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兵
(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红原医院内一科,陕西 咸阳713800)
慢性支气管炎(CB)并发肺气肿(PE)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反复性咳嗽、气促、呼吸不畅及肺功能受损等是CB 并发PE 患者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CB 并发PE 治疗较困难,因此受到临床医学工作者广泛关注。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52 例CB 并发PE 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
1.1 一般资料 以2015 年7 月至2018 年7 月本院收治的104 例CB 并发PE 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将其均分为2 组。对照组52 例,男35 例、女17 例,年龄48~72(62.3±5.4)岁;病程3~18(11.6±2.2)年。观察组52 例,男31 例、女21 例,年龄50~71(62.6±5.3)岁;病程5~18(11.2±2.5)年。两组患者上述资料间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纳入标准:均以慢性咳嗽、咳痰,伴(或不伴)气促、喘息、胸闷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连续≥2 年症状持续3 个月以上,且X 线胸片检查明确有肺气肿征象;无药物过敏史;近期未接受过研究所用药物;清楚研究内容并签署协议书。排除标准:并发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心肺功能严重不全等。
1.2 治疗方案 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以祛痰镇咳、平喘、解痉、控制感染为主。其中祛痰镇咳、平喘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支气管解痉用多索茶碱和持续低流量吸氧;感染控制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氧氟沙星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中药汤剂,1 剂/d,分早晚服用:主方为鱼腥草和地骨皮20g,苏子和桑白皮各15g,当归和黄芩各12g,杏仁、半夏、桃仁各10g,甘草6g;加减方:喘甚者加麻黄和地龙各10g,发热加连翘和败酱草各20g,痰液黏黄加海浮石和海蛤壳各12g,久咳不愈加五味子和诃子各6g;淤重者加水蛭和川芎各为10g;阴虚者加20g 沙参和12g 冬麦;气虚则加20g 黄芪和15g 的丹参。无淤征者去掉丹参和杏仁;无热征则去掉黄芩和鱼腥草。两组患者均坚持治疗2 周。
1.3 观察指标 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第1s 用力呼气量(FEV1)等肺功能指标情况。
1.4 疗效评价 治疗后依照文献[2]评估两组临床效果: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消退,偶有喘气或咳嗽,X 线胸片显示PE 明显好转,且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较少;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有所好转,时有喘息或咳嗽,影响其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X 线胸片显示PE有所好转,且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有所减少;无效,主要症状体征及X 线胸片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好转,痰液检验结果无改善,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总数与无效数之差为总有效数。
1.5 统计学方法 一般资料和结果中计数资料分析用SPSS17.0 软件中的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 检验。均以P<0.05 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CB 并发PE 患者疗效对比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升高(x2=4.80、8.25,P<0.05)。见表1
2.2 两组CB 并发PE 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FVC、PEF、FEV1 间差异不显著(P>0.05)。经治疗,两组FVC、PEF、FEV1 水平均出现明显上升(P<0.05);且组间对比,观察组FVC、PEF、FEV1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CB 是有吸烟、过敏、遗传、气候等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气管、支气管病变,并伴有气管壁的破裂而形成的慢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其治疗关键在于感染的控制,同时辅以祛痰镇咳、平喘等对症处理。该治疗方案虽然对急性期患者病情控制具有较好效果,但容易反复,给患者带来无尽烦恼和病痛。
中医将CB 合并PE 归属为“痰饮”和“咳嗽”范畴,多与外感风邪关联密切。CB 病程绵长,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导致正气亏虚、痰涎壅盛,邪气趁机入侵。起初有风寒表症;寒邪入里则里热日渐显著,痰稠难出,阻塞气道,致使气道宣发肃降异常,气机逆行引发咳嗦,最终导致肺功能异常。由此可见,热、痰、淤是CB 合并PE 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纠正或消除该病理因素是治疗CB 合并PE 的主要切入点[3]。笔者所用方剂中鱼腥草、桑白皮、黄芩等主要功效为清肺热、解毒利尿;苏子止咳平喘、降气化痰;当归、丹参、桃仁、杏仁等不仅能补血养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环,预防阻断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且桃仁、杏仁可止咳平喘、化痰,利于痰液排出,进而改善患者呼吸道的通气能力;甘草调诸多药材,使其共同发挥清热、祛痰、活血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当归丹参、黄芪等多种中药材水提物具有抗炎、抗氧化,缓解氧化应激亢进等功效[4]。本研究显示,经治疗,观察组显效人数及总有效人数明显增加,表明,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依据患者具体临床症状给予中医加减方进行中西医联合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该结果与郭红霞、莫健平等人的治疗结果相一致[2,3]。此外,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VC、PEF、FEV1 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分析原因主要是,诸味中草药清热化痰和改善局部微循环所致。
综上所述,对症加减的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CB 并发PE 疗效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