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雍和宫是北京现存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藏传佛教寺院,经历从贝勒府、亲王府到行宫,再到雍正祠堂,后改建为佛教寺院的历史变迁,这种在功能形式上发生如此多次变化的建筑是少见的。通过对《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等文献的查阅对比,结合现状,以连续发展的角度研究雍和宫在建筑功能、规格方面的沿革,并探究变化背后的历史、社会原因及其关系,使能够了解其历史价值,便于对其文化意义进行更好的保护和再利用。
关键词:雍和宫;建筑沿革;建筑规格;背后原因
中图分类号:K87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4-0132-02
雍和宫位于北京都城东北角,由南向北呈长方形,中轴线上依次是牌楼、昭泰门、雍和门,而后是雍和宫、永佑殿、法轮殿、万福楼、绥成殿五大殿,轴线东西两侧对称排布多座配殿。整体长约400米,宽约120米,占地约6.6万平方米。建筑融合了满、汉、蒙、藏等多种文化艺术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语言。
1建筑功能的沿革
雍和宫功能的发展简单可以分为府第期、行宫期与寺庙期三个阶段。
1.1府第期——“四王爷府”到“雍亲王府”。雍和宫原址在明朝时为太监官房,后清军入关,改为内务府官房。康熙三十二年,皇子胤禛被封为贝勒,此内务府官房赐予其作府第。次年,即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改建完毕,胤禛正式搬入。此府因胤禛为四皇子,被称为“四王爷府”。[1]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册封为和硕雍亲王,“四王爷府”改称“雍亲王府”。
1.2行宫期——“雍和宫”。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驾崩,四皇子胤禛继位。胤禛成为皇帝后,雍亲王府就成了一座“潜龙邸”(皇帝继位前的住所),不便再封于他人,因此将王府分作两半,其一改作藏传佛教寺院,另一改作行宫供皇帝临时居住,后行宫遭火灾烧毁。雍正三年(1725年),剩余的佛教寺院改为行宫,始称 “雍和宫”。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驾崩,乾隆继位。根据祖制,将雍正梓棺放于雍和宫,因此在短时间内对雍和宫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翻修。同年,雍正梓棺移出雍和宫,乾隆将其父雍正的影像摆在原安放梓棺的“永佑殿”,将其作为了“神御殿”,乾隆每岁时祭祀,且每天有喇嘛到前殿和后殿念经,而后雍和宫就成了皇帝祭拜先人的祠堂,因此雍和宫又称雍正祠堂。
1.3寺庙期——“雍和宫”。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将雍和宫改建为了藏传佛教寺庙,對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从此,雍和宫成为了中国规格最高的皇家佛教寺庙,起着连接中国中央与蒙古、西藏地方的重要作用。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大肆掠夺,雍和宫东书院被焚毁,后雍和宫逐渐破败。新中国成立后,对雍和宫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与改建,使之重新焕发了生机,于1981年重新对外开放。现雍和宫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良好,继续向世界展现其独特浓厚的文化魅力。
2建筑规格的沿革
2.1府第期。中国古代建筑规格受封建等级制度影响巨大,严格按规章修建。清代王府府第规格与封爵制度相应,一般分为亲王府、郡王府、贝勒府、贝子府等十二个等级。[2]
根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中记载,亲王府制的内容有:“正门五间,启门三”。“正殿七间,翼楼各九间”。“台基高十尺”。正屋、厢房 “均琉璃绿瓦,门柱朱髹”。“饰以云龙纹”。“楼大门用筒瓦,余屋用板瓦”。
