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婷|东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 2016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劳动精神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明了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理论渊源、历史根据、本质特征、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对于培养劳动精神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指明了新途径。相应的,对于大学生在劳动精神培育方面也有新的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号召:“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把 “劳”列入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要求五育并举培养时代新人,是对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进一步丰富,进一步肯定了劳动教育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要求加强劳动教育。
劳动精神在理念认知层面主要体现在对劳动的尊重、崇尚和热爱,在行为实践层面主要体现在劳动过程辛勤、诚实、富有创造性。新时代劳动精神以劳动为根本活动、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劳动精神既是劳动本身,又是对劳动的超越,是劳动和劳动认知的总和。[2]
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劳动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承担着主人翁的角色,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这一呼吁中承担着实践者使命,在“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一论断中承担着能量源的责任。新时代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劳动,新时期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
人在劳动过程中,以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形式,借助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加以改造。在当代社会,信息革命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发展,劳动的形式和劳动的范围变得非常广泛,科技劳动、服务劳动、管理劳动等非物质劳动都是有价值的劳动。[3]
新时代背景下,劳动形式不断丰富,劳动精神也有了新的内涵。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新时代大学生在思维方式、话语体系、成长背景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当前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在劳动能力习得、劳动地位体悟、劳动价值认同方面遭遇现实困境,亟待贴合新时代的社会背景、紧扣大学生群体特征开展劳动精神培育研究,系统梳理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以期进一步推动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
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哲学思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详细阐发了劳动对于人类解放、全面发展和追求自由的意义。我们要引导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实践,就必须加深大学生对劳动理论的理解,加强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并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活学活用”,在劳动过程中将理论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实践力量。在劳动精神培育的过程中应让大学生体会马克思主义劳动历史观、劳动价值观、劳动政治观、劳动人生观等,并以劳动理论为切入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群众观、发展观等。正如邓小平所说“劳动是政治思想课”,新时代劳动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拓展和延伸,对大学生劳动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应当用正确的劳动精神引领大学生正确劳动观念的生成,以正确的劳动观念触发正确的劳动态度,以正确的劳动态度指导正确的劳动实践,以正确的劳动实践锻炼优秀的劳动品质,以优秀的劳动品质涵养优秀的劳动情怀,加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体系的认知和认同。因此,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逻辑依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突出优势,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时代价值,而劳动实践、劳动品质、劳动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李白在《秋浦歌》中描绘了秋浦冶炼工人忙碌的场景,李绅的《悯农》让“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家喻户晓,这些诗句无不表达了对劳动和劳动成果的尊重和热爱;陶渊明在《劝农》中表达了“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观点,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等,都说明了辛勤劳动的重要性;张衡在《应闲》中用“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表达了对诚实劳动的认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都表达了以改革、奋斗精神为核心的创造性劳动的重要性。这些诗句和观点无不反映了古往今来我国劳动人民对劳动精神的尊重和认同,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诠释。大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定要在这些传统文化中汲取与劳动实践、劳动品质、劳动情怀相关的养分,在对这些劳动实践、劳动品质、劳动情怀的感悟和身体力行中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志向和责任。青年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见证者和实践者,迫切需要秉承和加强劳动精神。从国际比较角度看,建设现代化强国呼唤以创新性劳动为代表的新时代劳动精神。众所周知,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较量,更多的是科技方面的较量,而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创新性劳动,只有通过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创新性劳动,才能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从而实现国际交往中的地位提升。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看,在信息社会中,知识和技能是主要驱动力,而知识和技能的提升都离不开创新性劳动。从国家建设角度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呼唤以工匠精神、奋斗精神为核心要义的劳动精神。