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舞蹈编导教学创新及运用――以江西艺术职业学院为例

2020-12-04 20:22胡晓丽易婉灵
影剧新作 2020年4期
关键词:编舞编导课程内容

胡晓丽 万 晨 易婉灵

一、新时代背景下的舞蹈编导教学方向

《编导》课程是舞蹈专业里一门以总结创作规律、传授共性经验的形式,促进艺术更好地表达个性经验的必修课程,同时,它也应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进入新时代,如何在传承共性的编舞技法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创新,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八个“更”字表明,过去主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现在要重点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习总书记这一思想为新时代舞蹈编导教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二、舞蹈编导教学现状探究

就国内外研究成果而言,国外的即兴舞蹈、命题舞蹈、音乐编舞,注重启发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国内的编舞教学研究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是舞蹈编导专业的《编导》教学是作为必修课程;二是表演教育专业的《编导》教学作为选修课程。笔者在全面对比全国艺术高校舞蹈编导课程基础之上,以江西艺术职业学院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现状、厘清问题。

(一)课程体系构建――探基础

从课程体系构建角度上看,国内绝大部分艺术高校都开设了舞蹈编导教学,但尚未充分注意教材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专业本科院校如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在编导教学上形成了系统阶梯式的教学模式体系,引领着编导学科,但它同时又犹如金字塔尖,是各大艺术高校的编导课程难以复制模仿的,最多只能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取其适用于本身的学科内容,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制定自己的编导课程标准。

(二)课程内容分布设置――析思路

课程内容分布设置需要基于精准的学情分析,结合人才培养方向和课程标准,来制定科学合理、逻辑清晰、循序渐进的课程内容。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编导课程内容分布设置的依据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职学生普遍是普高升学而来,身体的能动性较差,二是对舞蹈肢体律动认识还较为模式化,三是音乐素养不是太高,对时空力的了解较为单一;但学生具备一定的作品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虽不能像编导专业必修课那样系统、细致而极致的开发身体,还是可以做到充分运用身体,开拓思维创新的。

就江西艺术职业学院的编导课程内容而言,首先入门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的出发点考虑的是:普高上来的大学生多数从高考培训中心突击考学而来,没有太扎实的专业基础,对舞蹈的审美宽泛度不够。有部分五年制大专学生是三年中专直升上来,他们接触传统舞蹈较多,而传统舞蹈教学使得身体动作能动范围停留在二度空间较多,三度不够而一度较少,基于二者的实际专业情况,不能够直接进入开发动作阶段。

(三)选材方式――需活力

传统的舞蹈编导课程授课方式并没有完全让高职学生焕发出源源不断的活力和生命力,追本溯源,激发学生活力和生命力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触类旁通、全方位、多角度地对题材进行思考、挖掘和分析。但目前因单一的教学方式、加上高职学生主动学习性不强、专业能力差异大、学习创意度不高等特征,亟待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使其通过正确的选材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活力。

(四)音乐融合――待结合

舞蹈艺术的本质就是一种固有的舞台艺术,与音乐结合后体现了对综合性艺术形态的表现,音乐是舞蹈艺术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目前,高职舞蹈学生因对舞蹈音乐了解得不够充分,所以在对音乐形象、旋律以及节奏的掌握方面不够准确,从而导致学生依据音乐风格、音乐形象、音乐旋律与节奏、与舞蹈动作素材融合变化的难度提高。

三、舞蹈编导教学框架构建

(一)设置符合自身实际的课程体系――打基础

省内的几所高校在舞蹈编导教学方面开设课程时间不长,在教学创新及运用上都在探索因材施教的良性方式,不断总结、优化、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江西艺术职业学院为例,编导教学作为舞蹈表演专业选修课程《现代舞》的教程内容,授课对象为高职二年级的学生,授课为三个学期54周,每周4个学时,主要授课内容为现代舞基训、动作分解、时空力动作变化、即兴及选材、命题编舞或音乐编舞,内容中包含的知识量在三个学期中是无法做到专业化系统而细致的教学过程,能够了解并运用好基本的编舞规律方法,能够完成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及群舞小品。

(二)优化课程内容设置――厘思路

依据学生特征及学情,编导教师应当将专业化的编舞理论知识及实践教学方法,充分消化理解转化为更通俗、更生活化、更符号化的教学语言。编导教学源于创作者对于编创经验的归纳与总结。艺术来源于生活,好的作品一定是贴近生活从而感召于灵魂深处的表达。因而高校编导课程的设计要点应该围绕艺术思维的启发、创新意识的培养,围绕人民生活的展现与思考来表达,那么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就应该深入浅出,做到因材施教。

