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志国
当今社会,为老人请保姆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家庭生活现象。这里就结合我家的实际情况,从心理学角度,谈谈雇主与保姆和谐相处的心理策略。
两年前,权衡了各方面的情况,我们家人决定为老人请保姆。如今,保姆来到我家已经两年多了。我的老母亲今年已经88 岁了,耄耋之年的老人了,身体状况还非常不错。老人的状况这样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我家的保姆功不可没。两年多来,老母亲以及我们整个大家庭,与保姆相处得很好。
要想雇主与保姆关系良好,物色好人选是关键。聘用保姆之前,务必慎重考察,以免遇人不淑,甚至引狼入室。保姆出了问题,多与考察不慎有关。性别、年龄、身体条件、家庭等硬件的考察自然不可少,更重要的是软件的考察,也就是心理特征的考察。如果保姆善良、诚实、负责,特别是性情相投,日后友好相处就有了良好的心理基础。我们喜欢讲投缘,所谓投缘,就是心性相投,就是从心结缘。人际心理学上有个相似法则,意思是说心性相投的人,就容易相处。
两年前,我们先从硬件方面考察物色选择一位保姆。随后请保姆来与全家人见面。全家人着重进行软件也就是心理特征的考察。考察后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位适合老人的好保姆。第二天,保姆就正式到岗工作了。
不仅聘用之前要考察,在试用期还要深入考察。雇主要坚持:一是疑人不用,发现保姆不可信赖,当即辞退;二是用人不疑,只要继续聘用保姆,就充分信任。在人际互动中,信任最容易引发积极心理效应,信任最容易激发责任心。由于我们的信任,我家保姆总能尽职尽责。老人对保姆工作也很满意。有时候老人会跟我们笑着说:“这儿就像她的家,里里外外都是她说了算。”
话又说回来,信任保姆,绝不是把老人交给保姆就不闻不问了,不然,就难怪保姆对老人态度不好了。请来保姆后,我们照样经常去看望老人、打理老人的生活。这也有助于促使保姆尽职尽责,保证保姆不至于凌驾于老人之上。
在人际心理学上有个证实效应,意思是说,在人际认知中,人们总是按照某种已有的观念,有选择地去关注或回忆他人的信息,容易接受支持这个观念的信息,而忽略否定这个观念的信息。这种心理效应是很奇妙的。比如,如果认为保姆不过是应付差事,就会对保姆的尽职尽责视而不见,却似乎总是发现保姆应付差事的行为。如此恶性循环,还怎么友好相处?如果消除偏见、以诚相待,就会形成积极的证实效应:越来越发现保姆的尽职尽责。
在我们家里就是这样。我们对保姆坚持不存偏见、以诚相待,这样的结果就是总能发现保姆的好,比如,擦地比我们擦得还干净,饭做得比我们做得还可口,照顾老人比我们照顾得还周到。就这样,心理互动进入良性循环,彼此关系也就越来越好。
人与人之间有种心理现象:如果某人喜欢我们,我们也会喜欢他;如果某人不喜欢我们,我们也会不喜欢他。这在心理学上叫相互法则,也就是平常说的投桃报李。问题在于,谁先来投这个桃?就雇主与保姆的关系,应该雇主先投桃,先心怀感恩、善待保姆。善待保姆首先要平等相处。在我家,平时保姆与老人同桌吃饭,亲友聚餐保姆与大家同桌入席。善待保姆还要关心帮助。每次保姆休假,都让她带去我们对她家人的问候。每个春节保姆休假前,我都代表兄弟姐妹给保姆的小孙子送上压岁钱。老人也关心保姆的生活,帮助保姆处理好与家人的关系。人心换人心。有投桃,就有报李。保姆尽心尽责,娘儿俩有说有笑。老人之前时常去医院,保姆到来之后,日渐高龄的老母亲却再也没有去过医院。怎能不感恩?
善待保姆也要讲究心理技术。有的雇主对保姆开始过于亲近友好,日久天长慢慢降温,这是最糟糕的。因为在人际关系中有个增减法则,说的是,我们最喜欢的是喜欢我们的程度不断提高的人,而最厌恶的是喜欢我们的程度不断下降的人。所以,雇主对保姆的善待和关心,要低温起步,循序渐进,逐步增温。在态度上如此,在具体操作上也要如此。比如,很多家庭都会在年节对保姆表达谢意,赠礼轻重,给钱多少,自然可以根据家庭情况来定,但是,一定要逐步提高。我们过年给保姆小孙子的压岁钱,就是逐渐增多的。随着老人年岁增长,我们还准备逐步增加保姆的工资待遇。
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独占的心理空间,有人形象地称之为人际气泡。因此,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自我界限,既保护了自己的个人空间,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自我界限模糊,就会彼此侵扰心理空间,让人际气泡受到拥挤,让彼此感到不舒服。所以,不管雇主与保姆关系多好,都不要忘了各自保持自我界限。我家保姆刚来的时候,和老母亲睡一张大床。我觉得这不太合适,便侧面先做好老人的工作,让她俩磨合协商,后来保姆和老母亲分床了。由于老人跟保姆相处很好,所以大家给老人买来的瓜果食品,老人总是要与保姆一起吃,保姆不肯吃,老人还不高兴。经过引导,老人也不再勉强保姆。为了给保姆留有个人心理空间,每月给保姆留有假期,鼓励保姆独自外出购物买菜,鼓励保姆与亲友电话交流。
保姆的工作也很辛苦,雇主应该经常心理换位,对保姆工作给予肯定和鼓励,用心理学的话说叫作及时强化,来激励保姆保持工作的积极性。这种强化,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我们对保姆的工作,不仅时常有物质鼓励,还经常给予精神鼓励。由于我们的肯定和赞扬,致使所有的亲友都知道我家请了一位好保姆,见到保姆也会由衷地赞扬。如此心理激励,促进了良性互动,两年多来保姆的工作从没走样,双方友好关系也从没走样。
不管怎样,保姆也难保证事事都满意。一是避免近因效应。也就是不因为新近发生的小事,影响对保姆的总体看法,要看长远。比如,保姆和老人边吃饭边看电视,看入迷了,保姆会有顾不上收拾餐桌的时候。在我引导下老人说:“一直都挺好的,这小事我不计较。”二是注意求同存异。对保姆的有些习惯和言行,只要无碍大局,就该求大同存小异。比如,有时候老人抱怨保姆说话语气不太好。我就劝慰老人:“都说久在床前无孝子,就是我们照顾您也难免有说话语气不好的时候,何况人家也许是因为别的事心情正不好呢。”三是讲究沟通方式。如果保姆的问题是需要解决的,就要讲究沟通方式了。有些问题,只要老人直接沟通能解决的,我们就不介入;有些问题,我们在聊天中暗示保姆注意自我调整;有些问题,我们就事论事简单明确直接地提出来。
以上八条策略,希望可以有保姆或者即将请保姆的家庭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