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化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

2020-12-06 08:19卢莎莎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哲学情感音乐

卢莎莎

自20世纪起,人们已将“哲学”尊奉为一切“学”中的最高者。什么是哲学?古罗马哲人塞奈卡告诉我们“哲学想内在地塑造和培养我们。它安排我们的生活,并指导我们的作为。它为我们指出:我们应当做和放弃什么。它手中掌着舵,引导着我们的航向穿过各种各样的风暴。惟有哲学保证我们的生活没有恐惧,得以安全”(1)廖乃雄:《论音乐教育》,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年,第90页。。哲学对于一门学科所起的作用就像对人生起的作用一样,例如,哲学是艺术之母,它为艺术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是音乐学的“掌舵者”,它指导不同时代、不同时期音乐思潮的变革。如今,哲学已渗透到音乐教育的各个层次,对音乐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具有指导作用。“一种音乐教育的哲学为我们的专业生活提供了基础,既解释了其作为一个领域的价值,也指导着我们的行动。”(2)[美]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第3版),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年,第5页。音乐教育的哲学为音乐教育本质、音乐教育性质、音乐教育价值和音乐教育功能提供了正确的认知和理解。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类发展得更完善,包括人类的思想道德、审美能力、情感表达、自我身份认同等,通过不同的音乐活动,使人类的体验得到不断的拓展,实现更全面的发展。要建立一种音乐教育哲学观,需先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民族、历史、社会等方面存在的文化哲学。而在较长时间范围内,音乐教育限制于形式的抽象分析。没有文化内涵支撑的音乐教育仅仅是表层的纯技术操作,同时,没有音乐生活,就不会实现人类对文化的综合理解。因此,音乐教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之一是传承音乐文化,提高人类个体的音乐文化修养,推动音乐文化的创新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就算在同一时代、同一社会中,因每个参与音乐教育者文化教养、思想水平、出身经历、社会环境、兴趣爱好的不同,习得的音乐文化也会存在在很大的差异性。

一、音乐文化的涵义

人的本性表现在其生物性、社会性和文化底蕴的三位一体中(3)孟铸群:《人是融生物性社会性精神性于一脑的类存在物》,《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6期,第245—251页。。其中,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能使人在现实世界中表达自己。音乐是一种文化定义的符号系统(4)[芬兰]埃罗·塔拉斯蒂:《音乐符号》,陆正兰译,江苏:译林出版社,1992年。,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并通过对其的认知、体验和实践来保存、传承与进行创造性的发展。

对于文化的释义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在西方,Culture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olere”,意思是“培养/训练”,原指人之能力的培养及训练。美国《韦氏词典》对文化的解释是:一个种族、宗教、或社会组织的传统信念、社会形态和物质特征;一定时代群体共享的日常生活方式特征;通过教育发展智力和道德能力的行为。在中国,权威的工具书《辞海》和《汉语大词典》对文化解释略有差异,而较为共同的理解是: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泛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文化对塑造个人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情感模式有重大影响,同时,文化遗产是通过文字、语言、动作、艺术、新闻、交互媒体等具体方式传承与传播的,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主观记忆进行弘扬,也可以通过客观记忆进行吸收和发展。

德意志哲学家康德说过“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5)高建进:《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人民音乐》2014年第1期,第40—44页。。教育是塑造人格的重要前提,可以培养每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为社会造就有用人才。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传递着人类文化知识,包括社会生产、生活经验等等,同时,教育也是一种艺术活动,尤其是音乐教育,它是一种艺术情感的教育,是人类对艺术的感性体验和创造。

音乐文化是从音乐听觉、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等音乐活动和音乐知识中衍生出来的精神价值。人们利用音乐进行自我情感的表达或者宣泄,有助于心灵的净化,也有助于保持积极的心态,不受消极情绪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真正的艺术价值是人类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精神的传承与内心的修养,音乐的精神价值通过教育传承和发展,由此可见,人类在音乐教育中应该习得的“音乐文化”包括三层涵义:一是指传承和理解宝贵的音乐精神价值,二是指将多元的音乐知识活学活用,三是指习得根植于个体内心的丰富的音乐修养。教育既可以是过程,也可以是结果,音乐教育的结果是培养有“音乐文化”的音乐爱好者,同时也是帮助个体将音乐精神植根于内心,不断提高自我内在修养,以及将音乐精神财富进行创造性发展的的过程。

