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颖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饕餮纹,又称兽面纹,这种纹饰是以几种动物的特征为原型,通常由两个以上的动物形象构成,如虎、牛、羊等,再将这些动物的特征综合,并采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演变而来。饕餮纹由目纹、鼻纹、眉纹、耳纹、角纹、口纹这六个部分组成,面部结构鲜明,给人一种狞厉美。这个时期饕餮纹的角纹较为突出,并在样式上有多样化的态势,出现了内卷角、外卷角、羊角、龙角、长颈鹿角等样式,整体效果华丽、精美,加上纹饰刻画清晰,线条硬朗且高高凸起,给人一种森严的压迫感。
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汉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先民所发明创制并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隶变,至唐朝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正楷。
汉字主要起源于记事的象形性图画,象形字是汉字体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至今普遍使用楷书,但仍未完全定型。
汉字是迄今为止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的官方文字。在古代,汉字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语文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
汉字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共同使用汉字的汉字文化圈,在日本、越南和朝鲜半岛、琉球群岛,汉字被融合成它们语言的文字“汉字(かんじ)”“汉字”“汉字()”。
(1)“点”的设计应用。“点”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这个笔画用笔最短,但却是点睛之笔。在饕餮纹中,与汉字的点最为相似的部位莫过于目纹。目纹分为三种,第一种目纹造型为“臣”字形,这种目纹内眼角较大,并向下垂,末端呈鸟喙般钩状,眼球为铜钱状,且有瞳孔。第二种为圆形目纹,这款目纹没有内眼角以及眼白,只有眼球及瞳孔,样式神似牛眼、虎眼。第三种为方圆形目纹,这种造型与圆形目纹相似,没有内眼角及眼白,眼球及瞳孔呈现方圆形,有的瞳孔也可为长条形。这三种目纹造型简洁,与汉字“点”的笔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2)“横”的设计应用。“横”也是汉字的基础笔画之一,尤其是它的起笔之处有独特的运笔方法,收笔也极其讲究。在饕餮纹中,与汉字的“横”相似的部位则比较多,鼻纹、耳纹、角纹等部位都可以看到与“横”相似的地方,在这里着重以角纹进行分析。(3)“横折”的设计运用。在饕餮纹中,随处都可见线条的转折,而这种转折与汉字的横折类似,可以说,在每个饕餮纹中都可以看见这样的转折,这对汉字的横折笔画有很好的借鉴作用。(4)其他笔画的运用。除了“点”“横”这两个笔画之外,汉字的笔画还有“竖”“撇”“捺”等。对照饕餮纹,我们也可以从“目纹”“角纹”中发现汉字的“竖”“撇”“捺”,因为饕餮纹的笔画较为统一,线条多用直线,只有在转角处稍用弧线,所以其他笔画的归纳也可参考上述介绍的纹样。
汉字的结构多样,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全包围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等。虽然汉字与饕餮纹的造型有着明显的区别,一个为文字,另一个为图形,但是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二者在结构上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饕餮纹这两种构图类似汉字的全包围结构与半包围结构,同时,上翘的獠牙正好符合了汉字中“勾”的笔画,汉字之所以与饕餮纹有着如此多的相似之处,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从图形演变而来的。
文字经过设计美观实用,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被广泛使用,并以它的艺术感染力来美化现代设计中字体设计深层表现。因此,我们应当对设计中需要的传统形象进行收集、整理、对比、总结,并分析出它们的艺术规律、形式美感,在设计中进行继承与创新,这样才能创作出传统与现代兼具的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