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瑞军,闫红霞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山西 阳泉 045000)
2001 年我国65 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9 062 万人,占总人口的7.1%[1],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2019年底65 周岁及以上人口达1.76 亿人, 占总人口的12.6%[2],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20 世纪80 年代初,由美国耶鲁大学的法学博士埃德加·卡恩最早提出“时间银行” 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时间等值交换,即身体状况良好的人在退休后,经过一定的老年人生理、心理以及急救知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利用业余时间去照顾临近社区需要照顾的老人,其服务时长会被存入当地时间银行的个人账户内,这是时间存储;当某一天自己需要他人照顾时,可得到时长相当的免费护理,这是时间取出。该养老模式在日本、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均得到了很好的尝试和推广,如美国成立的积分交易商店,允许用时间币获得一些费用减免和折扣的行业服务;英国成立的第一家时间银行,早期主要为老人和残障人士提供家庭护理。“时间银行” 养老模式在我国城市地区同样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上海市虹口区提篮桥街道开办了全国首家“劳务银行”;南京建邺桃源居社区将 “时间银行” 搭载区块链,志愿者可以在支付宝中存储公益时间、兑换养老服务;江苏常州钟楼区锦阳花苑社区在 “熟人社区” 的基础上推出 “时间银行” 存折,并尝试将志愿者的服务时间进行兑现;咸阳市以居家社区养老为方向,以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技术为依托,探索出 “政府+企业” 建平台、“公益+市场” 强运营、“线下+线上” 优服务为主要内容的 “时间银行” 新时代智慧互助养老模式。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受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一方面难以远离自己熟悉的家庭和农村生活,另一方面对非政府组织及其开展的服务存在抵触或不信任的心理[3],养老问题突出。而时间银行这种互助养老模式不仅能够满足居家养老愿望,还能有效配置时间资源,大大节约社会养老成本,用时间交换从本质上实现了自己养老,并且能够满足老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4]。为了积极应对阳泉市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阳泉市养老服务业,阳泉市于2020 年7 月印发《阳泉市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大力支持志愿养老服务,积极探索互助养老服务。提出 “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落实稳步推进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体系建设,鼓励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伍等积极参与 “一帮一” 关爱对接。基于时间银行养老模式,搭载智慧互助养老服务模式,对阳泉市推广基于时间银行农村智慧互助养老服务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智慧互助养老服务系统,旨为农村独居、空巢老人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助力阳泉市发展康养产业。
目前阳泉市农村主要养老模式有居家养老、社会养老和机构养老3 种[5]。居家养老模式以子女抚养为主;社会养老模式以医养结合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为主;机构养老模式多以养老院、敬老院或老年公寓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需求;且该地区基础医疗条件较差,养老资源匮乏,医养结合型的机构养老模式发展空间受限。因此该地区的 “空巢老人”“失能老人” 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2019 年末阳泉市常住人口为141.75 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8.48 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3.27 万人[6],60~65 岁人口超过8 万人,这部分人口身体状况良好,是时间银行养老模式运行成为可能。
互联网信息平台对时间银行的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使得阳泉市农村时间银行运营的实现成为可能。近年来我国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和共享经济等方面的创新成果,为时间存储运行(如时间计量、存储,快速有效匹配参与主体与服务对象的需求,追踪与控制参与主体的服务质量等) 提供了技术支撑[8]。
配置智能机器人或智能设备,一方面可以承担大量简单重复性工作,另一方面可以给老人提供陪伴;而老人的情感交流、医护服务、购物需求等仍然需要人工服务来完成。充分利用智能机器人和人工服务的互补性,融合各自的优势协同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以阳泉市建制村、社区为创办主体,充分利用所辖地域现有房屋资源,尽可能沿用居家养老传统,以身心健康的中老年本地居民为参与主体,“丧失行为能力”“空巢老人” 为服务对象,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推行现代化管理机制,合理制定服务协议、存取结算时间的方法,充分调动参与主体的积极性[9]。
在政府主导下,创办主体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智能呼叫、GPS 定位等技术,以互联共享、上下贯通的思维,以服务对象信息数据库和参与主体信息数据库系统为基础,建构基于时间银行的智慧互助养老模式。
服务对象信息数据库系统由基本信息数据库、健康现状数据库、生活状况数据库和服务需求数据库组成(图1)[10]。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服务对象的性别、出生年月、住址、收入、教育背景、子女信息(包括联系方式、职业、居住地址等)、离退休前职业等。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数据库包括疾病史、精神状况等。服务对象的生活状况数据库包括生活伴侣、密切亲友、娱乐爱好等。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数据库包括饮食、医护、户内外活动、精神慰藉、特殊需求等。
图1 服务对象信息数据库系统Fig.1 Information database system for service object
图2 参与主体信息数据库系统Fig.2 Information database system for participants
参与主体信息数据库系统由基本信息数据库、身体状况数据库、服务能力数据库组成(图2)。参与主体的基本信息数据库包括参与主体的性别、出生年月、住址、教育背景、家庭成员信息(包括联系方式、职业、居住地址等) 等;参与主体的身体状况数据库包括身体素质(有无影响服务内容的肢体障碍)、生活习惯(有无不良嗜好)、疾病史、精神状况等;参与主体的服务能力数据库包括厨艺水平、娱乐爱好、擅长技艺等。
构建阳泉市农村智慧互助养老服务系统(图3)。创办主体,以满足服务对象需求为宗旨,以时间银行机制运营,整合社会资源,包括政府社保机构、商业银行、医疗机构、参与主体、社会团体等,通过配置智能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支撑与参与主体互助,服务对象子女监督,组建智慧互助养老系统。
图3 智慧互助养老服务系统Fig.3 Intelligent mutual aid pension service system
在养老服务供求失衡的背景下,时间银行农村智慧互助养老模式是一个强有力的保障,时间银行凭借着公益和激励相结合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智慧互助养老创办主体的盈利性问题。同时,乡村地域面积较大,可将智慧养老设施向乡镇延伸,缓解城市资源拥挤的现象[11]。推广建制村、社区以时间银行实现农村居民智慧互助养老,通过政府引导进行共建、共享以及共同管理,不断提升农村老人的幸福感,实现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政府和社会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甚至发展养老产业值得探索的创新发展思路。但是,智慧互助养老兼有盈利性和公益性,需要政府政策指导和社会各界的资源扶持。只有政府主导、创办主体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市场化运作,消除城市和农村养老资源配置不平衡,满足农村更多养老服务需求,才能使这种以时间银行运行的互助养老模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