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方
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的国家是印度,之后,棉花向东由南北两线旅行至中国:南线经东南亚传入云南,北线经西域来到新疆。向西则经过阿拉伯半岛传到欧洲,发现新大陆后,又由欧洲传到美洲。从植物结构的属性上看,棉花不是花,棉花是果实;但棉花也开花,棉花的花蕊为鹅黄,花瓣最初呈乳白色,不久变为深红色,随之枯萎出落成一个青绿的棉桃,棉桃成熟开裂后,便会露出一小团柔软的白色纤维。可不能小看这一小团的白色纤维,因为从药材到蜜源,从衣服原料到医用纱布,从食用油到国防工业,它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为重要,所以中国人用最朴素的语言歌颂它:“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在英语世界中,人们称它为“白金”。在北欧神话里,棉花被想象为“树上的羊毛”。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正是棉花的全球旅行,催生了珍妮纺纱机,进而出现了瓦特的蒸汽机,并诞生了全世界第一个工业城市—曼彻斯特;也正是棉花的旅行,刺激了欧洲殖民者的黑奴贸易,引发了随后的美国南北战争,并最终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自人猿揖别,穿衣就成了人类最重要的外形特征。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开篇说:“贵者垂衣裳,煌煌山龙,以治天下。贱者短褐枲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以自别于禽兽。”虽然都是衣服,但衣料的材质差别很大,上层人士多着丝绸,丝绸光滑且垂性好,普通百姓则多着葛、麻、苎麻一类的粗纤维衣服,以遮羞避寒。相比丝绸,葛麻类的服饰手感粗糙,亲肤性差,并不是理想的衣料。
从生产方式来看,丝绸的产生需要种桑养蚕,抽丝剥茧,织线成衣,程序复杂,成本高昂。而苎麻等植物的产量高,也容易抽取纤维进行衣服制作,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这也只能是普通人衣料的选择。沈从文先生在《从文物中所见古代服装材料和其他生活事物点点滴滴》一文中指出:“(中国)商代已能织出极薄的绸子,也能织出有花纹的锦缎,但较多人的身上,大致还是穿本色麻葛或粗毛布衣服。”
随着张骞凿空西域,东西方文化开始交流交融,南北朝时,一种叫“古贝”或“白氎(音叠)”的奇异衣料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史籍中,隐约宣告着一场衣料革命的到来。《宋书·夷蛮传·诃罗单国》中记载:“元嘉七年(430年),遣使献金刚指环、赤鹦鹉鸟、天竺国白氎古贝、叶波国古贝等物。”在这份诃罗单国(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向南朝刘宋政权进贡的礼单中,古贝地位重要、分量突出。古贝是什么呢?《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一书中解释说:“古贝者,树名也,其花成时如鹅毳,抽其绪纺之以作布,布与紵布不殊。”很明显,这就是对棉花的描述。从诃罗单国朝贡的古贝的来源看,既有天竺(古印度)产的,也有叶波国(今印尼爪哇岛)产的,说明當时棉花已经由印度旅行到了东南亚地区,并有了本地的种植和纺织品。
东南亚国家种植棉花和以棉织布的信息,在南北朝之后中国的史籍中并不少见。如《隋书·列传》中记载:“南蛮真腊国(今柬埔寨),在林邑西南,本扶南之属国也……王着朝霞古贝,瞒络腰腹,下垂至胫,头戴金宝花冠,被真珠璎珞,足履革屣,耳悬金珰。常服白氎,以象牙为屩。”《旧唐书·西南蛮》中则记载:“(林邑国,今越南南部)王著白与古贝,斜络膊,绕腰,上加真珠金锁,以为璎珞,卷发而戴花。”宋代的《太平寰宇记·林邑国》中也记载:“其王戴金花冠,形如章甫,加璎珞,出则乘象,吹螺击鼓,罩古贝伞,又以古贝为幡旗,则王者之饰也。”对于林邑国古贝还专门解释道:“古贝,树名也,其花成如,毛抽以绩纺做布,洁白与紵布不殊,亦染成五色,织为斑布也。”
在这些记载中,人们用华丽的语言和贴切的比喻赞扬、描述这种新奇的衣料,对这些从遥远地域旅行而来的古贝和白氎不吝笔墨。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那时的衣料来源只有两个极端:一个是高贵舒适的丝绸,一个是低廉硌人的葛麻。这两者之间如能出现一个既舒服贴身又造价便宜的材料,当然值得人们的关注和鼓吹。
