成为现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单簧管。
俄仁纳·阿尔伯特(Eugène Albert,1816-1890)是出生于比利时的乐器制造师,1840年他在他师傅——乐器制造大师阿道夫·萨克斯(Adolphe Sax,1814-1894)的指导下,增加了两个环按键,之后他继续改进穆勒系统,发明出了阿尔伯特系统,十三按键和四个环按键。阿尔伯特系统是跟勃姆系统同一个时期研发出来的,号称是拥有比勃姆系统更好的音色及音程关系的单簧管,是曾在英国、美国等地广受欢迎的单簧管系统,但由于阿尔伯特系统偏高的音准设置,导致了无法在职业乐团里面普及,后来被法式单簧管和德式单簧管淘汰。
卡尔·巴尔曼之前有介绍过,是十键单簧管发明者海因里·巴尔曼的儿子,他们父子是德国有名的单簧管演奏家,都任职于巴伐利亚的宫廷乐团,卡尔·巴尔曼与乐器制造师格奥尔格·奥滕斯坦纳(Georg Ottentainer,1815-1879)共同以穆勒系统十三键单簧管为基础,添加了五个按键,研发出了巴尔曼-奥滕斯坦纳系统,并在1860年取得了专利。卡尔·巴尔曼同样也为这套单簧管系统写作了很多基本练习作品。
一位放弃了柏林爱乐乐团职位的德国单簧管演奏家,同时也是乐器制造师的奥斯卡·奥乐(Oskar Öhler,1858-1936),于1900年在巴尔曼-奥滕斯坦纳系统的基础是上发明了二十二按键,五个环按键的奥乐系统,在1905年申请到了专利,至此德式单簧管定型。
在接近一百年的浪漫时期里,法式单簧管和德式单簧管相继定型,两国单簧管学派竞争激烈。笔者在查阅浪漫时期的文献时,一直有一个疑问,却又没有挖掘到答案,就是勃姆和巴尔曼父子是同事,都任职于德国巴伐利亚宫廷乐团,但勃姆系统单簧管为何却成为了法式单簧管?在此,笔者只能推测为两个学派之间一直有相互抵制的思维,既然法国发明了,德国坚决不会使用,即便由法国发明的勃姆体系法式单簧管是在1839年,比同时期的阿尔伯特系统单簧管和贝尔曼-奥滕斯坦纳系统单簧管都更早更成熟,但德国一直坚持未推广法式单簧管,直到奥乐系统的出现,非常清楚地与法式单簧管划清了界限。
法式单簧管和德式单簧管除了在机械系统方面不一样,管体上某些细节也发展的不一样,单簧管管体理论上是圆柱体,而法式单簧管从下节到喇叭部分开始往锥形发展,但德式单簧管还保持了传统的圆柱体形状。这个区别导致了法式单簧管相对于德式单簧管声音上更加清晰、灵敏、音量幅度更宽,音乐表现力会更强,德式单簧管声音则更加统一、温暖、饱满,更贴近传统的意义上的单簧管音色。
单簧管管体与机械的历史仅仅是整个单簧管历史的一部分,此篇论文并未阐述太多的单簧管演奏家和单簧管作品的相关历史,但它们之间相互影响,才有了今天单簧管的模样,只有把这些相关历史全部整合在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的单簧管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