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建设进程中人口迁移对北大荒文化的影响探析

2020-12-04 07:54韩雪王宁
关键词:人口迁移北大荒龙江

韩雪 王宁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北大荒位于黑龙江省北部,主要指三江平原、沿河平原以及嫩江流域的荒芜地区。据史书记载,北大荒自古以来即为蛮荒之地,自然条件恶劣。在北大荒建设进程中,经历过数次重要人口迁移,移民是北大荒的拓荒者、奋斗者、建设者与见证者。与北大荒同孕同育的是以北大荒精神为核心的北大荒文化,激励几代北大荒人不畏艰险、奋勇拼搏,将北大荒建设成北大仓。北大荒文化作为龙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龙江文化发展的精神滋养,亦是龙江文化发展之根与魂。作为仍在快速发展建设的北大荒,文学、历史、现代化大农业等均是研究方向,关于其移民历史的研究,早在二十世纪,《中国农垦》就以长篇连载形式刊登《北大荒移民录》,再现北大荒建设历程。但纵观北大荒相关研究,探寻其人口迁移与文化关联性的却相对较少,人口迁移的动态发展将为北大荒文化、龙江文化不断注入源头活水,丰富其内涵。

一、人口迁移是北大荒文化形成的基础

(一)北大荒建设进程中人口迁移历程

人口迁移属人口地理学概念,即人口在两地区之间的地理流动,通过空间上迁移变化而影响人口总量。人口变动理论中的机械变动也被称为人口迁移,指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包括改变定居点的移动和暂时移动[1]。随着一批批拓荒者到来,北大荒逐渐发展,人口迁移以人口迁入为主,同时伴有少量人口迁出。

1.1947年,人民解放军进入黑龙江地区。抗日战争结束后,为解决粮食问题以备战时之需,毛泽东同志代表党中央发布《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号召,要求“除负有作战任务的野战兵团外,一切部队和机关,必须在战斗和工作之暇,从事生产”。自1947年春到1949年末,人民解放军和大批部队进入黑龙江,在北大荒共创办国营农场100余个[2]。

2.1955年,青年志愿者开拓北大荒。新中国第一个青年志愿垦荒队——“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于1955年成立。61名北京青年远赴北大荒,在萝北建立青年集体农庄。随着全国垦荒潮不断高涨,先后有14批2 570名青年拓荒者来到北大荒,成为北大荒发展建设的一支生力军[3]。

3.1958年,复转官兵挺进北大荒。1955年王震将军向中央军委呈递《关于开发建设北大荒的问题》报告,得到党中央、中央军委高度认可。随后,十万官兵挺进北大荒,到1959年,共扩建和新建41个农场,新建700余个生产队[3]。

4.1959年,山东支边青年建设北大荒。1958年8月29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动员青年前往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决定在山东省得到热烈响应,1959年先后有6万山东支边青年来到北大荒[4],成为建设北大荒的重要力量。

5.1968年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1968年12月,毛泽东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指示后,全国范围内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据统计,自1968年到1972年,黑龙江垦区接收来自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大中城市知青45万人[5]。充满知识和活力的青年成为北大荒建设的生力军。

6.1978年改革开放后人口迁移。经过30多年发展建设,北大荒已进入发展新时期,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北大荒发展建设迈入新台阶,农业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本地居民省外亲属等不断涌入,成为新时期迁入北大荒的主体。与此同时,70年代知青返城、本地人口“南飞”,出国潮等又使北大荒人口迁入与迁出并存。

(二)北大荒建设进程中人口迁移特征

1.规模大、人数多。自1947年起,全国范围内组织多次人口迁移支援北大荒建设,主体有解放军、复转官兵、青年学生、农民等,前后共有14万解放军复转官兵、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支边青年、54万知识青年[6],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不计其数自发向垦区移民的建设者。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在新中国移民开发史中颇为少见。

2.能动形式上以主动性为主。北大荒人口迁移以主动性为主。多数建设者自愿前往北大荒从事生产建设。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北大荒的建设者以国家建设发展为出发点,主动支援生产建设。1955年,时任北京市万景山区西黄村乡乡长的杨华在得知团中央准备组织青年垦荒队到边疆开荒的消息后,第一个表示愿意参加[7],在其带动下又有多名青年主动报名加入青年垦荒队。1959年国家动员青年支援边疆建设,以山东省为主的各地青年积极主动报名,自愿赶赴北大荒。

3.方向上以迁入型为主。人口迁移在方向上具有双向性,北大荒建设进程中人口迁移方向整体表现为由外至内的迁入型。因中央政策导向,加之北大荒独特的黑土及自然资源极具开发价值,因此形成单向性迁入为主的人口迁移。