就江西艺术职业学院而言,首先,采取现代舞基训课地面的训练内容,强化开发一度空间肢体能动性及三维空间的运动对比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身体不常使用的部分,从而加强局部的律动发展。在两个学时的一次课中,其中一学时进行现代舞身体开发,另一学时则用于造型动作分解授课,从学生常用的肢体元素中讲解动作的构成及律动过程,使学生掌握分解动作的方法要领及对所拆分出动作的运用审美。其次,第二学期进行时空力的句型训练。如何将完成的拆分动作进行重组是一学期末延续到二学期的重要内容,如何将编好代码的动作尽可能地重组,重组后的原型句型动作陌生化的同时还具备独特的艺术美感,都是学生课后反复琢磨、练习与推敲的。紧接着需要将确定打磨好的原型动作进行时空力(时间变化、空间变化、力量变化)讲解与练习,这三种类型的动作变化对开发创新视觉非常有效,同时也是肢体多变运行轨迹的凝练。最终,在完成好身体动作素材的开发与积累之后,进入编导教学的核心内容选材,选择题材切入点是舞蹈作品创作的破传统思维模式的局限。

(三)设置科学的选材方式――激活力

在舞蹈编导教学框架构建过程中,只有通过触类旁通,全方位、多角度地对题材进行思考、挖掘和分析,才能让高职学生创作的舞蹈作品焕发出源源不断的活力和生命力。我们通常会引导学生进行以下三种选材方式:1、命题式选材。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的命题式选材是指在实际教学中给学生规定命题,命题范围限制在某一类型题材或者某一具体的故事背景,然后要求学生把同一题材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析。由于选材角度的不同,从而会产生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2、体验式选材。原发体验式选材是最直接的选材方式,通过学生的原发体验,让学生能够眼观、耳听、触物、闻事。通过他们身临其境,通过自身经历的感受和体会,由此来激发题材灵感。3、创意联接式选材。创意的成立是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学生所熟悉的物体,放置在一种不合理的空间秩序之中,使物体之间显出非逻辑关系,从而突出原有物体含义的局限,形成一个耐人寻味的全新世界。从独舞的舞段小品训练到简单的双人舞、三人舞构图与造型,再到动作连接方法训练,无论哪一种动作开发形式,都会强调主题动作的驱动性。完成以上全部内容学习后学生对编导课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与兴趣,为最后进入到音乐编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充分发挥音乐感染力――注音魂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需要音乐。这是因为音乐作品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再加上舞蹈可以从动作上进一步拓展音乐的内涵,提升舞蹈的感染力。课堂具体实施教学首先要使学生充分认识、了解音乐,并对音乐的细节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掌握音乐的形象、旋律以及节奏,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主题动作,充分发挥动作的感染力。其次,教会学生充分运用主题动作的重要性。作为舞蹈的骨架和灵魂,好的主题动作可以更好地展现出音乐及舞蹈的主题。使其明白借助主题动作,可以对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鲜明的刻画。在主题动作的选择中给学生归纳出三个要素:音乐风格、音乐的形象、音乐旋律与节奏。学生可根据这三个要素与之前的动作开发、变化所积累的动作舞段素材进行融合变化,容易快速解构作品,使得学生找到编导课的乐趣与热情,更好达到短暂而高效的编导入门教学的课程目标,同时在学生百花齐放的作业形式里,教师可选出优秀的作业进行作品提升,不仅使学生学以致用,也促进了教师教学与编创的理论实践过程。

四、结 语

《编导》课程教学是一个系统化、层次化和动态化的过程,它不仅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去构建课程体系,同时也要契合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不仅要求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设置,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正确选取题材,并让舞蹈和音乐充分融合,让学生焕发出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创造力。

猜你喜欢
编舞编导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试析新时期的电视台编导工作
阿里文化的使者——访阿里地区象雄艺术团舞蹈作品《甲·宣》编导白芨、《果沃情》编导次旦达瓦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浅谈民族舞蹈编排中如何运用编舞技法
谈舞蹈的编舞动作设计
论电视编导艺术的创新
中老年舞蹈编舞选材刍议
想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