二、音乐文化的组成部分

基于以上对“音乐文化”的认识,从音乐艺术的具体特点综合考虑,人类习得音乐文化需掌握的核心部分是音乐体验和音乐能力,其中前者是重中之重。

(一)音乐体验

对于“音乐体验”,现行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这样的表述:“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9页。这句话充分地表明音乐体验最重要的前提是聆听音乐,它是人类与音乐邂逅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它也成为了所有音乐教育体系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聆听应该是积极的,而且还需要上升到情感层面。在音乐教育的众多影响因素中,声音环境和听觉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单纯的聆听转变为习惯性地融入情感的欣赏,使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积极地进行音乐情感体验,进而生成感性音乐经验。音乐实践是培养兴趣、艺术品位和欣赏能力的基本途径。学生在歌唱、聆听、律动、创作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可以自由地进行情感体验,丰富和积累感性音乐经验,进一步唤起对音乐艺术的激情。融入情感的欣赏也适用于音乐形态学以外的各个跨学科领域,如:音乐与自然、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文学、音乐与视觉艺术、音乐与戏剧等等。

音乐体验代表整个音乐活动在其过程中(歌唱、听赏、即兴创作、表演、音乐理解)所经历的全部情绪敏感的状态,而这种敏感性则表达了情感的反应。高水平的音乐感受和音乐体验有助于建立高质量的音乐情感经验系统。在情感认知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需要、教育期盼和精神满足三者之间产生相互作用,进而有助于培养人的信念、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音乐体验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个体独立性,这是因为不同的个体可以在同样的声音信息中“发现”不同的音乐生命、创作灵感,以及激发对文化价值的需求。这种需求超越了一目了然的显性文化,进入隐性文化层面。近十年,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的“中国素质型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以下简称“新体系”)(7)中国素质型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是中央音乐学院近十多年来推广的一种不同于以往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的教学体系,它是在引进国际三大音乐教育体系(达-奥-科体系)的过程中,结合中国音乐文化和教育国情产生的。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被列为《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国家级改革试点项目在全国推广。,在音乐情感体验方面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新体系”牢牢把握住基础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深化情感体验,突出音乐特点”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将音乐情感体验贯穿于音乐教学实施全过程。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音乐唤起和表达自己的情感(8)高建进:《学校音乐教育的“新双基”——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理论阐释与实践之一》,《人民音乐》2013年第9期,第66—69页。,教师在每一个音乐作品教学中诱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情感体验,在每一节音乐课中,尽可能多地融入实现感性体验的概念因素,来影响受教育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音乐表演潜力是与生俱来的”观点,而且认为早期的教育与以后的成功密不可分。无论接受的是东方音乐文化教育还是西方音乐文化教育,音乐经验系统实际上从孩童出生前就开始逐步建立。

(二)音乐能力

音乐体验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音乐能力的水平。音乐能力并不是肤浅的唱、奏能力,或者获得一些基本乐理、音乐知识的能力,这些显然不可能使人类的后代充分掌握音乐,做音乐的主人。听觉能力、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才是人类个体音乐综合素质构成的主体。有许多数据表明,音乐的各种能力是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在一个自然文化熏陶的过程中形成的。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音乐可区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被动地听。无意识地听音乐有助于潜移默化一个人的乐感和音乐趣味并促进对这种音乐的熟悉与喜爱。因此,在被动地听音乐时,需要人们区分音乐的好坏、艺术的美丑、趣味的高低、价值的有无。第二种是主动地、有选择地、有鉴别地听。这种能动的音乐听觉能力,只有通过长期倾听好的音乐才可能得以培养。

音乐是感人至深的艺术,唯有通过切身感受才能化为己有。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所得音乐感知会更加深刻。音乐实践活动包括诉诸于听觉、动觉、感觉和知觉的唱、奏、动、创等等,这才是音乐作用的全过程。通过以上形式感知音乐,体现着一种最好的音乐教育原理和教学方法,能让感知更加生动和深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但还远远不够,需要进行长期地、系统地教育和培养,才能向纵深发展。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人类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不仅要进行自主的音乐情感体验和对音乐的感知,还要进一步地领悟音乐的风格、内涵、意境和精神,以达到音乐审美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在从音乐听觉、音乐体验、音乐表现走向音乐感知的整个过程中,音乐审美应是牢牢把握的支柱和必须达到的目的。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才能在真善美的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9页。。具有音乐审美能力,才能在艺术作品中体验到不一样的精神美、自然美、音乐美、内容美和形式美。