4.组织形式上以集体迁移为主。集体迁移指根据政府和有关部门统筹安排,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迁移。黑龙江省从1955年至1959年先后接收和安置来自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大批有组织地支边青年、农业移民、复员转业军人以及六十年代大批知青[8],上述情况皆属以国家政策为指导,政府具体实施,有组织的集体迁移。

(三)北大荒建设进程中人口迁移的意义

1.增加北大荒生产建设活力。早期解放军官兵建设一批国营农场,为北大荒开发建设打下坚实根基;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大批知识青年为北大荒带来生机活力,加快了北大荒农业发展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业专家、农业人才落户北大荒,进一步完善服务链、企业链、主体链、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他们努力将北大荒打造成我国农业领域的航母[9]。

2.减轻迁出地人口压力。据《1951年人民手册》统计,黑龙江人口密度接近15人/平方公里,而此时山东人口密度为477人/平方公里,河南467人/平方公里[8]。山东、河南均为黑龙江迁移人口主要来源地区,人口迁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迁出地的资源紧张局面,有利于减轻迁出地人口压力。

3.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北大荒建设进程中人口迁移将齐鲁文化、军旅文化、知青文化带入黑龙江,促进文化区域间的交流交融,产生了丰富的文学作品、独具特色的版画艺术以及北大荒文化的核心内容——北大荒精神。

二、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文化的核心

北大荒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由于人口大量迁移,在建设北大荒的生产实践形成的一种文化。其具有强大包容性,在北大荒建设进程中发挥着精神引领作用。北大荒文化经过充分凝练,成为北大荒精神的核心内容,对北大荒乃至龙江文化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北大荒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边陲,就历史文化而言积淀有限,文脉较弱,与我国南方部分省份相比,文化发展较为落后。但随着北大荒建设,大量人口迁移支援黑龙江建设,黑龙江文化发展逐步呈现向好态势。自1947年第一批解放军官兵支援建设北大荒开始,以10余万名复转官兵、20余万名各地支边青年、50余万名知识青年为主的北大荒建设者扎根龙江,成为北大荒建设的主力军。在此过程中,中华民族勤劳质朴、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人民军队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以及青年人思维开阔、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不断融合,形成北大荒精神的雏形。

1985年,国营农场工作会议上提出“北大荒人拥有自己的光荣传统”,为北大荒精神形成起到极大推动作用;1986年,时任中顾委副主任的王震同志为垦区题词“艰苦奋斗,勇于开拓”,以“艰苦奋斗”为开端和核心,奠定了北大荒精神的理论基础;1986年7月,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孙维本在黑龙江省复转军人开发建设垦区纪念大会上提出“顾全大局、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敢于现身”的北大荒精神;1989年12月,时任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局长刘成果在黑龙江省农垦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挖掘北大荒精神,提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勇于开拓”,并于1995年出版《北大荒精神》一书。1994年12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在《历史的丰碑,永恒的财富——关于弘扬北大荒精神几个问题的汇报》中,第一次较为系统阐释了北大荒精神形成和内涵,并首次将其表述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10]。至此,北大荒精神被高度概括,并持续发展,成为龙江文化重要内容之一,对龙江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北大荒精神的内涵

1.艰苦奋斗。一要战胜艰苦的自然环境。北大荒北抵黑龙江,东至乌苏里江,西与内蒙古接壤,南与吉林省相邻,北大荒建设中,要战胜复杂地理因素和恶劣的气候环境。二要克服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最早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先遣队在基本生活保障方面面临巨大考验,马架子与地窨子就是建设者的住所[11]。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野菜、糠皮均是充饥的食物。艰苦条件没有消磨北大荒人的革命意志,反而促使其克服重重困难,为国家粮仓建设不懈努力。

2.勇于开拓。北大荒早期生产建设条件艰苦,勇于开拓的精神支撑北大荒人走出困境,化解危机。一是科技创新,提升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率。1949年,查哈阳农场繁育的“查育一号”创造亩产467公斤的高产纪录;1950年,经反复实验,机械化收割水稻获得成功[3]。二是体制创新,开创北大荒发展建设新局面。1979年,对黑龙江垦区开始实行财务包干;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通知》指出:“国营农场应继续进行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办好家庭农场。”北大荒人开始转变思想,逐步兴办家庭农场,实现农业改革历史性飞跃。

3.顾全大局。北大荒人始终以国家发展整体利益为重,以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克服困难,服从大局,千方百计完成粮食上缴或调拨任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北大荒粮食已无法满足自需,但北大荒人宁肯挨饿,也要全力完成向国家上交商品粮任务。

4.无私奉献。北大荒的发展建设是无数人的青春奉献,50余万知识青年、20万支边青年开垦建设北大荒,奉献知识、力量与青春,与北大荒共同成长。北大荒的发展建设也是生命的奉献,1970年,为扑灭虎林山火,14位知青献出宝贵生命。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统计,在70多年艰苦创业的岁月里,有5万多转业官兵、支边青年、知识分子、知识青年永远长眠在北大荒[2]。

