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的一个新概念,是指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之外所进行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能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外,作为新的教育阵地,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学生能够在“第二课堂”的非传统教学模式中培养个性、提升创新能力。
早在1983 年,我国教育学家朱九思在其著作中首次提出了“第二课堂”这一概念,其最初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在“第二课堂”概念提出之前,国内教育界人士及家长在教育方面的关注重心往往只局限于课堂之内,而对于课堂之外的教育,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例如,很多家长往往选择在子女放学后对其实行“放任自流”的对策,任其在课堂时间之外自由“飞翔”而不管不顾;也有家长选择给孩子布置系统化的任务,使其能够在课外也不脱离“学习”——而彼时“第二课堂”的概念尚未在全社会范围内被大规模普及。
近年来,国家在新时期对于教育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其中一大重点便是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早在2010 年,我国已通过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方式,提及了对于“第二课堂”所开展的要求,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更是在2018年要求高校进一步推行“第二课堂”活动,加大活动力度、完善活动规程。
因此,大力推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与国家层面的教育战略相契合的,而“第二课堂”本身,同样也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原本针对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概念早已被扩大至所有学生,上至大学生,下至小学生,均涵盖在“第二课堂”的开展对象之中成了受众。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在教育层面不能仅仅关注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德、智、体、美、劳”中的“德、体、美、劳”。“第二课堂”的存在,便能够作为开辟教育新视角的一大阵地。
新时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学生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不能只关注课堂内的学习任务,而忽视了课堂外的事物,不关心国家大事。学生们需要更开阔的视野去认识世界,也需要更强大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去改造世界,利用“第二课堂”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
例如,作为学生活动的模拟联合国、模拟政协等政治学术性社团,可以作为拓宽学生视野、锻炼学生口才的平台;足球队、篮球队、田径队等运动类社团可以作为帮助学生锻炼体魄、培养合作能力的平台;航模社、机器人社等科技创新类社团,可以作为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科研兴趣的平台……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由此可见,“第二课堂”这一重要的教育途径需要广大教师、家长重视起来。“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等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理念需要被逐步修正,素质教育是与“第二课堂”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