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岛剪纸的传承保护路径探究

2020-12-05 06:54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剪纸文化遗产物质

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岛剪纸;传承保护

1.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的困境及成因

1.1 剪纸艺术传承所面临的困境

青岛剪纸繁盛于清朝直至今日已经历数百年甚至更久远的历史,作为艺术品包含了极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但由于材料本身不易保存的原因,不利于其艺术价值的丰富性开发,剪纸艺人的减少与传承人的缺失都时时刻刻威胁着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剪纸工艺起源于科技欠发达地区,从业者也多是当地留守老人、妇孺等利用闲暇时间制作,因缺少系统的培训过程,所以大部分都属于业余的民间手工艺人。

大多手工艺制品图案是人类记录生活方式以及情感抒发的一种形式,作为技术层面来说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这种现象导致了在中国剪纸艺术发展进程中,因为战争、疾病、自然灾害等造成某些特殊的剪纸艺术内容和技法的逐渐或突然消亡和毁灭。

(1)非遗剪纸传承保护人的区域局限性。每个区域的艺术风格形成都再现和凝练了当地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形态,当地的剪纸传承人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决定了创作出的剪纸的风格。从传承人的年龄分布和地区分布不难看出,多数的传承人年龄偏高,只能传承给同村有兴趣的晚辈,年龄断层严重。民间剪纸艺术的主题是民间艺人,若无人继承,剪纸手艺则会失传甚至是消失。面对当下民间剪纸艺人面临的问题,更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解决,社会应倾注更多的关注。

(2)现代技术手段取代传统技艺。二十一世纪发展至今,我国科学技术的应用及其数字化已涉及各个方面,民间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伴随而来的是受现代流行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传统文化正在“变质”。虽现在仍保留着每逢佳节张贴剪纸窗花等中国传统习俗,但人们大多购买的是用机器统一制作的、批量生产的剪纸制品,这种剪纸制品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并且制作时间相对缩减,但它却极大地威胁到剪纸手艺的传承。从国际到国内,手工艺对于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要性举足轻重,但由于现代艺术对大众审美观与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于产品的需求,人们更依赖快节奏、快时尚。对于大多数年轻人而言,传统技艺与潮流时尚是相悖的。通过对青岛地区高校和社会群体抽样调查显示,目前30岁以下的年轻人对于剪纸工艺并不了解,也对其专业技巧无从掌握,多数年轻人是通过中小学时期的美术课程或者高校的第二课堂接触的。因此,针对剪纸艺术的传播工作需要做到多角度的普及。

(3)非遗剪纸传承保护的管理片面性。由于剪纸艺术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剪纸手工艺者一般以村中妇女及老人居多,且由于剪纸的艺术特点包括样式多变及以手工艺者个人技艺与创造性而变,导致民间剪纸生产规模受限,相关部门无法深入行业内部了解核心要点,无法制定出相应系统化的管理办法,则不能为其发展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不仅如此,由于我国地大物博,民间手工艺术种类繁多,政府无法统一管理只能采取事后补救的管理形式,因此市场现象无法井井有条,同时也加大了传统手工业产业化道路建设的难度。

宣传方式单一且缺乏创新意识,使得大众对剪纸艺术了解甚少。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不可估量,它作为一种概念却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撑力,但现阶段下,大众对于文化自信概念的建立才刚刚起步,宣传力度仍需加强。目前,青岛地区剪纸传承的宣传似乎成了文化部门特色非遗宣传的手段,将暂时的校馆联动作为宣传的噱头,忽略了剪纸传承的核心概念和意义。另外,宣传只局限于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忽略了建设长期的宣传途径,忽略了宣传的连带效应。

缺乏制度保护和资金投入是剪纸无法传承的根源。优秀文化的传播在财政赤字面前举步维艰,在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资源的过程中屡屡受挫。文化资源富足的传统乡村地区恰恰又匮乏进行产业化开发的经济、技术和相关人才支持。对于手工剪纸业而言,政府对其投入资金的相对较少,但任何一门艺术的发展都需要资金投入的支持并拓宽发展渠道,因此对于青岛各个产业发展齐头并进的今天,相对小众的剪纸发展也应当得到充足的经济技术支持,剪纸业产业化的发展才能焕发新颜。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困境成因的分析

(1)地域文化差异性。传承传统手法技艺和老式纹样的同时,研发新的技术和更符合现代文化的图样,使剪纸艺术更深入我们的生活。“青岛剪纸”这一地域性符号,充分体现了其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归纳性的文化价值体验中,地域性文化特点的再造可以为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提供一种更有深度的文化体验。它不仅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需要,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价值体验。

(2)剪纸传承人的社会语境的变迁。民,作为剪纸艺术内容的主体同时又是剪纸技术传承的主体,因此剪纸艺术阶段性的变化也会随着传承人的变化而出现更多可能性。现今,剪纸传承人身份逐渐职业化,影响力身份塑造的情况使艺术传承事业不再单纯,职业剪纸艺人没有置身于传统的生活群体,也没有将现代艺术与传统融合,创作题材不仅没有虽生活环境的变化深入挖掘内涵,也没有产生更多创新。近几年,为进一步实现科学发展观,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处于国家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剪纸传承人的生活背景及传承方式也发生着重大变迁。

