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晓楠,尹爱青
(东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我国针对钢琴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钢琴教学由于涉及诸多复杂音乐理论内容,并需要结合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理论展开,因此,钢琴教师专业发展欠缺系统的理论指导,这也阻碍了钢琴教师专业人才培养及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提高我国钢琴教师的专业水平,并使钢琴教学保持健康持续发展,需要根据高校及社会音乐教育特征与要求,结合长期实践研究提出钢琴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操作办法,明确思路、端正态度,完善钢琴师资培养模式,优化钢琴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指出,加快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成功策略。自此,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形成一个世界性潮流,推动着许多国家教师教育新理念和新制度的建立。可以说,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师职业发展的共同目标,认识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是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特征、实现教师成长、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起点[1]6。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仍然众说纷纭,但总体来说,教师专业发展概念应同时涵盖两种理解,即“教师专业”的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职业群体的角度看,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层面上逐渐达到专业标准的过程;从教师个体的角度看,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的内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从已有的研究视角和成果来看,大都集中在后者[1]12。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内容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研究和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研究包括教师信念理论、教师情感理论、教师知识理论、教师能力理论、教师教学专长理论、教师学习理论、教师反思理论、教师合作理论、教师领导理论、教师生涯发展理论、教师倦怠理论、教师赋权增能理论、教师性别理论等等[2]。
本文主要围绕教师的“专业发展”即从教师个体的角度展开讨论,并将“教师发展”界定为教师个体的专业素质及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从非专业走向专业、一般专业水平向更高的专业水平发展的过程。“专业发展”首先代表了教师必须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从更深层次来讲它则代表了教师追求卓越、优化自身事业发展的过程[3]。教师专业发展是具有引导作用的,它是促进教师的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过程。如果按照教师专业发展历程它可划分为青年期(40岁以下)、中年期(40~50岁)、老年期(50岁以上)三个重要阶段[4]。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专业知识层面、专业能力层面以及专业思想层面不断发展并完善的漫长过程,当教师从一名职业新人到专家时,他们就完成了教师专业发展过程。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下文分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五个基本原理[5]。
1.双重价值原理
所谓双重价值原理,代表了教师专业发展所体现的两种价值: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教师本身具有社会教育工具性价值,又具备本体性价值,教师专业发展要同步提升这两大价值,实现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全面升华。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身兼多职,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指导者、挖掘者、启迪者、传承者。由此,教师的整体社会价值也会有所提升。从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体价值层面看,教师的本体性价值发挥的同时也强调了社会价值,这与教师的教育事业理想与追求相互响应。
2.自主发展原理
教师是专业发展的主体,教师个体的自主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自主发展原理要求教师在专业发展进程中发挥自己作为主体的作用,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这种自主发展表现为发展过程的自立性、自为性和自律性。自主发展来自于教师的内在力量,同时也并不排除外部推力作用。学校给予教师的教学任务、学生和家长对教师所提出的知识学习需求等等都是外部力量。外部力量会导致教师产生压力,教师必须平衡好这一压力,将专业发展融入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保证发展的持续性。
3.全面发展原理
全面发展原理希望促进教师的“情感”“认知”“能力”全面和谐发展,强调在长期教育实践中体现专门性、指向性与不可替代性等教师专业素质,它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规划过程。教师的全面发展分别对应教师专业素质中的“情”“知”“能”三个基本维度,强调专业素质核心,确保专业实践活动构建完善,使教师成为一个拥有师德素养、专业知识、职业工作能力的合格教育者,通过教师自身全面和谐发展,逐渐转化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
4.持续发展原理