音乐是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创造是音乐实践的升华。在人类与生俱来的爱乐本性和乐感本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和发展,对音乐不仅有听觉能力、体验能力、感知能力、审美能力,更要有进一步的创造能力。这种创造可以从即兴的唱、奏开始,使音乐脱离乐谱回归到自己的内心,使音乐重新成为一种创思的产物。音乐创造也包括移植,最直接的移植方式就是把听到的音乐转化为动作。具有音乐创造能力,才能在继承和弘扬优秀音乐传统文化的同时,将这些宝贵音乐精神财富进行创造性发展。

三、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

(一)具体的音乐艺术知识和教育特征

音乐教育文化特征和成果类型的构成要素、音乐经验(情感体验)相对应,而智力和技能作为一个整体,与音乐能力要素的能力和技能相对应。在音乐智力微妙的平衡中,高水平的体验情感的能力可以认为是教育过程的结果。音乐能力的提升是音乐经验积累的结果,音乐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音乐文化的两个组成部分,即音乐体验和音乐能力。

人的音乐个性化特征也是音乐经验积累的结果,具体表现为:

1.音乐敏感度——节奏感、旋律感、力度感、调式感等等;

2.音乐知觉——听觉、听力、精神体验;

3.音乐感觉——对音乐的品位、对音乐的情感反应、通过音乐表达自我情感等等;

4.音乐智力——自由的音乐联想、音乐思维、音乐分析;

5.动机——对音乐的需求、对音乐教育的期盼、对音乐艺术的兴趣;

6.态度——音乐意识、音乐理念、音乐鉴赏、音乐评论、音乐价值观、音乐行为;等等。

(二)基于音乐文化建立的知识体系

除了对音乐的热爱、能够提升音乐感受力、音乐听觉、音乐理解能力外,音乐文化还需要建立一个知识体系。音乐知识对走进音乐世界有着直接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知识有助于建立个人音乐艺术观;知识有助于研究音乐学科,以及感知音乐形象和作品内涵。这两个层面的知识是辩证的互补关系,通过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音乐知识的全面普及将成为可能。

在音乐教育学中,通过音乐教育习得音乐文化知识,并运用于音乐学研究、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等活动中。音乐文化知识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音乐理论知识——音乐语言元素、音乐形式、音乐体裁和风格、音乐表现手段、音乐创作过程、调式和调性、艺术形象、MIDI音乐等音乐艺术知识;

2.音乐创作知识——主要创作手法、各流派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各国音乐的创作趋势、世界音乐遗产等;

3.音乐表演知识——听觉(听力、感知)、创作(注重音乐本身、即兴表演、作曲)、表演状态、作品形象的塑造、对作品的思考(提出观点进行论证、艺术价值、作品内涵等)。

(三)音乐听觉体验是音乐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

音乐体验作为一种活动,会符合不同人的个性特征,由此获得的体验结果会具有独特的个性显现,对作品独特的感受、理解、诠释和创作,都可以在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被量化,而首要的音乐实践是音乐听觉的体验。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声音付诸于人们的听觉感知,而不是视觉感知和思维。一个人的音乐文化素养首先取决于他的听觉感知是否敏锐、准确,并具有审美的品质。因此,音乐教育和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提高听觉的感能。

教师在课堂习惯性地使用某些音乐术语时,应该依赖于学生构建一种亲密的音乐听觉的体验。在第一阶段,学生对特定音乐术语的感知应在实际的具体音乐中,通过内心体验进行情感发现和情感满足;第二阶段,学生可以将内心体验过程中意识到知识转化为某种音乐风格。对音乐术语甚至音乐风格的学习,实际上就是音乐听觉体验情感内化的过程。听觉、听力、感知音乐的能力决定了音乐经验积累所达到的水平,同时,它们也决定了个体对音乐各种元素理解与认知的程度,这一切都来源于音乐想象力。因此,基于音乐听觉的音乐情感体验逐渐成为一种重要且必不可少的音乐教学方法。