从时间上来看,西北是棉花最早进入中国并植根的地区。《梁书·西北诸戎传》中记载:“高昌国,多草木,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缕,名曰白氎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高昌国即今天的新疆吐鲁番地区,从史料记载来看,这里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实现了棉花种植和商业化的棉布生产,生产的棉布不仅自用,还流入商品市场,这说明棉布产量不低,而且工艺精良。唐初,玄奘法师西游至于阗国(今新疆和田)时,就发现当地人“少服毛褐毡裘,多衣絁紬白氎”。西北苦寒,最早的冬日衣料只能靠兽皮,而棉花的引种,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对此,《新唐书》中注解道:“古贝,草也,缉其花为布,粗曰贝,精曰氎。”换言之,白氎就是白色的棉布。
杜晓莉博士在《从“棉花”的异译看它的传入及在中国的发展》一文中认为,“吉贝”是从梵语Karpasa音译而来的,“白氎”是波斯语Pambak dip的音译。对棉花及棉制品的不同称呼体现了棉花旅行路线的不同。一般而言,称来自南方的木本棉及其制成品为“吉贝”,形近而讹,“吉贝”又写作“古贝”。
从地理位置来看,西域高昌地处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是西方思想、器物、人员留驻及中转的重要节点,也是西域最重要的佛国之一。佛教诞生于印度,印度又是棉花的故乡,早期佛经中就有不少关于棉花的记述,如东汉迦叶摩腾翻译的《佛说二十四章经》中就有“吾视诸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砾石,视氎素之服如弊帛”的描述。所以在早期中印文化交流中,棉花很可能随着佛教的流传先被带到这里种植,然后纺线、织布,再送往内地。就行政管理而言,高昌是在唐朝的疆域之内,唐朝对高昌的征服肯定大大刺激了它的棉花生产,成为唐代及以前温暖中国西北人民的衣料来源。
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棉花产量为684.2万吨,高出世界棉花产量第二大国印度150多万吨。在中国,30%的土地用于棉花种植,其中新疆是全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作为一种重要的商业作物,中国有24个省份种植棉花,全国将近有3亿人参与棉花的种植和生产,棉花的种植范围横贯中国东西南北,成为人们最熟悉的农作物之一。近30年以来,特殊的苗木覆盖、地膜覆盖和棉花、小麦双季播种推动了中国棉花的高产,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现在,中国拥有全世界最高的棉花产量和最完备的棉花深加工工业体系。
棉花虽在边疆栽种历史悠久,但传入中国内地的时间相对较晚。美国学者谢弗的《唐代的外来文明》(英文名《撒马尔罕的金桃》)中的《棉布》一章专门介绍中国棉花的旅行:“在公元三世纪时,棉花通过两条不同的道路传入中国:即通过西域和经由印度支那。棉花的种植法同样也是通过这两条道路传入的。早在后汉时代,后来被称作‘云南的这块地区的非汉族人就已经在种植棉花了。”
尽管唐代时棉花已经扎根于中国西北和西南两个角落,但那一时期,棉花引种内地并不广泛。晚唐时期,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东游印度、中国,他在《苏莱曼东游记》中记载,851年,自己在(今)北京地区见到了棉花,但棉花只是作为观赏植物而非农作物而栽种。宋代开始,中原腹地的棉花种植才开始增多。明代丘濬的《大学衍义补》中记载:“宋元之间始传种(棉)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
从造字的角度来看,宋代之前的汉字体系中并没有木字旁的“棉”,与衣服衣料相关的都是绞丝旁,如绸、缎、线、纺、织、绵等,汉代《说文解字》中就没有收录“棉”字。“棉”字最早出现在宋代。南宋高宗时期,四川眉州人史炤在其《资治通鉴释文》中首用“棉”字:“木棉,江南多有之,以春二三月下种,既生,一月三薅,至秋生黄花结实,及熟时,其皮四裂,其中绽出如绵。”也就是说,到了宋代,普通中国人可能才慢慢享受到了丝绸与苎麻之外的第三种衣料—棉花的呵护。
到了元代,棉花种植开始遍布大江南北,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大力发展棉业,还专门“置浙江、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有了政府专门机构的设置和引导,棉花一跃成为与桑蚕业并列的农产业。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棉纺业的技术革新也迫在眉睫,一位被尊称为“黄道婆”的女性横空出世,她在改良海南黎族棉纺技术的基础上,总结出“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织造技术,发明了专用的纺织机具,极大提升了中国棉纺业的效率和水平,也为女性创造了新的工作岗位,让中国进入了真正的“男耕女织”时代。
