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天的踢毽子课上完后,夕阳映照着教室,也映红了宋老师的脸庞和她花白的头发。她深情地看了我们一眼,说道:“孩子们,今天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明天我就退休了,我已经把我所有会的技能教给你们了,希望你们好好练。”老师的声音哽咽了,她缓慢地走出了教室,走进了夕阳的余晖中。这时我的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伤。
宋老师教我踢毽子时,我才入学,刚12岁。生活上,吃喝拉撒,宋老师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思想上,她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教学中,她无私地把自己宋氏踢毽的绝技教给了我们。每教一个动作,她都给我们做好几次示范,耐心讲解动作要领:哪里要用劲、哪里要放松、什么时候发力、什么时候要轻用力……带着我们反复练习,直到我们完全明白,并能熟练地掌握动作要领。我身上有宋老师留下的太多印迹,没有她多年的教导,就没有今天的我。
宋老师退休后,一个人居住在北新桥的团宿舍里。我在学校住着,每天给老师打个电话,每个星期都去看望她,带些她想吃的蔬菜、水果、点心等,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平时老师想吃点顺口的菜,我就给做点;冬天到了,给老师拿出洗好的羽绒服和厚衣服,给老师准备好冬天烧的蜂窝煤,在炉子上安装好烟筒,以免煤气中毒;过年了,接她回家一起吃年夜饭;春天到了,把老师冬天的被褥拿出来拆洗晾晒,给她准备好春天换洗的衣服;夏天到了,帮老师收拾好单衣,收拾屋子,擦拭门窗,通风除湿;秋天到了,带点瓜果梨桃给老师品尝。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每一样都细心想到,老师的大事小情,我时刻都照顾到。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寒来暑往,岁月如梭,到现在已30多年了。随着宋老师年龄的增长,我每次去看她时,她都不愿意让我早走,想让我和她多待一会儿,把我当做亲人,有时打电话嘱咐我要注意身体,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
当宋老师80多岁时,一个人生活比较困难,我就联系了北新桥街道老年公寓,让她住到那里,使她有一个安稳的晚年。宋老师搬过去以后,我坚持每天给她打个电话,和她聊一会儿,省得她闷得慌。有时还帮她洗洗头、修修脚。就这样,宋老师在那里已生活十多年了,今年她老人家已经93岁了,依然健康快乐地生活着。我想,这就是对老师教育我们的回报,我要把老师教给我的好品质传给我的学生们,教学生们技艺的同时先教他们怎样做人,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知恩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