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终身性,是一个持续完善的过程。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者,保证学习的长期性、连续性和阶段性,并以终身学习理念统筹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和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师专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简单、线性的变化过程,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师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发生变化,发展过程中会有前进、提升和飞跃,也会有停滞、反复和退缩。教师必须善于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不同发展阶段调整发展目标、任务、心态,克服倦怠期,以达到健康持续的发展。
5.“经验+反思”原理
“经验+反思”属于科学原理,它强调人要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提升,作真正的反思型实践者,由此可得出一个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G.J.Posner)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它形象揭示了经验和反思对于教师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它也融入了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Jone Dewey)“从经验中学习”的教育主张。总体来说,“经验+反思”原理特别强调教师要在教研工作中时刻反思自我,拥有批判意识,善于从日常细节和习惯中发现问题,积极尝试调整并改变思维与行为,同时也要借助教师实践共同体反思相关问题,并将二者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五个基本原理澄清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皈依,揭示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凸显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并且提供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涵盖教师专业发展的诸多内容,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钢琴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重大。一方面,社会音乐教育活动的蓬勃发展使专业钢琴教师的需求量增加,业余习琴者演奏水平的提高也对钢琴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社会音乐教育机构由聘用流动性大的兼职钢琴教师逐渐转向聘任并培养自己的专职钢琴教师,越来越多的音乐学院和师范大学钢琴专业毕业生,逐渐成为社会音乐教育的主力军,这不仅提升了钢琴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加快了业余钢琴教师的职业化发展进程,具有专业水准的钢琴教师大量涌现也促使业余钢琴教师的专业素质的快速提升;另一方面,我国钢琴演奏整体水平的提高和钢琴比赛、钢琴教学等方面越来越频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使我国高校对钢琴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并积极展开培训工作以提升钢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对钢琴教师的职业生涯展开规划,以配合本校钢琴专业学科的整体发展。以笔者所在的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20年间我院钢琴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从90%学士学位提升为80%教师取得博士学位;通过国家公派留学项目出国进修或取得国外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0%,这无疑对我院钢琴专业学科发展提供了保障和动力。随着钢琴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推进,我院学生在钢琴演奏、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钢琴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学院教师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完善,使我们与国内外高水平专业院校间的合作与交流成为可能;同时,经过用人单位连续三年的追踪反馈,我院钢琴专业毕业生能够很好地适应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工作和各项音乐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由此可见,钢琴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促进我国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科发展、引导钢琴专业学生就业、提高社会音乐教育水平、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意义重大。
钢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一员,他的职责,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即不仅是一个单向地影响学生的过程,而是由师生共同构成的一个互动的过程。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具体的教学实施的过程,都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要求从业者具有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正如歌德曾经说过的那样,“对于我们经常向其请教的人,称之为老师,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指教我们的人都配得上这样的称谓”。教师专业发展本身要求钢琴教师作为学习者、研究者与合作者,即同时兼顾多种工作身份。钢琴教师专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钢琴教师本身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取决于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政策的影响。
