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 梦
(河南大学音乐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音乐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对于它,我们人类最能直接感受音乐的方式就是倾听它。在我们人类所有的感觉中,听觉是最普遍的,尽管其他感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但是我们却不能逃避,视觉可以通过闭眼不去看,嗅觉可以不去闻,但是人类无法逃避声音,即使捂住耳朵,也不能阻断来自这个世界的声音,即使在睡觉时,身体仍然是对声音有无意识的反应。音乐的创造,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处在一个无法逃避声音的世界。音乐产生于人类对生理感觉的需要,听觉的普遍性对人类自身和其创造的音乐产生了重要作用。 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当人类还处于胎儿阶段时就有了听觉,并且能够感知音乐。
听觉使音乐成为可能,这是最重要的基础,而且还有很强的审美能力,对于我们学习音乐的人来说,与那些一般知觉的音乐听觉有很大不同,听觉能力每个正常人都具备,音乐听觉却不是人人都有。音乐听觉是聆听者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需要长期的后天训练,面对抽象的音响音乐艺术,对主体听觉提出的审美技巧要求较高。音乐滚动播放,要求有敏锐的感知力,包括音乐音高、节奏等有一定的把握,没有这种灵敏性的能力会对音响的审美产生困难,每一个音响都是有联系、有组织的,而且这种组织是同时进行的。例如,耳朵听到一串分解和弦,要按照节拍分组,听到一支旋律,要和调式对照,才能感受它的风格特征。实际上是一种经验指导下的直觉,我们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要对音乐加以分析,如果只是单纯地感受音乐却不理解是不完整的。这是一种体会,其一,受到音乐旋律和声的感染,体会它的变化;其二,加以分析旋律和声复调渲染更甚是细微变化,种种表现因素都能感受到细小的变化带给人不同的感觉。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当前是音响媒介飞速发展的阶段,我们能够听到各种类型的音乐,更多的有流行歌曲、摇滚等,让我们在选择上眼花缭乱,还有西方音乐与中国音乐。每个人对音乐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个人不同的音乐喜好。我认为,大部分原因并不在音乐本身。音乐本身是有自己的规律性的,而面对源源不断的音响信息,人们往往按照自己的审美经验去划分和组织。我们学习音乐期间,为了培养自己敏锐的听觉,要有选择性地听,翻翻音乐史书,了解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从古典音乐到浪漫时期的著名作品,中国的宫廷音乐或是戏曲,或者是有一些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在选音乐上要追求精,进入听觉状态精品式的听,包括古典音乐、流行乐派等优秀作品,或者是具有很强烈的民族风格的歌曲,需要大量的音乐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人类的艺术财富,有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教育意义,不断进行欣赏音乐的积累,帮助建立正确的音乐审美。
音乐本身不仅仅是它的音响所呈现出来的音色序进,音色只是其中的一个音乐元素,除此之外,作品远不是各种元素的集合,它之所以成为音乐,正在于它们的组织形式,特别是音乐的各部分,它们被联结为一个个单位,和弦、乐句、主题、乐段和乐章,存在一种多层次的关系,而我们听到的各元素的序进是被组织起来的,从微观到宏观去探究,学习音乐艺术组织的语言,若要将这些声音当作音乐音响来听,就必须能辨听出来这些组织。人们有时候对音乐的欣赏基本上是感官性的,音色和音响的其他感官特征是音乐中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一个整体中与其他具有结构意义的因素相结合或冲突的时候,乐器的色彩在一些音乐风格或一些作曲家的作品中可以成为重要特色,有时候我会很喜欢一些音乐元素在里面发生冲突造成的音乐色彩发生变化,会使音乐异常动听,也正是这样,色彩在音乐作品中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这并不是因为作品音响组织是互不相关的,而是因为色彩在形成音响的组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音乐的诞生与人的情感息息相关,有时一首曲子的好听与否更在于审美主体是否真正理解它,就像是我在刚接触西方古典音乐时只能听到一些音符变化却听不出它想表达的东西是什么。