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娅琳|东华大学 党委宣传部,上海 201620
当前,易班已成为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平台之一。随着易班关注度不断提升,对易班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但对于易班网络思政内容建设内涵和范畴的界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全国普通高校关于易班内容阅读情况”问卷调研发现,易班网络思政内容建设尚存在建设载体弱化、内容建设缺乏“源动力”、内容表达供需不对称、内容生产缺乏专业队伍等关键问题。为此,在阐述易班网络思政内容基础上,厘清易班网络思政教育的主要内涵,明确易班网络思政建设的具体内容,并发掘易班思政内容建设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的启示意义。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式开展调研,课题组于2017年采用方便抽样对全国易班开展较有特色的高校进行问卷调研,有效回收问卷1 626份,受访者主要是重庆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广西医科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学生。目前,国内关于易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易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意义”“易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易班与其他新媒体平台的差异”“易班平台及技术的优化”等方面,易班网络思政内容及其确立依据这个关键的基础理论问题容易被忽略,清晰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加强易班网络思政内涵建设,增强易班网络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一致,因而,易班网络思政内容与传统思政内容教育内涵具有一致性。在确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时,应遵循既要与我国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也要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更要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相适应的原则。
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顶层设计到贯彻落实给予了明确的意见指导和实施指南。首先,明确指示新阵地建设的重要性,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要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1];其次,明确了高校主流思想舆论队伍建设的必要性,要着力培育一批导向正确、影响力广的网络名师,开办一批贴近师生学习生活的网络名站名栏,建设一支网络宣传员队伍,打造示范性思想理论教育资源网站、网络互动社区,推进辅导员博客、校园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2];第三,高度指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指出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本工作、核心工作。高校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发挥知识分子和青少年两个群体积极的引领作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地位和要求,指出:“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4]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5]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6]
基于以易班为重点的网络思政内容建设,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着眼点,同时以“需求侧”为导向,以“供给侧”为引领,找准易班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增长点”和大学生网络思政内容建设的“切入点”,加强易班网络思政教育的内涵建设,提升内容和品牌建设、信息大数据服务与反馈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让思想引领的知识体系真正“入脑入心”。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进一步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网络思政工作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部署。网络和新媒体技术如今已走上发展的“快车道”,思政工作也要主动作为、因势而谋和应势而上。面临意识形态领域日益多元化复杂化所带来的挑战,全方位研究大学生网络行为规律和思想动态变化,建立多维度的网络舆情机制,实现对大学生有效的正向、积极引导变得尤为重要。只有善用网络、用好网络,才能牢牢掌握新时代网络育人的发展脉搏与话语权,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实。
易班作为校园新媒体平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基础,特别是在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有效结合等方面。高校可以借助平台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共建共享,把易班网打造成学校最具活力、最具影响力的思政工作示范平台和学生网络传媒社区,有效发挥易班建设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和品牌效应。
同时,高校可以通过易班创新开展高校思政工作,围绕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基础上使思政工作更富活力,全方位提升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有效构建基于易班的“互联网+大思政”网络育人新格局。
