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下民族元素之于设计素描课程的思考

2020-12-06 12:05:58王建文闽南科技学院
艺术家 2020年6期
关键词:素描艺术设计中华民族

□王建文 闽南科技学院

一、设计素描概述

(一)设计素描的发展

“设计素描”,从字面上看就是设计的素描,是学习艺术设计的基础素描课程。20世纪初包豪斯设计学校最早提出设计素描的概念,它对传统素描的教学理念提出独具一格的想法,即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提出素描应具有设计性的表现形式[1]。这样的素描训练能为学生的设计之路奠定良好基础。设计素描课程可以理解为学生成为设计师的中间过程。

对于设计来说,素描不应局限于具象写实,过于强调素描的基本概念,会导致初学者忽视素描的观察和认知的重要性。画素描就是画思想、画分析、画认识,由此可见,对外部世界的观察、思考,对视觉信息的反应和处理才是素描训练的目的,并以此建立人与事物、世界和现实的认识与表现的关系[2]。同时我们还需要补充其他的综合训练方式,让素描的基础训练变得丰富、生动有趣。我们应认识到,表现语言也是可以灵动选择的,这也是设计本身的特点。这是设计者从事素描的基本态度,也是设计素描作为所有设计专业共同基础的出发点。

(二)设计素描基础素养的形成

设计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艺术设计需要具备创造思维,这也是设计素描的需求[3]。素描大多作为设计的基础手段,设计素描的思维训练是提高设计作品表现力的途径之一,设计素描训练可能会成为设计师日后创作的源泉。从设计素描的发展历程来看,设计素描对艺术设计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学生视觉的敏锐性和深入洞察的能力,即对事物的感受能力和理性认知能力[4]。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设计师要想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就需要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生活中的积累是必要的。同时,艺术还要高于生活,这就要求设计师对生活素材进行升华,从事物本身、创造思维、表现形式等方面找到自己所需的元素。从产品设计来看,尽管创作的内容多种多样,但艺术创作的本初仍源于现实生活。例如,潘顿椅由设计大师维纳尔·潘顿设计,是世界上第一把用塑料制成的椅子,它所有的功能结构积聚在一整块塑料板上,异常简洁的理念打破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椅子的认知,椅子线条优美流畅且符合人体工程学,这就体现了设计师对生活的认知。要想完成成功的产品设计,设计师要对事物进行观察、剖析、研究,然后进行理性分析。结构设计素描也因此而来,结构设计素描不是简简单单地画辅助线,而是对事物的内部结构进行剖析从而得到结构线,两者有很大的区别,一个是认识事物,另一个是认识事物的本质。

(2)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即设计者能否自然地对事物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创造[5]。联想是由某种事物想起其他相关事物,表现在设计素描上可以理解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并带有创造的性质。学生通过设计素描的训练,在对自然的观照、感受、发现、联想的过程中,融会设计的创造性理念,由此形成个人的审美直觉和美学追求。

设计素描的联想练习有两个特征。第一,联想练习是对从形体到空间各项基本性质的观察和发现中展开的。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在观察事物时,通过联想可以将事物分解出具有本质特性的可变因素,从中确定需要的形式,探索新的发现。“造形”从本质上说就是从事物的本质元素中抽取一部分元素,让其成为一种新的可能[6]。第二,联想练习呈现了形象的思路发展,因为呈现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一个完整的推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潜在美的发现也是形象呈现的必要条件。我们强调素描“做”的形式,在形象呈现的过程偶然性事件中得到明悟,如随手的涂鸦和一些随性的线条,都存在深入发展的可能性。我们要在素描“做”的过程中形成新颖而丰满的意象,进而演变为富有审美意味的图形表现。在设计素描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用再创造的思维来发现事物的潜在可能。即使存在缺陷的作品,在设计意义上都会高于单张完整的写实性作品。概括地说,这一阶段需要学生对事物有深刻认知后感受其存在的多种可能性,进而通过设计素描得到更有意味的形式。

(3)对于“技艺”的不间断训练,即达到心、手、脑合一。艺术设计发展到今天,各种新的软件让设计作品越来越丰富,但有些传统手段不能舍弃,即“技艺”,包括绘画技艺[7]。设计者的创造思维贯穿于艺术设计的整个创作过程中,即从艺术设计的灵感开始直到最后成像,它是形象最终呈现的关键。技艺是指富于技巧性、难以掌握的武艺、工艺,也指从事某一技术工种的人,技艺也可以理解为本领、本事,它源于相关的设计素描训练。所以,绘画技艺在艺术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既能表达创作者的思想观念,又可以展现创作者的灵魂。

在艺术设计的思维变化过程中,它的表现可能会受学生设计素描能力的影响。学生在设计素描训练中“做”得多,在艺术设计过程中思维能力、艺术表达能力就会更高。所以,设计素描训练其实就是培养设计者的艺术设计素养。

二、中华民族元素在设计素描中的再创造

(一)中华民族元素的概念

民族元素,是在民族融合、演变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人们一起创造、反映民族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民族特质的文化成果,包括有形的物质符号和无形的精神内容,即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8]。中华民族元素,顾名思义,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元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中国固有元素,如中国的领土(包括约300万平方公里的领海)、中国的人种、中国的气候等;第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民族风俗文化、汉字文化、京剧脸谱等;第三是中国的现代精神文化元素,如北京的奥运精神、中国的航天精神等。

