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静怡
随着传播技术发展,文学作品与影视结合日益成为常见的文化消费模式。其中,经典文学作品知名度高、关注度高,经常成为电视剧改编的主要对象。但部分国内名著改编剧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凭借名著经典的知名度引起观众注意后,却无法呈现与经典名著作品所相匹配的制作质量。某些国产剧甚至为追求过度的娱乐效果,对文学经典名著进行不合理的恶搞,不仅破坏了文学经典作品原有的艺术意蕴,还对观众群体做出了不良引导。
BBC成立于1992年,是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BBC多次翻拍文学名著,忠实度高、品味高雅,以其优良的制作质量吸引了大批国内外观众,并形成完整的翻拍生产链条。更重要的是BBC名著改编剧能够平衡市场需求及公共利益,不仅能为生产发行者获取利润,还能为观众提供娱乐价值与教育价值。
文学经典名著改编是BBC自制剧所热衷选择的题材,BBC至今已翻拍逾百部经典文学作品,其创作一直带有浓重的BBC风格。BBC名著改编剧秉承里斯主义,以高品位而著称,坚守、传承了英国文化及其价值观。此外,BBC亦在传承中创新,在对文学原著影视化的过程中,恰当进行创新改编,以吸引观众的兴趣。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称:“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不管是什么内容,也不管采取什么视角,电视上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娱乐。”[1]波兹曼认为娱乐性是与严肃、正统的教育相冲突的,电视节目的娱乐性会导致大众不再思考、变得愚昧。
但BBC并不认为娱乐性是广播电视的唯一属性,在泛娱乐化的时代之下,BBC仍旧固守广播电视的公用事业属性,致力于为观众提供必要的信息及教育。“广播是一个向全国提供信息、教育和娱乐服务的行业,因而应该被明确地归入公共服务之列。”[2]1927年,BBC成为公共服务广播,其首任总裁约翰·里斯开创了BBC的公众传媒理念,认为BBC必须以制作高品位的节目为宗旨。[3]里斯所提倡的这一理念体系在日后被称为里斯主义(Reithian),并固守至今。BBC在四个基本广播原则中的第二点明确规定:“节目要有文化品味,要有教育功能。广播要提供教育类节目。娱乐节目也要有文化品位,也要有教育意义。”[4]
电视剧作为一门主流艺术,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也是BBC为观众提供教育的重要课堂。电视剧面向各个年龄层次,占据观众的大部分家庭生活时间,是观众主要的消费娱乐媒介,对观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英国电视剧的主要制作模式是委托制作模式,强调制播分离:由电视台而不是制片人支付电视剧制作的费用,并获得绝大部分的作品相关权力,因此也能主导电视剧的制作。[5]BBC重视电视剧的教化作用,其中,BBC名著改编剧就是泛娱乐时代下固守高质量、高文化品位制作的范例。BBC名著改编剧将文学名著影视化,既能够保持电视艺术的日常接受性,还原日常生活的真实感,并且能够在形式和内容上吸引大众,为受众带来娱乐;同时又能给予观众一定的教化意义,注重严肃性,强调理性思考,给予观众美的感受。
一直以来,文学名著改编一直是BBC所喜爱的自制剧题材。BBC名著改编剧以忠于原著、情节细腻、场景优美而著称。在剧目题材的选择上,BBC形成了独特的改编创作偏好,多选择英国本土作家所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并对原著进行合理的影视化创作,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和创新性。
为对BBC进行规管,《皇室宪章》(Royal Charter)对BBC的性质、资金来源、发展规划与运营方针进行一定的监控。《皇室宪章》中还规定了BBC六大公共使命,其中之一为“将英国带给世界,将世界带给英国”。[6]选择本土优秀作家的文学名著进行改编,对英国文化及其价值观进行传承与传播,无疑是“将英国带给世界”的最好方式之一。以英国知名小说家简·奥斯汀的爱情小说为例,她的作品《傲慢与偏见》《爱玛》《理智与情感》《诺桑觉寺》等皆被改编成电视剧,有的小说甚至在不同年度被多次翻拍。查尔斯·狄更斯、阿加莎·克里斯蒂等英国本土作家的作品同样也是BBC名著改编剧的主要题材。第一,文学经典中倾注了作家的情感,凝聚着人性的光芒,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教化功能和审美功用。改编英国文学名著作品,能够以影像化的方式吸引观众,不仅能让观众直接体悟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还能引导观众阅读系列书目。第二,改编剧集力求还原著作,在人物形象、场景道具及情节对白上力求忠实,正确理解原作的题旨,对经典作品进行传承。第三,电视剧能直观反映英国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及优美景致。电视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能够通过视觉、听觉各方面给观众真实的感受,通过电视屏幕,BBC能以名著改编剧这一模式向世界推广英国文化及价值观。
与此同时,BBC也在传承中创新。改编忠于原著,却不拘泥于原著。一方面,BBC推出极具特色的迷你剧模式(Mini Series),在忠实还原原著的基础上抓准故事主线,将电视剧限制在3~6集,每集限制在40分钟至60分钟,在提升观众专注度之余也能压缩拍摄成本,为剧集营造电影般的质感。另一方面,BBC会在影视化的过程中对原著进行大胆却合理的改编,适当加入喜剧、情色等元素,使得作品更适应电视剧这一传播形态。以1995年版的《傲慢与偏见》为例,该剧一直被视为BBC名著改编剧的标杆之作。其中男主人公达西从湖中解热起身,衬衫湿透却恰好被女主人公伊丽莎白遇见的这一幕被电视剧特意加入。作为一部以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为历史背景的电视剧作品,这创新不但没有引起观众的反感,反而倾倒了万千观众。[7]《卫报》甚至将“达西湿身”这一幕称为“英国电视史上最记忆深刻的一幕”。如今,在该剧的拍摄地英国柴郡莱姆公园湖中,甚至有一座达西出水的雕像。