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攻坚克难的精神,需要百折不挠、精益求精,需要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强大的思想保证,而劳动精神则是攻坚克难过程中的精神旗帜,引领广大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在劳动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个体发展角度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含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生态的全面改善,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有助于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断奋斗。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劳动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的尊重和崇尚。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嬗变,虽然总体而言大学生对于劳动仍是认同的,但是劳动的地位受到冲击,劳动精神培育遭遇现实困境。究其原因,成长背景影响了大学生对劳动能力的实践习得,劳动认识偏差阻碍了大学生对劳动地位的现实体悟,资本逻辑解构了大学生对劳动价值的心理认同。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丰富。当前大学生成长背景相较以前呈现出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生活科技化、交往虚拟化的变化。在成长与教育经历方面大学生往往缺乏对劳动能力的实践习得,其主要原因: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有一定的劳动引导,但劳动能力锻炼和品格塑造不够充分;中等教育阶段应试教育特点凸显,片面强调知识学习和智力发展,缺少劳动教育的内容,个别学校甚至以劳动作为惩罚手段,导致学生产生厌恶劳动的情绪;高等教育阶段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近年来虽提出了劳动教育的倡议,但尚缺乏有效的劳动实践体系,特别是在生活劳动方面,大学生过度依赖于日渐发达的生活服务,对劳动的热情不再高涨,甚至催生了高校附近的“千米经济”,大学生严重缺乏生活方面的劳动实践能力。目前我国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型期,培养过程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锻炼为辅。大学教育阶段虽然安排了一些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但多为与课程内容对应的实际操作,创新性劳动依旧只是少数学生的选择,大多数学生缺乏“在干中学”的体验和乐趣,在劳动中学习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培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人的一切观念活动都是在劳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4]。当代大学生缺乏劳动实践基础,也就缺乏了对劳动能力、劳动品质的实践习得,更缺乏蕴育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等劳动精神的实践基础。
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是个人的自我实现”[5],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时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随着时代进步,劳动精神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积贫积弱,劳动精神以艰苦奋斗、苦干实干为主要表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劳动精神涵盖了知识、技能、创新要素,劳动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磅礴力量,成为实现美好梦想、破解发展难题、铸就生命辉煌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品质之一,这种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劳动精神的特色和表征。然而,当前大学生对于劳动的认识很多还停留在体力劳动、简单劳动和重复性劳动上,认为劳动只能给个人带来温饱,并不能带来物质生活的富足、社会生活的尊重和精神生活的满足,认为劳动只能满足社会正常运转,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技术的变革和国家的富强。在一些大学生看来,“劳动”已不再是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依靠,“劳动人民”也不再代表认可与荣耀,大学生对于劳动精神的内涵认识不完整,劳动光荣观念淡化,劳动认同遭遇危机,从而缺乏劳动实践的热情,不再崇尚劳动、热爱劳动。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宁愿做“啃老族”也不工作,对他们而言,不能从事体面舒适的工作甚至比做“啃老族”还要羞耻。一些大学生不尊重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对于劳动的作用、劳动的地位就会缺乏现实体悟的渠道和机会。
劳动认同是指对劳动活动和劳动社会关系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趋同[6]。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含有资本的逻辑和价值观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直是从辩证的角度来处理资本问题,从而在社会主义性质不动摇的基础上发挥资本要素的作用。然而,当前大学生缺乏对资本逻辑辩证理解的能力,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全球资本霸权的浸染、消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冲击,资本拜物教日益盛行,部分大学生认为劳动只是满足消费需要的手段,只关注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而忽略了创造价值的劳动本身,急功近利、贪图安逸、不作为的想法盛行,个别大学生投机取巧,期待坐享其成、少劳多获甚至不劳而获,对于劳动精神所倡导的奋斗、精益求精等不认同,产生了“佛系青年”和“空心族”现象。被媒体曝光的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例,如少数劳动者权益难以保障、劳动者利益遭到强占等,在大学生的认知中被主观放大。尚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因缺乏理性辩证地看待这些社会现象的能力,往往无法正确认识劳动和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因此,大学生的劳动认同受到打击,劳动实现人生梦想、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义不断被解构。近年来对劳动精神的再呼唤,正是应对这些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有力武器,是对职业精神和职业伦理的再次升华。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既要注重当前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现状,又要注重新时代对劳动精神时代性、创新性的呼唤,更要注重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教育规律。既要避开轻视劳动人民、贬低劳动地位的认识误区,又要从内涵表达、特征塑造、时代诉求、认同场域、制度支撑入手,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