三、人口迁移对北大荒文化的影响

(一)丰富北大荒文化的发展内涵

在北大荒人口迁移前,北大荒文化主要以边疆文化、民俗文化、冰雪文化为主要内容。随着北大荒的不断开发建设,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迁移至此,不仅带来了人员地理间的流动变化,也促进了文化间的融通交流,使北大荒文化体系内涵逐渐丰盈。第一,融入军旅文化。以10万转业官兵为主,他们在北大荒发扬南泥湾精神,不等不靠、不屈不挠、自立更生、艰苦创业,为北大荒文化注入艰苦奋斗的军旅元素。第二,融入齐鲁文化。6万山东支边青年从齐鲁大地来到黑龙江,带来山东人热情、踏实、勤劳、质朴的品质,在北大荒安家落户,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北大荒。同时,齐鲁文化中重要的孔孟哲学思想对北大荒而言是重要的精神滋养。第三,知青文化。知识青年在北大荒广阔天地里,挥洒青春,大有作为。知青将从属于自身的地域文化带到黑龙江,促进南北文化交流,同时还以北大荒生活经历为原型创作众多经典文学作品,如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年轮》,张抗抗的《分界线》,晁楣开创的北大荒版画等。他们将北大荒生活以文学和艺术形式展示给世人,极大丰富了北大荒文化。

(二)丰富北大荒文化的艺术载体

北大荒建设进程中人口迁移现象促进龙江文化艺术新载体的不断丰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著名作家丁玲下放北大荒长达12年,其间她创作出《杜晚香》。还有许多作家,基于北大荒独特时空环境开展文学创作,产生许多经典作品。他们在北大荒的独特经历也成为文学创作的独特素材,如赵国春以丁玲经历创作了纪实作品《风雪人间北大荒:丁玲在北大荒的日子》。与此同时许多反映北大荒生产建设的文学作品被拍摄成影视剧,以更直观的形象体现北大荒情怀,展现北大荒文化。从传统北方戏曲到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色彩饱满的北大荒版画,再到针砭时弊的影视文学,人口迁移丰富了北大荒文化的艺术载体,为北大荒文化发展注入了鲜活色彩。

(三)提供北大荒文化发展的智力保障

从北大荒开发建设至今70多年时间里,涌向北大荒的人潮从未中断,他们不仅将北大荒打造成中华大粮仓,同时也是北大荒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北大荒文化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要走出属于自己的时代特色,就需要依靠几代北大荒人打下的扎实根基,需要落户北大荒的农业科技人才提供落地型黑土文化素材,需要汲取世界文化养分的龙江学子积极献策,为北大荒文化发展群策群力,贡献力量。人口迁移变化,人才不断扩充,才能使得北大荒文化拥有强大的发展后劲,通过进一步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文化人才梯队建设,助力北大荒文化发展迈向新台阶。

(四)提升北大荒文化发展软实力

文化是民族精神中最深邃的思想内核,面对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格局,谁占据文化的制高点,谁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12]。北大荒文化与中华文化体系内其他文化比较而言无先天优势,如齐鲁文化从诞生之初即受诸子百家影响,意蕴深远。黑龙江因地处边陲,自然环境恶劣,文化基础薄弱。自北大荒开发建设以来,通过国家组织及自发性人口迁移,加强了国内地域间的文化融通,使北大荒文化在“请进来”与“走出去”中不断发展。如今北大荒作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和领航者,不仅吸引国内优秀人才,还吸引国际友人常驻于此,人口迁移主体的扩大,加强了文化传播,使得北大荒文化能够汲取众长、不断发展。

四、继承和弘扬北大荒文化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黑龙江时,对农垦地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援国家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在龙江全面全方位振兴的进程中,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北大荒文化,持续做好“三篇大文章”,推动“五头五尾”,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龙江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不断传承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3]。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龙江人有责任有义务肩负起继承和弘扬北大荒文化的时代使命,并将其作为推进龙江文化自信的有效措施,持续提高龙江文化软实力建设。

在北大荒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始终是主流和亮点。继承和弘扬北大荒文化,是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的具体行动,是推进龙江全面全方位振兴的精神动力,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大背景下,要充分发挥北大荒文化的精神力量,鼓舞和激发龙江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发挥智慧和能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龙江发展大局上,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中国粮食安全压舱石的作用,推动龙江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人口迁移北大荒龙江
龙江少年爱冰
推进龙江“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
多彩的秋天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垦荒人的信仰:让“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图读龙江经济
北大荒的脊梁——《老军垦》获奖感言
龙江大美湿地组画——罗恒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