尽管BBC在打造名著改编剧时着重于维护其高雅的品位,但电视剧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观众提供文化娱乐价值始终是电视剧集的主要功能。作为娱乐产品,BBC名著改编剧能在市场化浪潮中适应文化消费形态的变迁,在视觉消费为主导的当今社会为观众提供文化消费产品。此外,还通过将一系列经典名著IP化,在新时代赋予了这些文学巨著新的商业价值。
海德格尔在《世界图像的时代》中发出感慨:“世界被把握为图像”。在当代文化中,视觉性已经成为文化消费的主导因素。在媒介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仅依靠印刷媒介传播的文字作品已经无法获得更为广泛的阅读人群,文学经典的传播由此陷入困境。
由于企业在深化改革过程中相继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而这些规定又大多涉及到员工的根本利益和切身利益,且由于事前调研不够、方案粗放等多种原因,造成改革过程中员工的混乱,因而出现集体上访。所以,要从尊重职工主人翁地位的原则出发,根据企业审美文化建设的需要,以人为本,带着感情,换位思考,细致工作,将企业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让员工成为改革的主力军而不是改革需要甩掉的“包袱”。
BBC名著改编剧将文学名著从印刷媒介传播的文字转化为由视觉媒介传播的影视作品,无疑是为读者提供了新的文化消费模式。BBC名著改编剧因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不少故事的发生背景距今已有一定的时间。针对这种以视觉为主导的文化消费形态,BBC着力于呈现出符合年代设定的电视画面,不少电视剧集被称为具有“电影质感”。如根据英国小说家奥维莉娅·曼宁《巴尔干三部曲》改编的电视剧《战争的命运》,BBC制作组直接前往原作中的故事发生地进行拍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拍摄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但同时也得到了观众的极大好评。
除了尽力还原年代设定以外,BBC名著改编剧还对镜头叙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力求在屏幕上呈现唯美的画面。以改编自英国小说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的电视剧《南方与北方》为例。男主人公桑顿先生为纺织厂所有人,他的出场伴随着漫天飞舞的棉絮,这个极具意境的出场给电视机前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BC名著改编剧用精致的镜头语言为观众更直观地呈现出十九世纪英国纺织厂的原貌,更能满足视觉时代下观众追求震撼、唯美视觉体验的文化消费需求。
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 不但意味着文学作品自身获得了更加广泛的社会认可, 而且还给作家本人带来更多的非文学性的象征资本。[8]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文学的衰落,但影视化作品同样从另一个角度对文学著作的生命力进行了延展。BBC名著改编剧以经典文学作品为改编素材,不少经典著作虽然有较高的知名度,但由于历史悠久和题材限制,其商业价值尚未进行开拓。BBC名著改编剧通过品牌打造与国际化推广,将名著经典IP化,为文学名著开拓新的商业路径。
第一,BBC名著改编剧坚持作家的系列作品开发,保持一贯的制作水准与统一的拍摄风格,获得了海内外观众的极大好评,已经将自身塑造成一个成功的文化品牌,与BBC新闻、BBC纪录片并列,成为BBC旗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产品之一。“BBC名著改编剧”作为文化品牌而存在,本身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与经济价值。其中,BBC名著改编剧中的简·奥斯汀系列、狄更斯系列与阿加莎系列,更受到原著读者与电视观众的追捧。除此以外,BBC也会就一些特殊的年份对文学名著进行翻拍,从而达到某种纪念意义。如2015年,恰逢英国知名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125周年诞辰,BBC选择翻拍她的代表作之一——《无人生还》,引起了新一轮的阿加莎风潮。同时,BBC注重名著改编剧品牌图景的塑造,力求兼顾品牌环境的广延性与内涵性。BBC对剧集周边进行开发,如推出一系列的主创访谈、影视衍生商品(如马克杯、围巾等)。
第二,BBC关注名著改编剧的国际化推广,以做到“将英国带给世界”。BBC完成影视拍摄后,会向全球售卖影视播放权,进行国际化推广。以根据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所改编的电视剧《神探夏洛克》为例,该剧自2010年起,目前已播出四季。《神探夏洛克》在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引发全球追剧热潮,还在全球范围内横扫大批电视剧奖项。不少学者更以《神探夏洛克》在全球引起的风潮为研究对象,分析英国的文化输出路径。
自文化产业理论发展以来,关于“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斗争不断被提及。相比起二十世纪中期法兰克福学派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进行对立相比,目前学界更多会将目光投向大众的主体地位。赫伯特·甘斯更一反从前学界将大众文化贬低的看法,认为通俗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反映了人们的接受美学,而不是粗暴地将其阐释为商业垃圾。[9]