棉花向西方旅行的历史与伊斯兰文化关系密切,英语的cotton,法语的coton,荷兰语的katoen,意大利语的coton等词,无论写法和发音都很相似,因为它们都来自于阿拉伯语qutun(棉花)的转音。这种词汇上的关系,说明正是在阿拉伯棉花种植和棉纺技术影响下,欧洲人才产生了对棉纺业的兴趣。追根溯源之后,人们发现,阿拉伯人的棉花来自更东方的印度。历史学家指出,如果说丝绸是古代中国的代名词,那么棉花则始终是印度的象征。在栽培和加工棉花方面,印度所占的地位与古埃及在栽培和加工亚麻方面所占的地位相似。
与中国相比,古代西方世界的服饰原料更为单一。19世纪,英国历史学家E.J.唐纳尔在《棉花的早期历史》一文中记载:“在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主要用羊毛来纺织;北欧国家用大麻;埃及用亚麻;中国用丝来纺织。”正是因为衣料来源的单一,西方世界对来自东方的丝绸和棉花一直充满着渴望。
唐纳尔认为,有充分证据表明,早在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远征东方,可能就把棉花作为商品带到欧洲。考古遗址也证明了希腊人至少在公元前200年就使用从印度引进的平纹细布或其他棉织品。但和丝绸旅行到西方一样,无论是罗马人还是希腊人,都在很长时间内没有破解棉布的秘密,也没有实现规模化的引种。长久以来,西方人记忆深处的棉布仍来源于遥远的印度。
直到17世纪中期,一位名叫塔佛尼尔的威尼斯行商还记录说:“腊苦奇(印度的马尔瓦省)出产一种又薄又软的平布,穿在身上肌肤毕露,就像没有穿衣服一样。这种平布是不准商人贩卖的,官员遵照命令全部送交莫卧儿大帝的宫中,为苏丹王妃和贵妇们做成热天穿的衬衣和长袍。国王和贵族们以极大的兴趣,看她们穿这种服装舞蹈。”
对于棉花在全世界旅行的轨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的作者斯文·贝克特認为,在欧洲人发现棉花之前,棉花正忙着改变欧洲以外其他人的生活。在9至10世纪,伊朗出现供应城市市场(特别是巴格达)需求的“棉花潮”。在《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述中,从亚美尼亚到波斯再到中国的辽阔土地上,棉花和棉布已无处不在。与此同时,棉花从印度一路向西,经中亚进入中东,然后植根于地中海和欧洲地区。
1497年,航海家达·伽马成功开拓了欧洲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海上航线。从此,欧洲人获取了直接与印度进行贸易的许可。随着西方国家海上力量的消长,英国最终成为掌控海洋的霸主,棉花及棉布进口成了印度与英国之间最大宗的贸易。为了加工棉花和棉花制品,英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业技术革新,先后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和瓦特蒸汽机,曼彻斯特也在棉花产业的发展中一路崛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城市。
在这一时期,远赴美洲的欧洲殖民者发现已经很难再从印第安部落那里掠夺到更多的金银。于是他们争先开辟种植园,种植甘蔗、棉花、烟草等热带和亚热带作物。为了拥有充足的劳动力,1619年,荷兰人从非洲掠取的第一批20名黑人奴隶抵达北美弗吉尼亚殖民地詹姆斯敦。约40年后,英国人接替了荷兰人垄断了美洲的黑奴贸易。随着英国在北美殖民地的不断开拓,北美的黑人奴隶数量也急剧增加,到1790年,美国的黑人奴隶数量高达70余万人。
这些黑人奴隶成为美洲棉花种植园的主要劳动力。1793年,美国人惠特尼发明了轧棉机,将原有棉线纺织的效率提高近百倍,棉花种植和棉花产业的利润不断增加,刺激了更大范围的棉花种植和奴隶需求。到了1860年,美国的肯塔基、田纳西、阿拉巴马等南部6个州都成为棉花种植区,越来越多的黑人奴隶从事着棉花种植。从当时世界经济的产业链来看,北美的棉花种植保证了当时英国产业革命中最主要部门—纺织工业的需要,进而也促进了世界产业革命的发展。马克思曾对此评价说:“没有(北美)奴隶制就没有棉花,没有棉花,现代工业就不可设想。”
然而,南方各州对棉花的过分倚重对美国整体经济造成的危害不断凸显,加之血腥的奴隶制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也越来越尖锐,最终于1861年,美国内战在萨姆特堡的隆隆炮声中开始。对于这场战争的性质,学术界向来有不同的看法,最近,哈佛大学大卫·阿米蒂奇教授在其著作《内战:观念中的历史》中就旗帜鲜明地指出,这场内战正是基于“棉花为王”的一场观念之战而引发的经济后果。
千余年前,当一朵开乳白色小花的木本植物开始全球旅行时,它大概没有想到,自己只是想给人们温暖,给人们提供更舒适的穿衣体验,却不想竟然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的格局和文明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