(四)音乐教育哲学核心

教育是人类社会现象之一。通过教育实践,实现对人类自身的发展,同时推动着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前进。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人类自身,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包含完善的精神思维和健全的体魄,同时包含像伦理道德、审美能力、智力结构等人类的文化心理结构。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指导其教育行为的观念形态等,发展为音乐教育哲学核心。

音乐教育观属于一定时代的历史产物,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其作为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又有衍变成分。会受社会环境制约,以及音乐思潮的影响。所以,想要形成正确音乐教育观,需经长期音乐及其实践形成,凭借科学世界观宏观指导和调控。

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导我们音乐教育事业的哲学基础。音乐教育观作为音乐教育哲学核心内容,存在理论上不断完善等问题。我们强调音乐教育审美属性,抓住问题本质是正确的。但就育人而言,从哲学的角度出发,“美育”并不是音乐教育的唯一目标(10)廖家骅:《音乐教育的哲学思考》,《音乐研究》1992年第1期,第65—69页。。当代音乐教育中,不仅要强调音乐的审美属性,还需要强调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个体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达音乐、创造音乐,以及理解音乐文化的能力,以提升人的综合素养和健全人格,实现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关于人类全面发展、自我完善的崇高目标,以及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音乐教育是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道德水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陶冶高尚的情操的有力手段。

(五)音乐教育以哲学思维为指导

当前的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缺乏充分的前期理论指导,我国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多数停留在教育教学方法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生理学等实证理论层次上(11)廖家骅:《音乐教育的哲学思考》,《音乐研究》1992年第1期,第65—69页。,那些高瞻远瞩宏观调控的能力极其缺失,且缺乏深邃的哲理性开拓。音乐教育观作为其哲学核心内容,是人类进行音乐教育实践活动的产物。培养何种音乐人才、音乐有何价值和应用、以及音乐的社会功能等观念和看法,取决于人类对音乐的认识。音乐教育从宏观方面指导着人类音乐教育实践,是一种抽象化的观念形态,具有强烈的参与效应。

(六)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与文化哲学思想

西方哲学经历了三个阶段两次转向,音乐文化哲学思想即是当时的哲学思想的反映:古希腊本体论阶段(建立在音乐的总体文化功能上);始于笛卡尔的认识论转向阶段(在认识论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文化哲学);以及语言学转向阶段(强调人文和自然学科分别界定)。中国古代哲学则围绕人类的生命课题展开实践哲学研究,各家各派的哲学观可谓之皆是生命哲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亦随之转变,出现了新道家、新佛家、新儒家学说。新的学说并不是在完全推翻已有的旧概念模式下产生的,而单纯是因为时代的变迁,以及中西方哲学思想的融合与碰撞,产生了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当代社会文化中,美学是其主导性精神。中国近现代美育思想奠基人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思想,就是鼓励人们学习艺术、接受艺术的熏陶,以满足健全人格发展的内在需求。“以美育代宗教”的学术思考源于德国的康德美学,西方音乐之所以能够获得世俗的特性,是因为其脱离了宗教的囚巢。例如在西方剧院里的音乐会中,上演的音乐作品会成为经典流传,对人们精神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正是因为受到审美的精神引领,形成了近现代的音乐文化哲学思想。对于社会时代的转型而言,音乐的精神和文化哲学起到极其关键的影响作用。中西方也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产生了思想差异,对哲学内容的理解和定义均有不同。就音乐哲学而言,在中国古代乐曲中对其定义源自于“身心合一”,需致力于实现哲学主客合一的特征。与西方的批判式精神不一样,中国的哲学同时是“真善美”的结合统一。当代中国音乐哲学的含义与本质,可通过各种影视作品、音乐作品展现和发现。

音乐教育哲学是人文科学的领域,它并非科学领域,也就是说,不同的音乐文化产生不同的音乐教育观,不同的音乐文化哲学产生相应的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之所以会被人们接受和成功的关键,在于其音乐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音乐文化的传承。在音乐教育初级阶段,最有价值的教学素材来自于民间,民间传统音乐是最有价值的音乐且最适合人们学习,本国的民间音乐是人类学习音乐的基础,就像人类学习语言先学母语一样……这一观点在匈牙利著名的教育家、作曲家科达伊先生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中,被阐述得淋漓尽致。在掌握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之后,应学习多元音乐文化,让生活充满不同种类、风格的音乐,让多元音乐扎根在人的心灵深处,参与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成就人的整个精神世界。

