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小学 刘卫华
文本的学习目标不一样,阅读的方法也会不一样。传统的阅读方法主要有精读法、泛读法和浏览法三种。精读法要求学生对所读文本达到充分的理解,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字、词、句、段落及语篇,还要领会它们的深刻含义、文章结构方式及文章的思想。比如,在教授一些经典文本时要用精读法,只有运用精读法,学生才可以深刻体会到文章的内涵及经典性。泛读法则要求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搜寻文本里有用的信息,不追求字字精通。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文本的重点内容。泛读可以在接触文本的之初进行,先对文本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通过精读把握文本深层含义。比如,我们在教授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珍珠鸟》一文时,即可采用泛读法,学生大概浏览全文,找出哪些地方描写出“珍珠鸟”的可爱。浏览法即随便翻阅,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浏览一些课外书,若有兴趣,即可继续阅读下去。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朗读法、比较阅读法、笔读法等阅读方法来辅助教学。比如,一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采用朗读法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再如,教师在教授《秋天的雨》和《听听,秋的声音》时可以采用比较阅读法,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文体格式下的秋天。另外,“不动笔墨不读书”。当学生在精读课文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记录下自己的体会、感受、意见、评价等,也可以引导学生画出好词好句并摘抄到阅读笔记本里。
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应该根据文本的特点以及文本的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学生阅读。“好的开始即成功的一半”,一旦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开始阅读,就一定会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阅读的文本感兴趣,那么学生将更有兴趣继续阅读下去,并有可能发展形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课文中的文章数量并不足以满足小学阶段的阅读量,因此,除了阅读课本上的文章以外,教师还应该深入学生群体之中,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并且根据学生的兴趣选取适合的文本组织课外文本阅读教学。比如,目前的小学生都很喜欢“米小圈”这一系列作品,教师可以从中选取适合教材单元主题的文章进行补充。
时代在发展,每一代人的成长环境不同,所接触的人与物也不同,因此,教师应该时刻学习,紧跟学生的步伐,选择符合学生需求且适应时代发展的文章让学生去阅读。
学习并不是一场孤独的战役,尤其是在学校里的学习。教师应该重视合作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善于利用合作关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阅读文本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组,每组中应至少包含一个阅读能力好的学生。在小组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巡视,并且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学生也不局限于自己的阅读理解,可以和同伴互相交流彼此的看法以及意见。小组成员还可以互相评价阅读效果,这种合作阅读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比如在阅读统编版教材第五册中的《白鹭》时,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讨论:“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如何理解鹭色素的配合?”“作者如何评价鹭身段的大小?”“文章蕴含了什么哲理?”并且互相评价。此类体悟文章内容的问题学生往往无从下手,从而对阅读产生厌恶的情绪,阻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但是,如果教师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的畏难情绪会显著降低,而且学生会在与同伴的探讨中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更要在课后时间里练习。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利用课余时间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教师可以摘选一些适合学生阅读且符合学生阅读兴趣的文章做成补充阅读书目,并且在每个补充文章中列出所运用的阅读技巧及阅读目标,方便学生自学。
此外,教师还应该积极与家长沟通,邀请家长与学生一起阅读。因为家长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如果家长在业余时间内读书,学生也会模仿家长,从而逐步培养出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日益显著。阅读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阶段的阅读是启蒙阶段,如果教师没有好好把握这一阶段,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学生很有可能厌恶或憎恨阅读。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