第一,钢琴教师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教育是基于信念的事业,教师专业发展如果缺乏教育信念的支撑,仅仅停留在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就如同人失去了思想,失去了灵魂,导致教师难以确立长久的奋斗目标[6]63。钢琴教师首先是教育工作者,钢琴教师的工作与钢琴演奏家的工作不同,要有作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己任。坚定的教育信念,会使钢琴教师的“教师”职业角色感加强,为专业自主发展带来原动力。
第二,钢琴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钢琴教学有很强的专业特殊性,每个学生在演奏技巧和音乐感觉方面都具有唯一性,教师需要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和长时间的了解,才能做到在钢琴教学中与学生互动、配合默契,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具有较强认知能力的钢琴教师能够对学生的课堂反应进行敏锐地观察和判断,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集中训练其技术短板,并在考试及比赛和表演中帮助学生扬长避短,选择适合其程度并能够突出其表演风格和个性的曲目,促进钢琴专业学生演奏个性的形成。
第三,钢琴教师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求成欲,这种职业动机是钢琴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推力。钢琴作品不断涌现,新教材层出不穷,各种演奏学派各自独立又融合,现代化教学工具更新速度快,这些都需要钢琴教师时刻保持求知欲,不断学习和掌握应用方法。
第四,社会对音乐教育的需求和对钢琴教师的角色期望是钢琴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条件。克服社会功利价值观,是钢琴教师专业发展健康有序进行的前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艺术追求也在不断提升,“学琴热”现象已十分普遍。在众多的艺术学习种类中,越来越多的家长会将钢琴学习作为培养孩子艺术特长、陶冶情操、提升孩子艺术素质的首选。伴随着这股“学琴热潮”,越来越多的钢琴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选择在社会音乐教育机构中担任钢琴教师。可以说,社会需求为钢琴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与此同时,家长们也对钢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也使得钢琴教师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也对钢琴教师的技术、技巧水平以及综合教学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这无疑将成为钢琴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之一。
第五,教育政策对钢琴教师专业发展予以规范和引导,同时也对钢琴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促进和激励作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纪要〉通知》中提出了2010—2020 年我国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目标(定位实现惠及全体的艺术教育、提供丰富优质的艺术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艺术教育)以及推进策略(深化艺术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艺术教育质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艺术教师素质)。可以看出,提升艺术教育质量﹑提高艺术教师素质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钢琴教师作为艺术教师的一员,其个人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对于艺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相关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将从政府层面引领公众和社会舆论,为加深人们对教师职业性质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和有力的保障。
笔者在音乐学院从事钢琴教学工作25年,并一直积极从事社会音乐教育工作,多次担任业余钢琴考级及各类钢琴比赛的评委,也曾多次参与业余钢琴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结合我国钢琴专业发展现状及自身工作经历,总结出以下钢琴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德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必须要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称其为教育,而只是教的技术而已”[6]62。从授课方式上看,钢琴教学多为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授课形式;从教学内容上看,多以讲解钢琴作品音乐本体、训练演奏技巧为教学内容;从教学目的上看,多以准确诠释音乐内容、揭示和传达音乐内涵为目的。从以上三个方面不难看出钢琴教学的特殊性,这也导致了多数钢琴教师的教学大多重“教学”轻“育人”的现状。钢琴教师专业发展若只专注于钢琴专业知识的积累和钢琴演奏技能的提高上,忽视了“培养人﹑教育人”的教育目标,随遇而安,随波逐流,把“钢琴教师”作为求生职业,而不是把钢琴教学作为教育事业,这就导致钢琴专业教师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逐渐丧失了为教育事业献身和奋斗的信念。