四、我国音乐教育哲学的理论建构和反思

20世纪80年代,北美两大音乐教育哲学思潮被介绍到我国,引起了国内音乐教育工作者对哲学领域的关注。随着贝内特·雷默和戴维·埃里奥特的代表译著在我国的相继出版,国内音乐教育学界围绕这两种哲学思潮,陆续展开深入的讨论和比较研究。其中,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得到大多数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支持和推崇。随着国家政策中对美育重要性的肯定,以及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出台,从国家层面确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并突出强调“以美育人”的课程价值,由此可见,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成为我国近30年来音乐教育哲学的主要观点。

进入21世纪,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我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学者纷纷对音乐教育的“核心”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形成了多元哲学思潮“学术争鸣”的局面。管建华教授于2005年发表文章,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提出了哲学批判,认为“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在哲学史上有其局限性,并试图建立“以多元文化为核心”的中国音乐教育文化哲学(12)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中国音乐》2005年第4期,第6—16页。。2007年,王耀华教授提出“以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他认为应当在音乐教育中以音乐创造为核心,将“创造”贯穿于音乐教育的全过程,使师生同为音乐的创造者,在观念、行为、能力等方面得以健全发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成长(13)王耀华:《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中国音乐教育》2007年第7期,第7—11页。。

音乐教育哲学的不同范式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我们应该用一种更加广泛而多元的视角看待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音乐教育哲学的建构依赖于教育、人类、哲学等在当今的新趋势和变化。所以,当代国际音乐教育哲学发生思想转型的根本动因,是怎样建构符合时代精神的音乐教育哲学。其是立足于时代精神和社会文化思想的必然选择。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学术意识,随着进入新世纪以来而逐渐增强,立足于中国音乐教育和当代学术语境的具体实践,同时涉及教育实践和哲学研究的根本性问题的理论反思,提出具有建设性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点。

基于理论反思的角度,针对当前音乐审美理念层面的批判性思考和深度解读,音乐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主体对客体的单向认识和体验活动中,建立起这种单纯的音乐审美活动,会割裂开音乐的社会文化语境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发展为封闭的认知活动。实践音乐教育哲学呼唤新的音乐教育哲学范式的诞生。所以,当代音乐教育需要立足当代文化哲学进行理论建构,走出审美教育的狭隘局面。且音乐教育需走向主体与主体、人与人相互交流的文化理解模式,抛弃主客相分的二元对立认知模式。音乐有各种各样的不同功能和作用,假设用一种功能代替所有功能,会导致音乐功能的缺失,会造成将音乐课程引入相关文化初衷的背离,以及音乐文化理解的单一化。

其一,从当代国际音乐教育哲学发展动向来看,音乐审美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通常情况下,这种单纯的音乐审美活动成为一种封闭的认知活动,和学生的音乐社会文化语境、日常生活世界相割裂。

其二,音乐审美经验立足于实践哲学和当今哲学解释学的发展情况,音乐审美经验主要经主客相互分离审美活动产生,是一种狭隘的源于音乐作品的艺术真理。

其三,音乐审美活动是通过其现代性之间开展,音乐教育在当今多元文化格局中,面对的是世界音乐的生活环境(14)赵志扬:《扩宽视野,联系实际——21世纪以来,我国在音乐教育哲学领域的研究走向》,《中国音乐》2015年第1期,第246—250页。。所以,音乐教育需面向学生更丰富的音乐经验发展,不能囿于单一、封闭的审美活动。所以当代音乐教育需立足于当代文化哲学,走出审美教育的狭隘局面,还需走向主体与主体、人与人相互交流文化理解模式,抛弃主客相分的二元对立认知模式。

结 语

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人们通过体验和思考,在感性与理性、经验与理解中获得音乐文化的精髓。需要注意的是,艺术语言没有概念,它和文字语言截然不同,但并不意味着缺乏思维,它是在音乐思维中被不断地具体化。音乐教育作为一种输出,为音乐文化素质的培养和音乐修养的形成提供了一个立足点,通过教育所取得的成果,不仅决定了学生获得音乐文化的程度,而且决定了学生音乐的个性化发展。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有音乐文化修养的音乐爱好者,并使其在每个教育阶段持续的培养和发展中提高自身的音乐文化素养。

猜你喜欢
哲学情感音乐
菱的哲学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小包哲学
台上
音乐
音乐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