贝勒府制的内容有:“基高二尺,正门三间,启门一”。“堂屋五重,各广五间”。“正屋一座,厢房二座,台基高六尺”。“均筒瓦,门柱朱髹,彩画花草”。[3]
通过贝勒府制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四王爷府的建筑规格应该是大门修建三间房屋,仅设中门,左右两间不设门,此两间是护卫的门房。进入其内,正堂屋共设五间,但不能特别华丽,规模近似民间房屋院落。贝勒府的正屋、厢房台基可抬高地面六尺,以区分普通民间房屋。贝勒府所有的房屋均只能使用灰色简瓦,门柱皆涂成红黑色,黑少红多。可以在屋瓦、门柱、梁栋上彩画花草,但具有象征意义的云龙是被禁止的。四王爷府有一点与一般贝勒府不一样,其东侧另设一院,虽不大,其内花草繁多,亭台楼榭皆全,称“东花园”。
由这些记载可以感受到,作为贝勒府的四王爷府并不十分庞大华丽,像一间较大的民间房屋,相较前身内务府官房在建筑规模上没有很大变化。
康熙四十八年,胤禛被封亲王,“四王爷府”变为规格更高的“雍亲王府”。随等级提升,建筑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加建。
首先就是大门处从原来的三间房屋扩建为五间,仅开中间一门变成开三门,东西两侧仍是护卫的门房。内部院落规格远远扩大,正殿设有七间,殿基高度从原来的六尺增加为一丈,同时增设丹墀、石栏,这就是 “银安殿”。正殿前方没有设置配殿,而东西两侧各设配楼九间。正殿后面是“正寝殿”,为亲王卧室,再往后是“内寝殿”,为亲王嫡妻卧室。
除了房屋规模上的提升,建筑构件上,正屋、厢房等的屋瓦从普通的灰色筒瓦改为了更尊贵的绿琉璃瓦。装饰上除彩画花草外,现可以使用五彩云龙纹饰以彰显地位。
2.2行宫期。康熙六十一年,胤禛继位登帝,将王府分作两半,其一改作寺院,另一改作行宫,后行宫烧毁。雍正三年,剩余寺院改为行宫。这一系列变动下,除因不可抗的火灾而造成的规模缩减,建筑规模没有其他改动,仅对东书院进行了翻修。
雍正十三年,雍正驾崩,雍正梓棺暂放雍和宫,短时间内对其进行了大规模扩建翻修。根据《清代雍和宫档案史料》中记载,“大殿、大门皆修换为黄瓦,拆除大门前临街房屋,增修一阶三门。将门前拓宽,在街口增修牌楼门三间,街对面修宽大照壁。[4]”
由此可见,此次对于雍和宫的改建,着重修缮了周边环境,将门前扩宽,增修牌楼门及一阶三门,使其更加庄严气派。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将正门、大殿的绿琉璃瓦换成了象征皇家的黄色琉璃瓦。
2.3寺庙期。乾隆九年,雍和宫改为佛教寺庙,进行了大规模扩建。首先,对南区进行扩建,新建庙前广场、宝坊、昭泰门和钟鼓楼等前导空间建筑,确立了寺庙格局。其次,扩建与翻修了中路的主要建筑。最后,乾隆十五年,万福阁、关帝庙等建筑建成,增建僧房,“宫改庙”工程完成。乾隆四十三年,为迎接六世班禅进京,增建班禅楼和戒台楼。乾隆五十七年,击退了侵入藏地的廓尔喀军,制定金瓶掣签制度。乾隆为此写下《喇嘛说》,并在雍和宫立碑修亭。至此,雍和宫寺庙期建筑格局大定。[5]
比对亲王府时期,现在的“雍和门”是王府大门改建,正殿是银安殿改建,永佑殿和法轮殿是寝殿改建,东西厢十四间房是王府东西配楼改建。由此可见,雍和宫改建至此,仍保留了亲王府规制下的大体结构,为后世的建筑研究留下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而后,八国入侵,东书院烧毁,寺庙逐渐破败。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大规模翻修。翻修过程中,为扩建雍和宫大街,拆除了西路的关公庙等建筑,这是十分可惜的。
3建筑沿革的背后原因
3.1府第期。雍和宫的原址在明朝是太监官房,后由于清军入关,改作内务府官房。
康熙三十二年,胤禛封贝勒,内务府官房改作其府第。据记载,“四王爷府”的建筑规格几乎严格按照《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中记载的贝勒府规制建造,仅在东侧新建了一处规制内允许的小花园。但其实清朝虽明确规定不同王府规格,仍经常会有王府出格扩建,之所以胤禛不敢逾越规制,主要原因是其势力弱小。胤禛生母乌雅氏地位不高,没有资格抚养皇子,胤禛便成为了孝懿仁皇后养子,与生母渐渐生疏。康熙二十二年,皇后病逝,胤禛失去靠山。古代皇子的宫廷势力,往往取决于其母的势力强弱。胤禛养母病逝,生母地位不高,虽后来得宠,但胤禛与其关系冷淡,因此胤禛宫廷势弱,加上不得宠,所以不敢在府第规格上出格。
