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繁星满天,照亮前行之路

2020-12-03 11:43
南方周末 2020-12-03
关键词:摘星大山梦想

芬必得联合叮当快药,将健康送进大山。

筑梦摘星,为爱接力,为梦筑梯。

在彝族的传统文化中,左脚调民族音乐是璀璨夜空中的一颗星星,不管身处何方,它就是慰藉心灵的指引。

11月26日,在上海白玉兰剧场,城里的大朋友们与大山里的孩子们跨屏进行直播连线。这场义演中,山人乐队用一曲彝族特色的左脚调将活动推向高潮。

在远隔3000公里的云南丽江宁蒗县西川乡,一群可爱的孩子在篝火旁共舞,他们舞姿娴熟,如遇生命的甘霖雨露,滋养出自信的果实。有了山外的陪伴,这座为繁星点缀的大山显得一点都不孤单,崇山峻岭不再成为阻隔。音乐与爱,将人连接在一起。

启明星,照亮走出大山之路

随着普惠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孩子得到了走出大山的机会,“寒门”学子也一直在为获取社会资源、寻求社会升迁而努力。但事实上,“寒门”与“非寒门”的核心区别,并不是家庭财富的多少,而是思维、眼界与见识的广度。“走出大山”既是一段跨越地理边界的过程,更是一段跨越文化边界的过程。

激发大山里的孩子对外界的好奇,让好奇心成为他们梦想的起点,才能让他们真正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大山的孩子们需要一扇窗,为他们引来外面世界的星光。

许多公益组织早已意识到这一点,持续不断的师资力量进山,筹集经费落地当地学校的网课建设,将缺乏的英语课、音乐课资源以网课的形式送到孩子们的面前……在寄送物资的同时,传递来自远方的问候,碰撞出思维火花。

受到地域及民族风俗影响,不少山里的孩子缺乏必要的卫生习惯意识。将健康教育课程带入山区学生的课堂,逐渐培养孩子们提高疾病预防意识,给予他们成长过程中必要的健康习惯指导,同样迫在眉睫。因此,芬必得联合叮当快药,跨越千里将健康送进大山,在学校开展健康讲座,并捐赠了大量常用医药物资,把学生普遍缺少的卫生用品发放到他们手中,惠及13所小学,覆盖2878名师生。

信息的传播,不仅是消弭山间的隔阂,更是消弭“知识的鸿沟”。每一次重逢和交换都有启迪的意义,激发山里孩子充盈的精神世界,才是真正的“授人以渔”。

追梦人,不言放弃的梦想改造家

“怎么样才能上好的大学?”“万里长城有多长?”“第一个发明钟表的人是怎么知道时间的?”……这是一份来自大山的问题清单。通过芬必得联合叮当快药发起的#筑梦摘星接力赛#话题,所有人都可以在网上对这些童言稚语的提问进行解答。无数人自发加盟筑梦队列,为大山里的孩子描绘梦想的可能。

永远有人在默默守护孩子的梦想。滇西北支教团,他们长期“战斗”在滇西北贫困山区教学一线,用自己的热忱与知识陪伴在孩子们身边。这个团的长期坚持,离不开团长杨曦霆与山里孩子的一段结缘。

大学暑假偶然的一次进山,让杨曦霆对大山深处物资匮乏、教师短缺深感惋惜,于是临时起意,给当地的孩子们辅导起了功课。而每每将要离开时,看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脸庞,他总是把告别的话语咽了又咽,许下了一个又一个回来的诺言。

为了“不食言”,杨曦霆的支教生涯一干就是13年。他创建的支教团跑遍山区各个学校,从最初几个人的小团体,变成现在2000人的大组织。从一开始学生屡屡因为家里经济条件,留一封信就回家种地,老师们只能挨家挨户去家访。到现在,“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已经渐渐扎根进了大山。

在滇西北支教地区有不少彝族学生,他们在普通话发音和语言表达能力上存在天然的沟通障碍。因此,支教团规定,报名志愿者须在基础科目和素质科目分别选择一门进行教学。音体美、手工和舞蹈课程的开设帮助孩子能更全面、均衡地成长。在支教团的音乐老师唐云云看来,自己是孩子们的眼睛和耳朵,给孩子们描绘外面的世界,就是自己工作的价值所在。

问与答,收获跨越大山的力量

从山里到山外,无数人正在用行动回应每一个来自大山的好奇。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形式,巧妙地与公益初心相结合,让山里孩子对于世界的微弱追问扩散开来,让更多人成为他们人生的一次“导师”,是“筑梦摘星”的创新之处。通过精心剪辑的视频看到山以外的世界,孩子们的真诚提问得到像是山间回音般的解答。而在这一问一答中,彼此都拥有了跨越山海的力量。#筑梦摘星接力赛#话题全网播放量目前已超7000万,参与者来自各行各业,有老师、企业家、主持人、运动员、美食家等等。

自由潜水员DADA用镜头捕捉身边大海的样子,潮涨潮退,日出日落,海底里未知的各种生物和纯净的蓝色让人神往。严伯钧则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从博物学的角度和小朋友们一起探讨了巨人存在的可能性,同时科普了体积与身高之间的公式关系。而清华学长杨春讲述了自己跨越20公里山路的上学经历,鼓励孩子们永不放弃自己的求学梦想。大山里的孩子也牵动着无数平凡的城市追梦人,他们有不少也是曾经的山里娃,凭借自己勤劳勇敢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扎根在了城市。叮当快药的外送员小哥说自己每天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骑行丈量北京城,用自己真实的经历回答了孩子关于“北京有多大”的提问。凭借“扶贫先扶智”的方式让孩子有一条迈向希望的途径,让他们终有一日能凭借自己的智慧,自信勇敢地走出大山。

正如葛兰素史克(GSK)大中华区首席市场营销负责人陈静女士在“筑梦摘星”当晚的义演活动上所言:“这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启,我们会持续关注大山里的孩子们,会继续倾力支持所有有梦想的人”。帮助追梦者战胜疼痛,成为他们抵御疼痛的生理和精神之盾,一直以来都是芬必得的品牌精神。号召城市奋斗青年为山里孩子筑起梦想,点亮孩子走出大山的勇气和对未来世界的向往,是“筑梦摘星”活动的意义所在。

梦想永不为大山阻隔,不为疼痛止步。

猜你喜欢
摘星大山梦想
春天的大山
登天马寨
对着大山喊话的少年
摘星人
梦想
如果你还爱我
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