易班网络思政内容是在易班这一综合性互动社区中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更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网络深入进行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强化政治信仰、养成好的道德习惯并借助易班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由此,易班网络思政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思想标杆是灵魂。随着新媒体高速发展,纷繁复杂的信息传播迅猛,高校要在网络上牢牢掌握话语权,做好网络阵地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力、感染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凝聚强大的思想力量。同时,引导学生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完善的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踏实肯干、努力作为、知行合一,为祖国事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政治信仰是核心,具体涉及为谁培养人。网络信息多元,社会思潮越是纷繁复杂,学校就越要在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语境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高校要通过网络思政建设,坚定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爱国主义,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入侵,自觉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努力营造良好学校网络育人环境。
道德规范是根本。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社会环境的影响、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与成长期心理矛盾冲突相互交织。高校要引导大学生科学用网、规范用网,遵纪律、守规范,不触碰道德底线,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同时,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并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感染周围的人,积极传播正面的榜样典型,弘扬社会正能量,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
法治素养是保障。高校要用法治思维推进易班等校内网络平台建设,要依法用网、依法治网。网络时代,任何事物的传播都有可能成为热点或舆情,事件本身极易被误读或利用,如何在众多信息中学会分辨和思考,并且通过网络合理表达和发声成为大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7]。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直接关系到社会互联网发展水平,因而高校要帮助大学生在网络行为中牢记法律知识,理解法律精神,增强法制观念,不断提升网络法治素养,为建设法制社会和网络强国贡献力量。
心理健康是基础。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网络生活已逐渐成为大学生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高校要帮助大学生在网络空间培育积极健康的人格,尤其要避免网络依赖和社交恐惧。通过线上线下生活的有效互动,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稳定的心理结构,提高大学生的环境适应、压力应对、生涯选择、自我探索、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易班网络思政建设的具体内容是上述五个内涵在易班平台的网络化呈现,内容贯穿于大学生日常思想引领、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方面,其中,价值引领是内容建设核心,互动社区是线上内容建设的优势,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是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结合易班网络传播规律、新媒体技术特点和学生发展成长需求,将易班网络思政建设内容重点分为三类,即课程思政与推进网络大思政、思想引领与繁荣网络文化生态、大数据技术与实现思政教育双向反馈;沿着易班功能和板块设定又细分为六项具体内容。
(1) 搭建“课程思政云平台”,实现思政教育多样性和个性化。易班课程资源是建设网络思政内容的核心。该资源与学生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契合学生学习刚性需求。在易班平台实现教育教学资源供给、课堂互动、课程全息记录、课后交流、教务管理等功能,助力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分专业教育课和综合素养课的“课程思政”易班模式。
(2) 以课程思政为助力,打造品牌思政名师坊。思政名师坊是名师、模范、意见领袖、专业达人等在易班建立的优质平台,依托易班,凝聚一批教学名师和青年先锋参与到网络文化建设上来,围绕微课、微视频、微博文、微推送、微访谈,重点建设品牌工作坊,推动网络课程思政在兼具网络育人和课程育人优势的同时与其他育人模式结合,丰富育人手段,细化课程设计方向。
(1) 凸显新媒体特色,建设品牌化主题教育矩阵。主题教育活动是思政内容建设和开展的重要依托,包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培养公民道德的主题活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师生需求的丰富网络文化产品,主题校园生活以及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的各类网络育人活动等;这些思政主题活动和各类专项教育活动都是思政内容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培育一批思想觉悟高、网络水平强、影响力大的“易班大V”和“易班网红”。
