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变形技”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2020-12-03 13:58吴幼奇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9期
关键词:规则

吴幼奇

摘  要:随着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的修订和改版,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既增加了他们熟悉的功能话题,又增大了相关话题的词汇量,这既对初中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如何引导学生归纳和掌握单词间词形变化的规则,让学生快乐高效地学习英语,是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关键。

关键词:中考改革;功能话题;单词词性;“变形技”规则

众所周知,词汇量是决定阅读效率的关键要素,新目标教材修订版也因此新增了部分词汇,学生能否牢记并运用重要词汇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能否有效提升英语学习水平,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分级目标(义务教育阶段共分五级——第五级即是义务教育结束时9年级应达到的要求),词汇显然是至关重要的突破口。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引导和渗透词汇巧记法帮助学生扩大词汇储备?若想达到高效掌握英语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以下三个方面是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

一、以功能話题为依托,巧妙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通过对话方式来“说”词汇并在不同句型呈现中体会其用法

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附录5所列的话题项目表中,涉及了24个大话题包括85个小话题。新目标教材的每个单元也是以功能话题为主线,自然引出需要用到的相关词汇。以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级13单元“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为例,本单元的功能话题是“Talk about the problems about pol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这是关于环境保护的话题,也是当下的大众关注的热点,学生都有真实的内心感受,自然就会有话想说。在听说课(第一个课时)前的引入部分,播放一段有关环境污染的记录视频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再借助图片的力量迅速将学生思维的火花点燃,随即展开“Brainstorming”环节,词汇的延伸学习自然就水到渠成。“pollution”一呈现,学生很容易联想“land pollution,noise pollution,water pollution,air pollution”四种主要的环境污染方式。然后展开话题,从“What caused the pollution ”再到“How can we do anything to save our earth?”学生很容易给出以下回答:The factories pollute the air by burning coal with black smoke into the air.本句中就出现了pollute这个词,从pollute到pollution再到polluted,从词根到词汇的相关变化及引申,学生需要用不同的句式来运用“长相相似”的单词,这既锻炼学生灵活运用词汇的能力,又让他们在“说”中自我体会感悟和总结词汇在句中的不同用法和功能。这种词汇与句型交互渗透法能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与我们教学中常说的“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思想如出一辙。

二、以词块为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强化词汇“四要素”,充分发挥其语用功效

英语学习中,词块是句子组成的最基本的单位。不同的词块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成一个有意义的句子。词块也是有“属性”的,就好比单词的词性(part of speech),词块的类别决定它在句中担任的“职务”——即充当的成分。名词短语多充当主语、宾语或是标语,而动词短语多是充当谓语等等。由于文化差异,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差异,英语和汉语之间的最大差异就是在用英语表达时,一定要使用完整句型,通常是使用简单句的句型居多。句型的表达要以词汇作为依托,相同意思的单词也因词性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形式。因此单词的“四要素”的渗透在义务教育初中学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单词“四要素”即“语音、拼写、词性和基本用法”。如:[?helθi]依据音标读音,我们可以拼写出单词healthy,也可得知此词为形容词,在句中作定语或是表语。然后通过两个常用的简单句型来说明用法:①We all like eating healthy(置于名词前作定语)food.②Its healthy(置于be动词后作表语)for us to take exercise.在英语学习中,我们经常遇到同一个单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词性或含义,当然也就会出现不同用法的情况。

三、以词根学习为轴心,在前缀或后缀的“变形技”上找规律,降低学习难度,提高词汇学习效率

随着人教版新目标教材的改版,对初中学生英语词汇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词汇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尤其是长篇阅读文章的理解。基于英语这门语言的特殊性,大多数单词都是可以在词根的基础上变化并根据规则增加前缀或是后缀“变形”得来,因此学生若是掌握了词汇“变形技”规则,那词汇的学习就会变得很容易了。在新目标修订版9年级13单元的学习策略部分(learning strategy)就对学生提出了词根学习的相关要求:Understanding prefixes and suffixes——recognize how prefixes and suffixes may change the meanings of words and how they are used. 明确地点明了掌握前后缀构词法的规律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以动词“use”为例,加前缀“re-”可以构成另一个动词“reuse”,若加后缀“-able”就可以构成新的形容词“usable”。那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出:在“use”前加前缀构成“reuse”,改变了词义,并未改变词性,在“use”后去“e”加“able”后,改变了词性,但并未改变词义。再让学生举例来验证找到规律后的总结是否都能“通用”。如在英语构词法中常见的从事相关职业的名词后缀有以下几类:teach—teacher,visit—visitor,art—artist,music—musician,等等。又如以下几个典型的形容词的后缀:beauty—beautiful,enjoy—enjoyable,health—healthy等等。在前后缀的“变形技”的梳理中,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点点感悟:英语学习并非单纯地记忆或是机械地背诵,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英语语言的特点找到学习英语的规律,并在积累本上记录下来。

对于初三学生来讲,巧妙掌握词根“变形技”规则增大词汇量的储备是至关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提升解题能力和语言水平的关键。这就要求学生除了要对所学教材非常熟悉以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将相同的功能话题的不同表达方式归纳整理并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那么有了足够的有“含金量”的知识储备,在解决各类不同的问题时就会做到心中有数,最终能够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

结束语:

词汇的学习一直是英语学习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词汇教学中要做到全盘考虑,作好铺垫,情境辅助,循环往复以及最终灵活运用,学生逐步理解、记忆和运用词汇的能力才能够得到最大的提高。而且,无论从备课角度而言,还是教学设计而言,这种新的词汇教学思路要求教师的角色有所转变,教师要担当语境创设者的角色,给学生特定的问题,让学生用所学的词汇去思维、去表达、去解决问题。因此,以“变形技”为方向的词汇教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使学生感受到词汇学习的魅力,进而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6,19,95~99页.

猜你喜欢
规则
规则越清晰就越好吗
拼音书写规则
什么是好规则
反规则
权威解读2018年F3A最新规则与动作(2)
权威解读2018年F3A最新规则与动作
“90岁”女人写下的20条人生规则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