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遇
在中国八纵八横的高铁网络上,运城北站的位置靠近中间区域,由北京出发,需要6小时达到。走出运城北站,远远就能望见广场上一座大概四层楼高的棕褐色雕像。靠近观看,这是青铜制成的关公立像—神情威严,战袍铠甲加身,右手握着青龙偃月刀,左手在胸前轻捋长须。这尊关公像如同一张城市名片,底座上四个大字—关公故里—向来来往往的旅客指明了线索,他们将在山西运城发现更多关公的印记。
这尊塑像很容易勾起人们对关羽忠义勇武精神的回忆。从“桃园三结义”到“过五关斩六将”,从“单刀赴会”到“刮骨疗伤”,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生动地演绎了这位蜀汉名将的故事,这本小说至今仍被广泛阅读。
故事开始的地方在如今的解(hài)州镇常平村。160年,关羽降生于此。民间传说,解州城有一盐商,名叫吕雄,纠合豪强扼断盐运渠道,独霸盐池,欺压百姓,奸污妇女。19岁的关羽知情后,夜潜吕府,挥剑斩杀吕雄,后被官府缉捕,无奈出逃。当地乡亲久念关羽“悯冤除霸”的功德,常到关家故宅种植树木,祭奠焚香。
关帝家庙每年都会吸引世界各地的信徒和关氏后裔前来。据不完全统计,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建有关帝庙3万余座,仅日本和马来西亚就有关帝庙1000多座,各地的关公文化组织也十分活跃。
“国外游客大多来自东南亚国家,国内游客以福建、台湾、香港的居多。”关帝家庙导览员李慧荣说,“他们很虔诚,很多的时候是全村一起过来,100多个人,带着一人高的关公像,身上还背着供奉在各自家中的关帝像,在这一待就是两三天。”
李慧荣今年33岁,三年前来到关帝家庙,此前在8公里外的关帝祖庙从事讲解和接待工作已有十余年。同属于解州关帝庙景区的关帝家庙和关帝祖庙,历朝历代多次重建,如今均呈“前朝后寝”形制。不过,关帝祖庙气势更加恢弘,占地22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超过关帝家庙10倍不止。
每年国庆长假和关帝诞辰前后(农历六月二十四,南方一说为农历五月十三)是李慧荣工作最繁忙的时段。景区游人最多时,关帝家庙单日接待游客可以达到5000人,关帝祖庙甚至超过万人。解州关帝庙景区的导览员共30余人,遇上游客高峰,一天需要讲解10多次。
2020年9月19日上午9时,关帝祖庙门前的广场上,阳光如金子般洒下。约150名摔跤选手和摔跤爱好者在摩拳擦掌热身。他们当中既有本地的体校学生,也有从太原、临汾、忻州等地赶来的队伍,等待一场冠以“武圣”(关羽也被尊为“武圣”)之名的摔跤比赛拉开帷幕。
当天比的是中国式摔跤,采用三局两胜制,规则简单易懂,将对手推出地面上的圆圈即胜,让对手除脚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触地也胜。中国式摔跤不仅要求运动员灵活运用“背、挂、挑、绷”等技术,还讲究借力打力,善用巧劲。
选手冯哲熙说,摔跤看起来简单,练起来却“并不容易”。冯哲熙在永济市少年体校念初中三年级,这是他第一次参加中国式摔跤比赛。他看起来体格精瘦,戴着窄边黑框眼镜,候场期间,他一直专注地观察着场上运动员的动作。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练习摔跤。“摔跤很有乐趣,它不是靠蛮力,要考验智力。你要分析自己和对方在‘把上(手法上)的优势和劣势,而且还要考虑步法。”他回答道。
整个上午,100多名选手轮番上阵。每轮比赛中,两名运动员都穿着特制的短上衣,系腰带,一方蓝,一方红。比赛开始和结束时,双方都要相互作揖,不论赛中比拼得多么激烈。台下大汗淋漓的面孔越来越多,各组别的冠军名单也依次揭晓,少年轻量级组的亚军今年仅13岁,是赛场上年龄最小的选手。工作人员介绍说,“武圣杯”跤王争霸赛已经在运城连续举办十年,参赛运动员将近3000人,参与摔跤运动的青少年也越來越多。
这场摔跤比赛是运城市第31届关公文化旅游节的重要部分。为了迎接关公文化旅游节,市内的公交站早早换上了印有更具现代气息的关公设计元素的海报。在运城,随意搭上一辆出租车,或是走进街边的羊汤泡馍店,都有很大概率会遇见一座关公塑像。这些塑像或许形态不同,大小不一,但都安静地伴随着运城人的日常生活,承载一份崇敬和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