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旺盛发展时期,市场经济浪潮以教育经济、教育产业形式冲击传统教育观念,社会音乐教育对钢琴教师的需求大量增加,也使“钢琴教师”这一职业成为令人羡慕的“高收入”职业。这导致一些职业钢琴教师追求眼前经济效益,应付教学,教学方法守旧,曲目陈旧,眼界狭隘,失去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和持续性;很多还没有毕业的钢琴专业大学生、研究生牺牲宝贵的练琴和学习时间,大量从事业余的钢琴教学工作,获得短期利益,导致自己的专业退步,教学上也因循守旧,这不仅阻碍自身专业发展,还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同时也造成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譬如在众多的业余钢琴比赛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琴童的演奏连最基本的音准、节奏、指法、句法都存在严重的错误,不但缺乏对音乐作品内容及风格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也没有建立起好的声音观念,更谈不上能够欣赏音乐的美,这些都直接反映出钢琴教师的“非专业”性。一些钢琴教师为了追名逐利,只教授考级曲目,盲目追求考级通过率,违反教育规律,拔苗助长,不仅违背了学生学习音乐以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初衷,更使钢琴教师的教学陷入“流水线作业”似的教学中,失去了音乐教育的意义。
钢琴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也容易造成钢琴教师的教学重心更偏向实践,专业的发展也只是着眼于演奏技巧的训练和提高,容易忽略相关音乐理论的深入学习,更忽视作为教师应掌握的相关教育理论的学习。这阻碍了钢琴专业教师提高思想觉悟,使他们难以运用哲学、心理学、美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理论来引导钢琴教学;同时限制了钢琴专业科学研究的视角,阻碍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钢琴作品本就浩如烟海,新作品也不断涌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作曲家创作了大量具有中国风格和时代特征的优秀作品,钢琴家们也致力于这些钢琴作品的演奏推广,这些都推动着我国钢琴表演事业的发展。但是在钢琴教学中,大部分钢琴教师仍然固守传统的教学曲目和教材,现代作品、中国当代作品很少被学生们演奏,这一现象从各种业余比赛、考级、演出的曲目选择中可以看到;即使在专业院校(例如我院),无论在专业加试还是平时的考试中,钢琴曲目的选择仍然偏向传统,现代作品涉及极为有限。钢琴教师们不仅在演奏和教学方面缺少新曲目的挖掘和应用,新技术及多媒体应用方面也很有限,钢琴教学及演奏方面的研究思路和视角都有待拓宽。
结合上述讨论内容,笔者认为钢琴教师专业发展任重道远,需在教师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结合钢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问题来思考专业发展对策,主要有以下三点建议:
“师者,人之范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的影响,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钢琴教学不仅是艺术素质教育的媒介,更是德育、美育的重要手段,钢琴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钢琴教师在实现个体价值同时,要认清自身社会价值,端正态度,克服功利思想,不跟风不盲从,以艺术素质教育手段培育幼苗、造福学生、服务社会。面对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学生群体,钢琴教师不仅要传授演奏技巧,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欣赏音乐、表达音乐、热爱音乐,让学生拥有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懂得生活、热爱生活。钢琴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以育人为终极目标,音乐教育本身就是德育和美育的重要手段。钢琴教学过程,是一个超越单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情绪劳动过程,面对鲜活的学生个体,教师不仅要综合运用自身的知识与技能,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准确地调整教学方法与进度,有效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同时也要运用自身的思想、情绪、情感、性格、意志品质为学生提供正面的榜样和示范。钢琴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教育热情,和蔼、谦逊、真诚、公正等人格特点和职业道德品质,才能对学生的人格发展、道德修养、艺术素养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真正实现钢琴教学以美育人的教育目的。钢琴教师要以无私奉献精神指引,积极参与社会音乐活动,以提高全民音乐素养为己任,传播真善美。
在日常的钢琴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钢琴教师,对教学缺乏应有的投入和认同,部分教师甚至看不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完全体验不到教学的乐趣,教学过程充满了不良情绪,无奈、敷衍、厌烦、焦虑成了部分钢琴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常态。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既有公众和社会对钢琴教学工作的专业特性未能给予充分的认可与尊重,也有教师自身缺乏职业自我认同的缘故。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钢琴教师,尤其是社会音乐教育机构的钢琴教师,会习惯于尊崇外在的社会规则,盲目接受社会的判断和要求,教学中将自己定位为满足特定社会需求、家长需求的“传声筒”“代言人”“执行者”的角色。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完全被弱化和边缘化,职业价值也被工具化了,作为教师的“我”的职业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被销蚀、被忽视,钢琴教学变成了毫无创意、毫无美感、毫无情感的流水线作业模式,教师从事钢琴教学活动的内在价值和尊严被消耗殆尽。钢琴教师是学生美育的第一负责人,要唤醒个人的职业主体意识,要反思和重建自己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使钢琴教学工作真正成为一项具有高度创造性、充满美感和情感的教育。