BBC名著改编剧改编自文学经典著作,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融合的商业产物。从文化产业的视角对BBC名著改编剧进行研究,BBC名著改编剧不但获取了商业回报,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高品位的文化消费产品,兼顾了市场需求与公共利益。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商业性的文化因其技术化而在本性上侵蚀了艺术和美,也是对人的丰富性的“去势”,而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对文化工业进行了否定性的批判。在《皇家宪章》等规章的监管之下,尽管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文化产业使我们的日常生活空前商业化,[11]但BBC文学经典名著改编剧没有沦为普通机械复制的文化产品,而是始终保持其充分的独创性和艺术性,存在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思考价值。
与此同时,为吸引观众注意,BBC名著改编剧亦会利用市场手段,争取更高的收视率。如选择有一定影响力的明星作为主演,2008年拍摄的《德伯家的苔丝》由年轻的奥斯卡影帝“小雀斑”埃迪·雷德梅尼饰演安吉,2015年版《战争与和平》由英国影坛小花旦莉莉·詹姆斯出演女主角娜塔莎等。在符合角色原本人物形象的前提下,选择明星饰演主要角色,依靠这些著名演员的粉丝效应以获得更好的商业回报。
英国将“文化产业”称为“创意产业”,并在1998年对创意产业作出明确规定: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12]其中,电视广播行业是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创业产业之一,在2014年英国投资贸易总署所公布的文件《创意国家》中,电视行业被称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13]
BBC作为公共广播,承担着媒介“关切民族国家和文化身份认同”的任务。BBC文学名著改编剧更多选择英国作家,展示英国维多利亚等时代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是维护公共利益、传播英国价值观的表现。但从市场化角度关涉,此举同样也是为迎合BBC主流观众群体(即英语使用者)的文化认同心理,是对地缘文化市场的重视。
BBC名著改编剧的向外输送,是对英国创意产业的支撑。BBC名著改编剧作为英国文化输出的手段之一,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效。随着《傲慢与偏见》《神探夏洛克》《无人生还》等一批BBC名著改编剧在全球热播,不少观众为英国的文化及景色所吸引。有不少剧集粉丝出于对剧集的喜爱,撰写大量剧集分析,甚至为此狂热学习英语、特意前往英国旅游“打卡”。英国不少知名景点都与BBC名著改编剧内容息息相关,如《神探夏洛克》主人公夏洛克和华生所居住的贝克街221号等。
近年来,“IP改编”一词在我国受到追捧。目前,我国的IP改编主要针对文学作品。但与BBC文学经典名著改编剧相比,国内近年来的文学作品改编剧大多粗制滥造。部分文学作品在影视化的过程中为吸引观众,存在相当程度的媚俗化、恶俗化倾向。而某些艰深晦涩、受众面较窄的文学作品在影视化的过程中则多出现脱离原著的现象,甚至刻意走向色情、恐怖、荒诞的风格。
BBC名著改编剧作为文学作品影视化的标杆之作,为文学经典提供了新的商业发展路径,为生产发行者获取利润,还能同时为观众提供娱乐价值与教育价值。BBC名著改编剧对市场需求与公共利益作出了较好的平衡,在泛娱乐化的时代下,BBC名著改编剧的制作方式为我国文学作品影视化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注释:
[1]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中信股份出版有限公司,2015.
[2][6][10]王菊芳. BBC之道:BBC的价值观与全球化战略[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3]张聪.从英国媒体看国家软实力的兴衰[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4]郑从金.英国公共广播电视兴衰的原因分析——一种公共领域的视角[D].上海大学博士论文,2007.
[5]朱春阳.电视剧产制模式与国际竞争力关系的比较研究[J].文化产业研究,2008.
[7]王琼.完美的风情再现——谈BBC名著改编剧的改编思路[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4).
[8]周宪,童庆炳.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 [美]赫伯特·甘斯.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M].基础书籍出版社,1974.
[11] [英]大卫·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第三版)[M].张菲娜,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12]熊澄宇.世界文化产业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3]刘勇军.中英两国创意产业促进政策的比较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