剪纸作为民众农耕生活时所创造的一种民间艺术,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剪纸民间艺术的发展是多种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生活习俗、农耕文化相融合而存在的。古老的祭祀和农耕的文明,以及约定俗成的民俗心理及传统的传承活动,决定了剪纸的内容和视觉图像。但是随着商品经济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村民生产方式逐渐多样化,民俗生活种类不再单一,村民们也依照社会形态的转变而改变剪纸内涵和创作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从生活化向国家化的转变也日益凸显,剪纸已经不单纯是因为传统节日和人生礼仪等生活化的内容而创作了,转而成为映射意识形态和本土文化的载体。

(3)缺乏政府支持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由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正处于萌芽阶段,因此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扶持力度还比较弱。对青岛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主要出现专项资金短缺问题,不能支持当地剪纸艺术的正常宣传、展示和活态传承,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使外面的资金很难进入本地区。而剪纸艺术要得到长久发展,就必须在发展中获得稳定大量的资金投入,剪纸业才能有动力。因此,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纳入政府的重点考核要素中,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和自觉保护力度。

2.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的传承保护路径探究

2.1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传承保护体系和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有关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积极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为此,国家还分别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批非遗名录。但若要做到更加完善程度,则还需要形成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非遗文化保护体系,在人力财力方面给予更多支持,文化和旅游部与财政部双重合作、全程把关,杜绝因中间环节扣除费用而导致传承与保护工作的降质缩水,合理分配、精准核实工作实际使用所需费用,阶段性普查工作进度,确保传承保护工作顺利进行。

2.2 制定剪纸相关传承保护场所和方式

(1)陈列化保护:博物馆。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早在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任命国际博物馆协会作为非政府专业顾问机构之一。但就目前博物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来看仍比较片面。例如,国际上建立了生态博物馆,还在一些地区策划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陈列,但观众大多看到的是实物而并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深藏的厚重的物质外壳。因此,要从博物馆自身的功能和作用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要丰富博物馆展览的形式,通过VR、虚拟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再现剪纸历史的活态流变;另外,以“做中学”的形式进行剪纸艺术的学习并在课程中加入展品展出与观众参观的模式,最后要通过博物馆的教育推广功能,多进行一些讲座、课程、活动等方式,让更多人参与到剪纸民间艺术中来,更加了解其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和文化内涵。

(2)记录性保护:建立档案数据库。自古以来,剪纸的传承方式都是传承人口头教授,并无以文字形式记录具体细节,这一弊端很大程度上造成某些剪纸技艺的失传。传统艺术以自身独特的形式记录了当地的文化历史,也为中国历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档案作为人类记忆承载的一种方式,不仅记录了历史社会发展到现代的各方面,也为后代了解历史提供便利,通过对剪纸艺术的建档保护,利用文字、视频、录音等科技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固态化。有效将剪纸艺术分区域、分特色并集中建立对比联系,将人脑中的信息文字化归档。成立以少数民族非遗本体档案、传承人档案和建档过程为一体的档案,构建多元化,数字化为一体的数据库,更加丰富完善剪纸艺术的发展模式。

2.3 形成以学校、政府、企业相融合的保护模式

(1)青岛剪纸课程的开发。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应成为首要培养目标,因此学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进展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学校的各科教育领域中,学生不只是传统文化发展的载体,也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传的重要群体。现在的学校教育中缺乏对非物质文化的课程设置,没有多元文化的概念引领,因此,要构建剪纸课程还要从多方着力推进。

(2)剪纸研修培训学习。①政府:由于国家生产力发展使得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愈发艰难,传承工作的积极性、自发性均无法得到提高。一直以来,剪纸传承人的发展普遍遇到高龄化问题,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正是为了改变这一窘境。文化和旅游部与教育部通力合作,联合多所高校开展兴趣课程供学生选修,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剪纸艺术传承水平,培训计划不仅包括了多种易于学习、利于就业的非遗项目,同时也包含了许多濒临消失、传承现状相对严峻的非遗项目。2015年4月起,文化和旅游部陆续启动并完成了研修、研习、普及培训试点工作、委托23所高校和1家设计企业,举办了近35期普及培训班和研究班,启动了7个研习项目,培训传承人群约1800人次。试点工作大胆创新,讲求实效,参与各方收获颇丰,培训成果超出预期,为深入拓展研修研习培训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启示。[2]

②企业:民办民营模式的基础是企业家、收藏家或传承人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藏品,展示馆的日常运行经费主要依托企业和个人支撑,企业和个人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借助展示馆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拓展企业多元发展。将剪纸艺术与现代产品结合发展文创产品,使用剪纸纹样制作IP形象,将传统文化艺术与实际产品结合后,不仅改善使剪纸艺术的利用受限性,同时也能为现代化产品注入情感化理念,让二者同时提高曝光率达到双赢的效果。

3.结语

青岛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留下了众多历史文化遗存,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体系。青岛因为其沿海地域特色丰富了剪纸的创作题材内容,也增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俗特色,延续并积淀了中国传统文化。本文以重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与内容为切入点,通过结合现代背景环境,展开对于青岛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保护与发展,力求在大数据背景下,探寻出一条适合青岛本地剪纸艺术的发展途径,探究传承与发扬之间相辅相成、互动交融的关系,为青岛这个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探寻出一片非遗的保护空间与模式,为剪纸艺术在现代生活中蓬勃发展提供更契合的答案。

注释: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2017年1月25日。

[2]《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启动——委托高校和企业开展培训》,http://www.jyb.cn/zgjyb/201601/t20160114_33323.html,2016年1月15日。

猜你喜欢
剪纸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剪纸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剪纸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