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皓
世人对存在主义学者的印象是,住在咖啡馆,烟瘾很大,戴着贝雷帽,非常聪明。这样的形象就是萨特。他在作品中研究的主题(尤其是个人存在、人类自由以及缺乏客观价值的重要性)都属于存在主义。
萨特出生在家境良好的中产阶级家庭。但是,他童年过得并不开心。他是由外祖父卡尔·史怀哲抚养长大的——卡尔非常严厉、霸道。萨特才1岁时,父亲就去世了。萨特相貌平平,身材矮小,眼睛患过疾病,导致他总是像在斜视。他儿时的玩伴很少,大部分时候都在外祖父的图书室里看书、写字。萨特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很特殊,她非常纵容萨特,给他穿华丽的服饰,让他的头发留长,一直到后來遭到外祖父的强烈反对。
萨特非常聪明,用他的原话说,自己就是个神童(虽然不太会拼写单词)。当然,我们现在知道这个神童后来成为20世纪最知名的知识分子之一。萨特取得的成就非常广泛。他不但是位了不起的哲学家,还是位一流的小说家、剧作家、传记作者。196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却婉拒了,称自己不想“被改造成公共机构式的人”。
有人可能会问,萨特的童年经历是否决定了他成年后的生活?萨特是完美至上的自由哲学家,他认为人们并非注定会过上过往经历所决定的生活,至少不会这么简单。世人普遍认为萨特属于激进的人道主义者,关注个人选择自身的生活及所持道德观的需求。尽管这一观点有一定道理,然而,真正的萨特哲学却要比上面论述的更奇特。
奇特之处表现在萨特将意识与人类主体概念化的方式。他在重要的存在主义著作《存在与虚无》(1943)中将存在划分为两大主要领域:作为意识的自为存在,意识以外的自在存在。他指出,自为存在的特征是虚无。也就是说,虚无处于存在的核心。他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他是指不存在人的本质。意识永远与既定的事物顺序相分离。它是一种纯净、虚无的可能性,自由就存在于意识中。
萨特的感情生活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1929年,《第二性》的作者,西蒙娜·德·波伏瓦通过一位名叫马修的朋友,接触到了萨特的团体。这让波伏瓦本人非常兴奋,这个团体内人员的知识水平令波伏瓦感到汗颜,但同时,这也恰恰激发了波伏瓦的求知欲。久而久之,萨特开始把波伏瓦当作他的盟友,也是他最喜爱的对话者,波伏瓦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萨特所有作品的第一位读者。
萨特与波伏瓦在长期的相处中产生了情愫,他们考虑过结婚,但两人都不想要一场中产阶级的婚姻,因为波伏瓦决心不再重演她母亲的人生。最终,波伏瓦和萨特达成了一项君子协议:以两年为一个期限,在两年中他们以情侣的身份相伴,之后再决定是续约还是分手,或者以某种方式改变他们的关系。波伏瓦在他的回忆录里坦言道,自己一开始被这种临时约定吓坏了。
事情的发展超过了两人的预计,他们和谐地度过了两年的时光,然后达成了一个更为长期的协议:在保证互相坦白与他人的性关系、并保证两人的感情关系必须始终保持在第一位的前提之下,相伴终生。
1980年,萨特去世,他的葬礼在巴黎举行,参加的人数超过两万。波伏瓦于去世后与他合葬。直至今日,仍然有不少人前往墓地瞻仰这对文坛伉俪。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
让-保罗·萨特(法语:Jean-Paul Sartre,1905.06.21—1980.04.15),法国著名哲学家、作家、剧作家、小说家、政治活动家,存在主义哲学大师及二战后存在主义思潮领军人物,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其代表作《存在与虚无》是存在主义的巅峰作品。与著名法国女作家波伏瓦虽没结婚,但终生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