(2) 强化内容活力建设,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创作环境。网络在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中是一把“双刃剑”,高校要积极营造校园优秀传统文化生态圈。紧紧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史、校训、校友、校风、学风等校本文化要素,加强内容融合,以易班为平台鼓励师生积极开展网络文化作品创作。通过多层面的校内协同、专题培训、师生带教、团队互动等,增强网络文化作品的思想性和渗透力,让学生在面对具体事物、面对网络时能明辨是非、科学合法用网,进而引领校园新风尚。
(1) 推进“智慧思政”建设,探寻学生成长轨迹。通过完善易班校园数据库,构建以易班为核心的“网上温暖之家”。根据学生差异化的心理需求,差异化提供各类在线心理咨询等贴心服务,这也是对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结合电影、动漫、视频等形式满足师生生活和心理需求,发挥线上思政工作的重要作用,探索易班信息个性化精准化供给,进一步提升易班服务学生、吸引学生、留住学生、引领学生的能力。
(2) 加强易班数字化平台分析,研究网络传播趋势。在易班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判断和分析网络文化传播的新特点,适时采用及时有效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对网络传播途径作出适度调整,及时有效地选择话语体系的角度和重点,善于“先声夺人”,通过早谋划、早预断、早发声、早造势增强话语的主动权。基于易班大数据开展研究,为高效管理、及时干预、有效引导等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不断提升学生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内容建设是易班网络思政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将内容通过易班平台转化为网络思政全方位的育人效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易班网络思政内容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能更好地为易班网络思政内容建设提供路径参考。
易班平台是大学生网络思政内容建设的主要载体。调研中发现,超过70%的大学生经常使用QQ和微信,而对易班的关注量明显不足,只有15.74%的大学生表示会使用易班;因而,可以借助易班的学习、社交或资源共享吸引学生关注[8];以强化用户体验、系统优化升级、新生宣传前置等方式提高易班入驻率,并从入驻、关注、留住到稳住,占领主阵地,强化网络思政内容建设载体。
在内容建设上,高校要积极回应学生对易班教育教学的迫切需求和期望,紧扣“学习”这一学生刚性需求,深化育人内涵,将易班的优质教育教学服务打造成区别于其他新媒体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基于易班平台,开展“课程思政”网络化试点工程,打造“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的网络教育教学平台。稳步推进“课程思政”网络育人大格局建设。
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规律分析是易班网络思政内容建设的重要前提,这也是与线下思政教育最大的不同。大学生和教师群体既是易班网络思政内容受众又是生产者,是网络思政内容建设的“源头活水”,激发网络思政内容建设源动力至关重要。首先,要改善高校内外“舆论”环境,从学生需要出发培养大学生对易班的使用惯性;其次,要突出易班思政教育专属定位,敢于亮剑,并将易班思政建设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交服务功能有效结合;最后,要增强易班的自媒体特性,把握好网络平台的关键属性,通过师生骨干在易班线上讲好中国故事。
高校以思想引领为核心,结合重大节日、节点可以开展有亲和力和感召力的网络主题教育活动,积极构建易班网络文化众创平台,举办“学生网络文化节”“易班文创大赛”“易班网红达人评选”等品牌活动,鼓励师生参与易班内容创作和网络文化创新,创作主题鲜明、思想深刻、语言生动、形式多样的原创网络文化作品。
实现易班内容表达供需对称是易班思政内容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易班的思政内容建设主题分散,缺乏共享,方式和主题有待整合。调研中,多数大学生希望易班内容“更加贴近大学生特点”,并希望易班可以实现“交流互动、使用便捷、更新迅速”,易班内容应增加“更多校园活动”等。因此,应在对“95后”“00后”学生网络行为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加强易班内容建设、精准分类,定制服务供给,主动出击,实现对易班思政内容的有效整合。
易班网络思政内容建设要将价值导向和引领贯穿于大学生线上互动咨询与成长发展支持,实现易班内容表达供需对称,提升内容建设系统性。高校可以借助融媒体发展,大力推进依托易班平台的媒体融合建设,打造易班信息供给的核心竞争力。易班是学校网络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实现易班与学校其他媒体端口、内容等方面的融合发展,有利于构建以易班为核心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形成资源共建共享和联动,形成更深层次、更科学有效的合力育人格局。
目前,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与相关高校事业部设有市场部、O2O、产品规划部、产品运营部等,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尚未成立专职负责网络思政内容建设的新媒体团队;同时,团队尚未与高校学工、党委宣传、易班学生骨干团队等形成网络思政共建合力[9],难以及时跟进并激发易班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
因而,丰富易班内容生产要加强队伍培养和建设,通过建立师生网络作品创作者、网络宣传员、网络评论员等专业队伍,实现易班网络思政内容在深度上的纵向对接以及在内容广度上的横向互通,保证易班网络思政内容生产与接受的质与效。在资源协同视角下,高校要深化校内外部门合作,打造集思政名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优秀学生骨干组成的易班思政专家队伍,进一步提升名师工作坊、辅导员博文专栏、学生达人空间、微课微视频专栏等思想政治教育品牌栏目的特色,强化氛围营造,繁荣校园网络文化,让易班品牌文化内涵更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