学生在学校里不能从事一些富有意义的劳动,就不可能获得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7]。为了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高校有必要增设和创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让课程地位与课程任务相匹配,避免“理论上抽象、实际上虚化、口头上重视、课程中淡化”的误区,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专设劳动教育学分课程,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贯穿劳动教育相关内容。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立足国情、校情、学情,以劳动为枢纽讲清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原理,讲清劳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作用,讲清劳动精神所蕴含的技术观、质量观、职业观、道德观,将奋斗精神与工匠精神相结合,将劳动态度与劳动情怀相结合。大学低年级以劳动态度培养为主要目标,以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在实际劳动技能体验中传播劳动观、劳动态度和劳动价值。二、三年级以劳动品质培养为主要目标,以劳动价值、工匠精神、奋斗精神涵育为主要内容,将理论解读与价值论证相结合,思政课与专业发展相结合。毕业班以劳动情怀培养为主要目标,以创新性劳动意识培养和能力锻炼为主。通过立体化、全方位、全程化的劳动课程体系,将劳动精神的内涵具象化表达出来。让大学生在课程体系中对劳动精神的内涵有清晰、全面、具体的认识,通过劳动教育让课程内容“活起来”,让大学生为劳动精神“燃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8]劳模故事蕴含着对职业、社会、国家的责任感,蕴含着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的劲头儿,也蕴含着勇于创新、淡泊名利、敢于奉献的格局,他们的故事是对劳动精神最生动的诠释。应该合理塑造劳动者典型,避免宣传角度走偏,片面宣传忽视家庭、带病工作、过度加班等特点,以致让大学生产生“可敬不可学”的直观感受。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应了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得规律,将劳模故事与大学生语言体系相结合,注重朋辈示范效应,挖掘教师诲人不倦的劳动品质和家长成长奋斗史,化“天边”为“身边”,化“说理”为“说情”,用劳模故事将劳动精神人格化地塑造出来,让劳动精神的形象更加具体鲜活,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思想吸引力,更好地吸引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不但要注重劳动故事的人格化塑造,在精神层面给予劳动者认可,也要在物质层面给予保障,让劳动者体面劳动,让大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和地位,进行对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学习与思考。
近年来,我国在国际舞台地位的提升得益于综合国力的提升,而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各行各业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得益于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数量的增加。习近平指出:“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9]创新的基础便是劳动实践,创新性劳动是劳动精神的时代特征。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要实现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从个人劳动向团队劳动、从工业化劳动向人工智能劳动的转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充分理解这三个转换,为转换提供迸发机遇和实践验证平台。要纠正大学生对于新时代劳动价值的淡漠、深化大学生对于新时代劳动精神的认同,就必须让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悟新时代劳动精神。所以,应建立健全具有创新性、人文性、思想性、教育性的大学生劳动实践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国情、社情调研为内容的社会调查实践;二是以劳动岗位实习见习为内容的行业实践;三是以破解“劳动赚钱论”为目的的公益劳动实践;四是培养家国意识和劳动情怀的军政训练和红色之旅学习实践;五是以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主的创新性劳动实践,如创新训练、学科竞赛等。强调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对于劳动者的重要性,强调以扎实的常规劳动为前提才能创新性劳动,以校外实践为主的方式增强大学生对新时代劳动精神的体会与感悟,在校外实践的过程中深化对行业的认知,在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体悟新时期劳动精神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紧紧围绕大学师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充分利用报刊、讲座、社团、沙龙及其他文化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等载体,营造积极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来解读劳动精神,用朋辈教育的优势来传导劳动精神,用“润物细无声”的生活场域文化建设来浸染劳动精神,让大学生参与日常学校、社区、班级的管理。既要有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劳动史、奋斗史的学习与传承,也要有对新时代劳动精神的阐发和展现。既要建设现实生活空间的劳动文化,也要营造网络空间的劳动精神涵育氛围。特别是融媒体时代要果断亮剑,既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为劳动精神发声,也要注重舆论引导,激浊扬清,防止认识偏差导致的劳动精神认识走偏,构建生活空间、社交空间、网络空间、学习空间、历史空间多位一体的劳动精神培育的认同场域。
从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过程来看,对自我管理能力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群体,其培养、培育方案离不开目标牵引与制度化支撑。目标牵引,是指以外部力量为辅助,引导大学生对劳动精神的认知和认同。完善的制度体系有助于规范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过程与目标。首先,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制度体系,从岗位制度、过程制度、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等方面对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进行过程管理和目标牵引。其次,从建立健全师资队伍制度、实践场地保障制度、经费投入分配制度、安全保障制度、学习反馈制度等方面对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进行制度保障。从新时代劳动精神培育的目标来看,大学生终将会成为劳动者的中坚力量,只有让他们认识到劳动者和劳动精神的重要地位,他们才能以此为标杆和学习目标。因此在校园范围内要建立劳动精神践行模范激励制度,奖励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行为和个人。建立劳动精神培育践行的过程制度,如劳动档案等,提升大学生对于劳动、劳动精神重要性的认识。在社会范围内要建立劳动者保障制度、劳动模范奖励制度,让大学生认识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光荣、劳动伟大,从而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
总之,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是当前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直面的理论课题和迫切的现实需求,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应当得到国家、社会、高校、家庭和大学生本人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