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成因及综合预防行动策略

2020-12-05 01:01罗金海甘肃张掖市高台县国庆小学
教书育人 2020年3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校园家长

罗金海 (甘肃张掖市高台县国庆小学)

一、校园欺凌的形成原因

校园欺凌是一种学校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仅给学生、学校造成危害,更殃及家庭、社会,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通过深入调查,我们摸清了校园欺凌的对象,受害者主要是学生,而施暴者的主体也多为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造成校园欺凌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中身心弱点原因

(1)法律规则意识淡薄。辨别是非和自控能力比较薄弱,很难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判断,处理问题时极易冲动。

(2)人格形成不稳定。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成长时期,精力充沛、稚气未脱,心智发育尚不成熟,人格形成还不稳定,容易产生消极负面情绪。

(3)心理心智不健全。缺乏社会交往技巧,社交能力低下,容易与他人发生矛盾或纠纷。

2.家庭教育的不当或缺失

(1)家庭暴力的影响。在当代社会中,由于竞争的压力,部分家长身上的浮躁、虚荣、功利和世俗的不良风气等也在影响孩子,有的家长满口粗话,家庭暴力不断,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的同时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了不用暴力就解决不了问题的认识。

(2)家长对独生子女过分溺爱造成的后果。家长对子女的溺爱,导致他们形成了遇事只考虑自身利益,漠视他人的偏狭性格,习惯于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和支配他人,缺乏包容心,不知道关爱别人,这些都使他们容易欺凌他人。

(3)家庭情感教育缺失,有效保护和监管缺乏。例如,许多留守儿童在幼年时期就被迫与父母分离,缺少亲情滋润,长此以往,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3.学校管理上的偏差

(1)学生竞争压力大与无意义的学习。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单调无趣的课外活动、教育缺位的心理安抚,以及师生间缺乏沟通、考试成绩的攀比等,都会成为校园欺凌的导火索。

(2)应试教育畸形发展的弊端。在狠抓教学成绩的指挥棒下,小学生课余活动时间不断被压缩,取而代之的是应试的辅导,导致部分小学生对学校学习失去兴趣,出现逃课、逃学现象,非常向往外面丰富的世界,而在学校则通过以大欺小、恃强凌弱来寻求刺激和快感,便出现了越来越多校园欺凌行为。

(3)预防治理措施疲软无力。学校缺乏针对校园欺凌、校园暴力或其他安全隐患防范方面的报告制度,缺乏校园欺凌处理的有效制度,对校园恶少等问题小学生管理监控不严,校园隐蔽场所监管不力,有关校园欺凌的主题教育和宣传力度不大。

(4)学生缺乏专业的心理疏导和法制教育。学校重视应试科目,像法治和心理这样的非应试科目还没有得到有效重视;对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不足,存在资源匮乏问题;学生不知法就无法很好地判断是非,无法衡量自己行为将造成多大的后果。

(5)学校对欺凌现象的不当保护。出于对自身声誉的保护,学校不愿意承认和不能正确面对校园欺凌现象,宁愿“家丑”不外扬。

4.社会发展中的负面因素导致

(1)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后遗症”。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产生了相当数量的转学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他们从农村到城市,行为习惯很难和城市学生相融,加之家庭教育跟不上,出现了数量可观的问题儿童。有的成为欺凌者,有的成为被欺凌者。

(2)弱势群体的“软肋”。那些性格懦弱、内向、孤僻的孩子,一些弱势群体中的残疾人、单亲家庭中的孩子、留守儿童等往往是受欺凌的对象。

(3)网络高速发展的“诟病”。网络的普及,的确给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尤其是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缺乏辨析能力,一味模仿,也成了校园欺凌产生的一个隐性因素。

二、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策略

如何有效地避免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将欺凌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明确学校是预防校园欺凌行为的主体的前提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社区四方联动,建立长效机制,真正构建起校园欺凌“三全预防”模型,即全方位(学校、家庭、社会)、全时空(时间与空间)、全员化(班主任与教师、家长、社会)。

1.学生防范要自觉

学生是校园欺凌的主要受害者,同时也是预防校园欺凌的主要力量。增强防范意识,预防校园欺凌行为,要做到以下几点: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与别人友好相处,遇到事情不极端;注重主动与家长和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当校园欺凌发生时及时寻求帮助,不要让事态蔓延;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增强学生是非辨别能力,坚决抵制不良诱惑,自觉远离校园欺凌。

2.家庭监护不放松

第一,家长要尽到监护责任;第二,加强亲情教育,提高家长自身的道德素质和自身修养,为孩子树立榜样;第三,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也是预防校园欺凌产生的重要因素;第四,对于孩子性格中出现的暴力、易怒等及时进行纠正,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第五,让孩子明确校园欺凌的危害,加强自我保护的同时,向孩子传授正确的应对欺凌行为的方法和技巧。

3.学校预防全方位

学校在预防校园欺凌行为的工作中责任重大,要高度重视并负起主体责任,采取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1)广泛开展校园欺凌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师生反欺凌意识。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宣传阵地向师生和家长广泛开展预防校园欺凌行为的教育宣传,宣传有关法律知识和典型案例,宣传校园中的优秀事迹,弘扬正气,抵制歪风。

(2)大力改善校园环境,加快平安和谐文明校园建设。学校应全面加强平安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在课间安保人员全面巡查的基础上,在各个隐蔽场所安装高清摄像头,对校园进行全方位监控管理;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放松方式;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体系,完善预防措施,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3)加强道德、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德育水平。定期邀请法律工作者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行为的危害及其后果,利用国旗下演讲、班队会活动、校园欺凌宣传教育周等形式,组织专题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欺凌他人是极端错误和不道德的行为,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

(4)组织心理健康课程和教育辅导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设置心理咨询室,并且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库,将高危人群筛选出来,进行针对性的心理预警和危机干预,防患于未然,把恶性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

(5)安排校园欺凌防治校本研修,加强校园欺凌应对能力建设。每学年开学时,针对正确预防、处理校园欺凌事件问题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应对校园欺凌问题的能力,注意引导不同学生群体间人际关系的变化,不断改善班级管理方法。

(6)加强家校沟通,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认识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要重视对家长的培训,让他们了解孩子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外,还要重点介绍孩子即将面对一系列身心发展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发展困惑,让家长有足够的准备来迎接孩子的成长。

4.社会监管不留白

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涉及社会治安、家庭环境、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对于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应对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1)加强与家庭及社区的协作。学校在发现校园欺凌问题时,报告给学生的家长和相关部门,寻求共同解决;家长控诉时,学校要虚心倾听;学校积极公布本校应对校园欺凌问题的措施等信息,寻求学生家长的理解和协作;通过家长会、微信、QQ、校园通等途径,共享治安管理信息,加强学校、家长和社区间的交流和沟通。

(2)制定有力的校园欺凌防治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家庭、各级政府部门、相关组织在校园欺凌防治中的职责和任务,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的环境,严厉打击社会不良文化,让施暴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让其不想也不敢施暴,让其家长履行对子女的监管教育责任,若不履行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3)部门联动,各负其责并密切合作。全社会肩负起共同的责任,形成多管齐下、齐抓共管的防治校园欺凌的良好格局和社会氛围。

总之,校园欺凌行为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不可忽视的一个严重的校园问题,学校、家庭、社会都必须高度重视,必须制定出一系列有效可行的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才可能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共建安定和谐的美好校园。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校园家长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