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阮清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对“混日子”的大学生做出退学处理,对此,外界叫好声不断。但是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学生被清退固然离不开他们自身的原因,可要实现真正的宽进严出,对高校的管理方法还应有更深层次的思考。那么,传统的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发展的利弊到底如何呢?
宽松式管理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胡作非为,而是给学生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他们的个性得到释放,才能得到施展。宽松式管理是宽松加管理,宽而有限,宽的观念需要在遵守法规校纪的前提下;松而有度,度要以能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基础,并且管理的过程也是加强引导的过程。大学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是模具化教育,不是要把每个人都刻成一个模样。在大学里,每个人都有着不同性格和兴趣,为了保证每一名大学生都有自由成长的时间与机会,采用宽松式管理方式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首先,宽松式管理有利于大学生提前适应社会。大学生即将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大学应该成为一个过渡的场所,使大学生适应社会的竞争环境,学会脱离父母、家庭、学校的荫蔽,独立自主的工作生活,因此大学应该给他们更充足的空间使他们学会安排自己、照顾自己,以应对将来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
其次,宽松式管理有利于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宽松式管理模式中一般都有一个大体的框架,被管理者在执行管理时有较大的宽松度和自由度,充分调动了被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执行过程中提高分析力、判断力、选择力,逐步实现精神上思想上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从而构建更高层次的独立人格。
最后,宽松式管理有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现阶段我们国家提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而这种宽松式的管理给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和课余时间,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选课,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当更多的自由交给学生时,学校可以通过恰当的引导,使得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自制力,学会自律;再而,一个宽松的大环境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宽松式管理是一种管理者对于被管理者少加控制,多给予自由的管理方式。它的特点是,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制定的管理计划比较笼统,执行规范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对于大学生而言,这种宽松式管理很不稳定而且没有充分发挥管理职能,浪费社会资源。
从管理方式上看,现代大学管理的普适理念是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应做到在尊重人的本性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人的创造力,努力发挥管理职能,推动人的全面进步。但很明显,宽松式管理并不是一种人性化管理方式,因为其过度自由的特性很容易使人们不遵守社会的基本规则,从而使社会出现行为失范,秩序混乱。所以,宽松式管理不但不能使大学生拥有更多的创造空间,而且会很可能会破坏原有良好秩序和校园氛围。
从实施对象上看,宽松式管理是一种过于依赖自觉性的管理模式。它在促进大学生展现个性方面有一定的可取性,但我们更应清楚地看到,它的实施对象是刚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的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自制力较弱的大学生。纵观世界,在以发展个性,以自身主观意愿行事的宽松式管理模式下,只有极少数人被培养成了创新型人才,大部分人都借自由之名放松自我管理,荒废学业。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正处于探索自我的关键时期,宽松式管理可能使他们放纵自己,一旦养成卑劣的行为习惯,未来对于他们的个人成长将大为不利。
从培养目标上看,大学的目标更多在于将普通大学生培养成能为社会服务的优秀人才。面对那些天赋异禀的大学生,学校可以给予一些特殊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在更加无拘无束的环境下发挥自身特长,但不能把这些例外普及到所有大学生身上。大多数大学生需要的是合理的引导、培养以及规范性的约束。如果以对待“天才”的管理方式对待普通大学生,那么将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恶性循环。
总结陈词
理想的宽松式管理应是设立了既定目标后不加以制约监督和干涉的管理模式,其终极目标是能真正塑造和成就大学生。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满足两个重要条件:管理的主体包括社会、学校、家庭能够建立健全对其自身和大学生的宽松式管理体制,并且能切实地实行;同时,管理的客体大学生应有较强的自制力,进行自我管理来适应这种管理模式。在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基础上,还要对大学生进行规范性的科学引导,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实现各方面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