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系统学习音乐表达符号,分析它的曲式变化,细致入微地去看,为什么作者在某个地方用这个和弦,了解那个时期,作者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写出来的,思考作者要表达的内容,真正跟作者进行“交流”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更能深深体会作者作曲时的心情情绪与他真正想要诉说的东西,就像音乐有悲伤的、欢快的各种不同风格的,带给人们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同样一部作品,也会因为人们的不同感受和理解而具有多重意义。音乐善于激发人类的情感,欣赏者在音乐中获得情感体验,这并不是通过文字说明而引起,而是最直接的感知。人们欣赏音乐是给自己一个无限大的空间,体验纯粹的美和感动,凝视最本真的自己。还有是很常见的在电视剧电、影中,尤其是一些离别的场景突然响起一阵忧伤的音乐,撩拨的人心,不得不为这个场面伤感,欣赏者有时感受不一,有人感觉悲伤,有人则觉得深陷回忆之中,但都是基于整体统一的基调。在这种场景下,用得更多的就是小调给人阴暗忧郁的感觉,若是配上欢快的音乐是不是有些让人哭笑不得,其实,现实中不乏这样的搭配,但他们的意图一定是为了营造某种氛围,对比突出,烘托感觉,当只有视觉上的冲击时,总会感觉少了些氛围或更多的情感表现。举个自己的例子,记得一个暑假去鬼屋玩耍,那种诡异恐怖的音乐营造出来的气氛绝对比在视觉上要有冲击感。不和谐的声音本来就会让人心里不舒服,更尖锐的话会一直刺激生理,这种恐怖的音乐不可能让你有开心的感觉;有时候我看恐怖片时会搭配欢快的音乐来减少害怕紧张的感觉,我认为这就是音乐带给我最直接的体验。前面我提到过听音乐不可缺少的是想象,甚至有时我不用刻意去想,脑子里就已经浮想联翩,对比视觉体验,有时音乐更直击人心。
作曲家马勒在批评某些人只按乐曲解释来感受音乐时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把耳朵和心灵带去听音乐。音乐是人类灵魂的艺术表现,听它,如果只是把音乐当作背景墙纸似的泛听,就像是在打游戏时也有背景音乐作烘托,在我们耳朵听到之后,能感受到有组织的音乐在进行,大脑便反应出好听不好听,那只是泛听音乐所能达到理解的深度。倾听音乐本身就是艺术审美的过程,就是要进入音乐去听,要系统地、有分析评论地听,所以,需要对音乐本身的细节加以了解把握,才能有深度地去理解艺术作品;若要去享受欣赏音乐,我们所做的就不仅仅是听到音乐,它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有赖于我们对它的理解,音乐制造的声音可能影响其听者,但聆听者只有将声音当作音乐音响来聆听,听者才能获得音乐给他带来的欣赏音乐才有的丰富体验。作曲家创作音乐时,是通过自己的音乐想象,就像是对某一事物、某一现象、某一情景看到后产生的感觉、感受、体验。心理张力通过音乐的曲式技法,旋律节奏的改变转化为音响,创作了作品,而听众从作品的音响中通过想象得到一样或不一样的感受。由于音乐想象力的变成音乐符号是最抽象的一种,音乐艺术的想象空间也最宽广,不仅可以构成造型,也可以是现实情感的模拟,更可以呼唤心灵的张力。这样可以看出来,听音乐时想象有多么的不可思议,更是多么的潜移默化。
由于音乐在时间的动态中展开各种音响形式,并表现人复杂的感情艺术,音乐所描述的事情是较抽象的,所谓的聆听,是用一个虔诚的态度,用心的跟乐曲对话,可以感受到作曲家想表达的情绪,并不怀疑直接的感官感受是人们欣赏音乐的要素之一。但如果只注重音响的感官特征,那么欣赏趣味就变得非常贫乏,一个仅凭感官便从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中获得喜悦的人,并没有将贝多芬的作品当作音乐来听。要想获得完美的艺术感受,必须加入感性与理性的欣赏。感性中,音乐刺激人的大脑,促使其产生画面,使之与现实的自己发生联想,从而产生共鸣;理性地欣赏时,我们不仅对音乐所刻画的形象有了理解,而且去了解作品的作者创作一首作品时的背景,创作个性、创作特色、方法技巧以及音乐的语言、主题思想、曲式结构、作品的形式风格等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这样随着欣赏层次的递进,不仅能够细致入微地“看到”音乐作品由内而外地展示在面前,是那种脱离视觉但又很清晰地知道它的构造,同时又能够满足人生理的快感,体会在精神层面给人带来的愉悦,尤其是聆听巴赫的作品,它不仅能够给人感官上的美感,而且有内容结构的美,真不愧为音乐之父。
以上所有这些都是作者良好的内心听觉所赋予的。在倾听音乐时,首先是经过感知听觉感受到音乐,同时,根据大脑分析的音乐的结构进行联想,通过音乐节奏旋律的发展感受音乐带来的美。一个好的音乐艺术作品往往就像一壶好茶,需要反复耐心地咀嚼,才能深知它的味道。音乐就是拥有这样神奇的魔力,这对于我们在心理上、生理上都是一种享受。要理性与感性相结合,注重形式美与情感美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体会音乐的美。我们需要通过长期的欣赏积累,建立良好的音乐审美,用理性的思维去探索其中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