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枭 甘肃省歌舞剧院
舞蹈是一种通过舞蹈演员的动作及音乐、道具等来表现一种情感或反映某种生活的艺术形式。相关调查显示,那些能给观众带来积极感觉并且得到认可的舞蹈,对于舞蹈演员舞蹈表演力的要求都十分严格。所谓舞台表演力,即演员对自身肢体艺术的表达及情感的渲染的能力。如何培养舞蹈演员的舞台表演能力是本文的研究宗旨。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舞蹈演员自身对于舞蹈事业的认识、自身的文化素养、舞蹈基础能力及对艺术的诠释能力等都对其舞台表演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舞蹈的精神内涵与文化是通过舞蹈的表现形式和演员的形体动作加以表达的。只有通过优美的形式和舞蹈动作,舞者才能生动地展示舞蹈的精神内涵,所以,舞蹈动作技巧是提升舞者表演能力的基本。因此,要想提升舞者的舞台表演力,首先,我们要加强舞者的基础训练,如针对腰腿、肢体等的训练,从而使其具备牢固的基本功。其次,我们要加强舞者的舞蹈技能训练,可以通过向舞者讲解、演示和播放舞蹈视频,使舞者对舞蹈技巧有初步的了解,然后使舞者进行反复的训练,从而达到表演效果。听觉、视觉和动觉将对舞者的大脑产生强烈的影响,能引导舞者分析和组织信息,从而使其掌握一个熟练的动作,这意味着舞者有了一定的舞蹈技巧。在有了一定的舞蹈技巧后,舞者就可以运用舞蹈技巧强化舞台表现力。舞蹈技巧可以在舞蹈中感染观众,引发观众共鸣,这样舞者的表演就是充满了情感的表演。不同于我们经常说的舞蹈技术“跳”“转”等,这里的舞蹈技法融入了情感、生活、内涵和独特的魅力,只有这样,舞蹈技巧才能提高舞者的舞台表演能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为了提高舞蹈的舞台表演性,舞蹈演员必须实现情感与舞蹈技巧的有机结合。
心理素质的高低是演员能否将自身真实水平完全体现的重要影响指标之一,心理素质较强的演员能将演员的基本功、演员对于动作表情的控制完整地呈现在舞蹈表演中。相反,心理素质差的演员即使平时在各个方面都很优秀,也有可能在舞台表演时由于紧张等心理因素而不能完全发挥自身的真实水平。
培养演员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力,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在日常训练中增强演员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在训练中模拟舞台表演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可以通过加强演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达成,在表演中只要开场音乐响起,演员就应立刻进入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将自身与整个表演融为一体。另一方面是讲训练环境应尽量接近真实的表演舞台,包含场景布置、舞台位置的设定等,若能模拟有评委老师、竞争队友及观看群众的场景就再好不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舞台表演的良好发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于现代人来说,从事某种职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对这个职业的基本态度,如是否感兴趣、是否热爱等,这对于今后的工作展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学习能力强或者技术一流,但对舞蹈无爱的演员,跳出有感情、有渲染力、并且技艺高超舞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主观上对舞蹈的热爱如同给舞蹈注入了灵魂,任何技巧、任何情感都需要灵魂将其串联起来,从而达成较高的完成度,甚至可以进行积极主动的创新。舞蹈表演不单单是舞者自身对于艺术的追求,更是对观赏舞蹈的观众的付出的回馈。对于舞蹈表演来说,观众就是上帝,他们既是舞蹈艺术的观摩者,又是舞蹈艺术的支持者。努力创作出观众所喜爱的优秀节目是一个好表演的根本所在。
外部环境对舞蹈演员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现实中存在着这样一种“龙生龙,凤生凤”的现象,即子女似乎在父母所从事的职业方面表现出极高的天赋,子女进入社会后从事父母职业的比例也是非常高的。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不是先天的遗传因素,而是后天环境的熏陶。在生活中,从小耳濡目染及家长有意无意的引领,使他们自然而然地传承了上一辈的技艺。
外部环境因素还包括舞者的朋友群、学校环境及教师水平。志趣相同的群体有利于舞者之间相互鼓励及切磋技术,彼此的相互感染能促进彼此技术的提高。学校的教育环境及水平是一个舞者能获得良好教育的持续性条件。而一位伯乐式的良师则是舞者艺术生涯千里行的良好开端。
真正的艺术必须以生活为创作源泉,但并不限于生活。因此,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在不断提高自己舞蹈技术的同时,必须丰富自己的情感,通过强化舞台表现力去感染和带动现场观众,从而为观众带来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