钢琴教师专业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的需求,高校钢琴教师需要关注社会动态,了解社会需求,引导学生就业并帮助学生适应职业要求。以我院钢琴专业为例,我们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即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这样就需要承担基本技能课的钢琴专业教师,除了具备钢琴示范及钢琴演奏的教学能力之外,还要快速提升自身钢琴伴奏能力、即兴演奏能力。在教学中除重视学生演奏技巧、表演能力的训练外,还要引导学生掌握自弹自唱及歌曲编配伴奏的基本方法。钢琴教师在专业发展自主性和持续性方面要作学生的榜样,以积极参与学生学习过程的工作热情引导学生树立从事音乐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使钢琴专业学生在今后的基础教育过程中,不仅能够胜任音乐教师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传递给中小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严谨、坚强的品性。
钢琴教学中涉及的音乐理论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从对音符的认知、节奏的掌握到和声、曲式结构、声音层次、旋律脉络的发展分析都需要理论的支撑。因此,钢琴教师在具备较高的演奏水平、示范能力的同时,需要熟练运用和声、曲式、配器、作品分析等音乐理论来深入分析作品,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诠释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与此同时,钢琴教师还需要钻研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等基础理论,一方面可以拓展视角、拓宽思维,丰富钢琴教学方法和研究思路,促进专业全面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钢琴教师提升认知能力,全面了解学生,更好地与学生交流,顺利推进教学。
钢琴教师专业发展需要遵循好的传统,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钢琴教学随着钢琴的诞生到今天经历了三百年的发展历程,从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印象主义时期到今天,传统的教材和教学法被大量积累并沿用至今,古典音乐家们为钢琴的教学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于钢琴作品的诠释和各时期钢琴作品的演奏方法也都作出了经典的解读,这些都是钢琴教师专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钢琴教师专业发展在尊重传统、总结经验、反思教学的同时,也要积极发掘新作品,勇于创新。信息时代的到来,使钢琴文献的发掘和传播更为广泛便捷,钢琴作品浩如烟海,新的作品不断涌现,音乐风格流派众多,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材方面,不仅要有传统的古典钢琴作品,还要发掘优秀的风格多样的现代作品来丰富教学内容并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多样化审美,同时承担起推广中国当代作曲家优秀钢琴作品的任务。
在授课形式上采取更为灵活有效的集体课、小组课、试讲等,让学生互相观摩互相学习,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舞台实践机会,还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中,体验教师角色,以便快速适应未来的音乐课堂教学工作。
钢琴教师要时刻保持好奇心和上进心,不断接受新技术新知识,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钢琴教学效果。作为钢琴专业教师,要在专业领域不断追求,在夯实教学基础的同时,勇于推动教学实践的创新,并做到终身学习,逐步完成从新手到专家的发展过程。
钢琴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本着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原则。因此,钢琴教师还要拥有多重人格要素。例如自信,自信可以反映出其作为教师工作的积极态度,并能充分发挥教师工作能力,体现人格优势;例如愉悦,钢琴教师必须培养自己乐观的、愉悦的个性,这样可确保他们始终保持健康轻松的心态,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交往,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使教学过程更加顺畅,教学效果也会更好;例如激励,钢琴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刻给予学生以刺激,这种刺激更多的应该是正面的激励,而并非是斥责、谩骂和讽刺;关注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充分展示自身优势,在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下推进教学过程,不断拉近师生之间心理距离,有助于全方位推动教学工作。钢琴教师要起到表率作用,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也要作学生的知心朋友和精神依靠。教师对自己的专业要求高,在专业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和进步,不仅表现在教学中能够很好地演奏示范,更表现在教师对专业学习的严谨态度上。很多时候,一个在专业上要求严谨、不断追求的教师形象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钢琴教师的专业发展,也离不开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团队和工作氛围。一个愿意共同学习、共同合作、共同进步的钢琴教师团队,会使处于老中青各个发展阶段的教师们互相学习互相激励,推动教学不断进步和钢琴教师专业持续发展。钢琴演奏及学术水平越高的学校越能够为教师的交流学习提供优质的资源和机会,这些条件都有利于保证钢琴教师专业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钢琴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保持专业特殊性的同时,需在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指导下进行,要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则,明确教师专业发展意义和基本素质,做到在专业技能及教学的实践和理论方面自主学习,追求专业持续和全面的发展;在专业发展与个人职业发展中权衡个人价值、体现社会价值,坚定教育信仰,克服功利思想,时刻保持求知欲和上进心,作学生的表率,以积极乐观的工作状态投入到音乐教育事业中,服务学生,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