(二)设计素描与民族元素结合的方式

设计素描教学方式多样,主要强调过程中的思路拓展和延伸,对思维创造性的训练依然是最重要的,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同的训练方式都是在强化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认知能力,让学生最终形成自己的直觉判断。

(1)“冥想”——激发思维。我们希望以思维训练作为开始。笔者采用音乐的形式。音乐也是艺术最初的形式之一,它的美通过音律及歌舞的形式出现,也需要演奏者与聆听者互动产生。所以笔者播放民族特色音乐,让学生在聆听结束后,用素描或者速写的形式将自己的感受呈现出来,可具象,可抽象,每首音乐可画在不同的媒介上。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聆听得到各种各样的图式,然后经过自己的审美认知进行联想和思考,重新创作。例如拼接,学生对自己的几张作品仔细观察,重新剪裁,重新构成,让其成为一幅新的作品,做到“不破不立”,从而给人全新的视觉体验。

(2)“剖析”——深入研究和表现。设计素描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如结构设计素描、装饰设计素描、意象设计素描、抽象设计素描等,形式多种多样,表现方法也非常多元,如肌理、解构、明暗、黑白等。在表现民族元素时,学生不是进行简单肤浅的模仿,而是对事物产生深刻的认识后,判断适合用什么样的形式和手法来表现。例如,京剧的头饰元素丰富,结构烦琐,我们可以取其装饰性,利用装饰设计素描来表现,在肌理上可以打破传统的素描方式,在素描完成后利用类似珍珠状的综合材料来装饰,从而取得画龙点睛的效果,这是综合材料的展示。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多元化的表现手法,并培养学生运用新的方式来设计传统的民族元素。例如,表现的时候学生可以不用传统的绘画工具,如铅笔、炭笔等,而是采用一些自制工具,如用棉签、牙签、纸巾等蘸墨水或墨粉等方式来进行创作,具体工具可以根据表现的对象来选择,从而对传统的民族元素进行一些新鲜的尝试,并从中得到全新的设计素描体验。学生在设计素描创作中感受触摸、重量、嗅觉和记忆等附加值的融合,以激发创作的热情,点燃创造的快感,这是打开创造性心灵的一把钥匙。

(3)“以点透面、管中窥豹”——升华思维。这一点我们可以将其认为是在“冥想”“剖析”阶段训练的基础上加以提升,希望学生能够对事物有深刻认识后再提炼元素,对形象加以简化并概括,引导学生探索民族元素背后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元素中的形象多是宽泛的,我们需要经过加工后让受众产生更直接的感受。例如徽派建筑,徽派建筑在总体布局上构思精巧;在空间结构上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青色瓦最具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但我们在创作时不适合全部使用这些元素,可以提取马头墙、雕刻艺术等。提取后使用元素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简化、重复、色彩、肌理等方式来加以强调,具体的表现方式也可以从设计形式中获取。

在民族元素与设计素描的结合创作中,我们不能把重心全放在结果上,应强调过程的重要性。在创作过程中,结果不可预测,过去的经验与方法并非一成不变,而这正是我们所希望达到的目的。遭遇未知和失败才有可能创作出全新的作品,我们应保持自由开放的态度,在探索中发现中华民族元素和设计素描相结合的新的可能性。

三、中华民族元素之于设计素描的意义

我国的设计发展起步较晚,设计素描也是如此,但中华民族文化拥有五千多年的传承历史,设计师应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让我们的设计拥有属于自己的灵魂印记。所以我们应以传统民族文化为依托,从民族元素中吸取养料,继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设计。设计师应坚持创新,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屹立于设计强国之中。素描训练是对设计思维的训练,教师应从高校、从学生出发,从基础开始提高学生的文化认知,为后面的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设计素描课程是艺术设计的前沿,能为学生以后的设计生涯带来多种潜在的可能。因此,其于设计素描对设计的重要性,学生应在设计素描课中提高对民族元素的认识,丰富的民族元素可以为设计素描扩展创作的方向和可能性,如儒家文化、水墨画等,从而不再受限于西方几何元素的分析组合。笔者认为,将中华民族元素整合到设计素描中是双赢的,既可以丰富和充实设计素描基础教学,又可以推动民族元素的发展。

结 语

所有文化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强调中华民族元素并不是故步自封,而是要求设计师在比较、升华的基础上,找到更适合的一面,并充分利用民族元素,从而推动民族元素的发展,加强文化自信。2019年末,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上提出了一些概念,如国货崛起、汉服、中国符号的价值等,从概念上看,其中很多概念都是关于中华民族元素的。当前时代,人们对传统元素的认可和需求远远超乎想象,这说明设计师一定要顺应时代,顺应当今中国发展的需求,提高文化输出能力,从而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

设计从西方开始,设计素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一种“舶来品”,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是当前世界的学术趋势,我们已经从西方现代思想中学到了太多内容,我们尊重这一事实,但世界开始向新的设计智慧转移。因此,设计素描在今后不是单向的“拿来”和“移植”,它和中华民族元素的双向对流和互补将成为趋势,也会启发其他市场,这样的文化交融将令设计世界更加丰富。

猜你喜欢
素描艺术设计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初夏素描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 11:26:28
《星.云.海》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花月夜》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武汉素描
歌剧(2020年4期)2020-08-06 15:13:32
素描
雨露风(2020年8期)2020-04-26 19:55:51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10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凡·高的早期素描
读者(2016年23期)2016-11-16 13:2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