康熙四十八年,为庆祝二次立太子庆典,王公百官皆升一级,因此胤禛被封亲王,“四王爷府”改称为“雍亲王府”,建筑进行大规模改造加建。清代王府规格是由《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制定,以亲王府为标准,等级低一级的郡王府“减亲王七分之二”、“余与亲王同”,再低一级的贝勒府“余与郡王府同。”等。
而亲王府的建筑规制也不是凭空而来,是以故宫建筑为依据进行缩减。亲王府三座宫殿与正门,相比故宫三大殿与太和门,缩小六分之四。正门处东西两阿斯门,对应故宫太和门两侧协和门与熙和门,正殿和两座寝殿则对应故宫三大殿。
3.2行宫期。康熙六十一年,康熙驾崩,胤禛继位,搬入皇宫。雍亲王府分作两半,一作寺院,一作行宫,后行宫烧毁。雍正三年,雍正引出典故,其父玄烨将幼时避痘之所,称“龙潜禁地”,改为行宫封锁,不让人居住。雍正以此为由将剩余寺院改为行宫,称 “雍和宫”。但雍正改府为宫的真正目的并不如此。雍正靠阴谋得位,杀戮众多,为怕报复,便设立“粘杆处”,为其刺探情报和暗杀异己。“粘杆处”设立在宫中,其训练特务的机关则秘密设立在雍和宫。将王府改府为宫,是为提高规制,加强门禁,使得外人无法入内,知晓秘密。因此,雍和宫虽改为宫殿,但实则是特务机关,便没有将绿琉璃瓦改换成黄色琉璃瓦。
雍正十三年,雍正驾崩,乾隆继位。根据祖制,雍正梓棺暂放乾清宫十九日,而后移送雍和宫,因此以十五日为工期,将雍和宫内正门、大殿全部改覆成黄色琉璃瓦。雍和宫因为出了两位皇帝,成为了“龙潜福地”,所以宫殿黄瓦红墙,与故宫一致。
3.3寺庙期。清朝王府众多,可是改为佛寺的寥寥可数。纵观雍和宫从贝勒府、亲王府到行宫,都是顺理成章的变化,在乾隆年间却发生了宫改庙的巨大转变,这必有其背后的历史、社会原因。
其一是弘历的母亲想要借佛教来减免胤禛杀戮众多的罪孽。二是弘历父亲胤禛本就信仰喇嘛教,生前常与喇嘛在雍和宫谈经论道,这算是弘历顺应其父遗志。三是弘历与第十五世章嘉呼图克图同窗十一载,感情深厚,改宫为庙,给好友一个主持的好差使。
这几个理由来自父母、朋友,乾隆生为皇帝,在宫改庙这样的大事上,必然还含有浓厚的政治因素。改宫为庙后有以下好处:一是清朝将雍和宫作为了皇室的家庙,诸多皇室佛事皆由雍和宫处安排,皇帝依定制前来礼佛,仪式宏大。在宣传下,清朝皇帝被神化为“菩萨化身”,并在大殿内设置皇帝的“万岁碑”,佛教大师也要进行摩拜祭祀,这样大大提高了清王朝的威望,以教御民心,巩固了统治。二是清王朝制定了一系列与蒙古、西藏等地区交流互通的制度,通过雍和宫来管理实施。因此雍和宫起到了连接中央与蒙古、西藏地方、向地方传递中央政策的重要作用,稳定了蒙、藏地区。三是培养出了大量精通佛法、政治的高僧,为朝廷所用。
雍和宮之所以能够成为全国规格最高的藏传佛教寺庙,除了与其建筑规模有关,以上提到的政治方面元素也是重要原因。
4结语
雍和宫经历了府第期、行宫期到寺庙期多个阶段,积淀蕴含了深厚的王府、宫殿和寺庙文化,研究其转变中的建筑改变及其背景原因,让我们了解到不同等级建筑的规制变化,理解了建筑改变与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间的关系,便于对其更好的了解、保护和再利用。
参考文献:
[1]张富强.雍和宫建筑探源[A].中国紫禁城学会.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八辑(上)[C].中国紫禁城学会:中国紫禁城学会,2012:13.
[2]郭祉坚,李春青.从雍亲王府到雍和宫建筑形制演变初探[J].艺术科技,2014,27(04):10-11.
[3]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869 [M]. [清]昆冈,李鸿章等.
[4]清代雍和宫档案史料[M].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2004.
[5]李春青.雍亲王府建筑沿革浅考[J].科技视界,2013(14):22.
作者简介:雷靛,男,汉,湖北荆州,本科生,研究方向(专业),建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