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
教师在家访过程中,哪些话应该说,哪些话最好不要说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提出家访过程中的“五问五不问”。
问学习兴趣,不问学习程度
教师在家访时可以问问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习惯和方法等,但不宜去问学习程度。尤其是一年级新生,有的教师会问有没有学过拼音,会多少以内的加减等。这种询问,会显示出教师不太科学的教育观,也会让坚决响应“零起点教学”精神的家长产生焦虑情绪。
问优点,不问不足
去新生家家访时,教师可以多询问学生的优点,比如,阅读是不是很专注,做事是不是特别认真等。这样的询问,可以让教师对新生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具体,对他(她)今后的行为也会更加理解。教师在家访过程中尽可能不要去询问学生有哪些“不足”的问题。这容易让家长和学生产生紧张的情绪,甚至怀疑教师会不会对孩子产生偏见。
问家庭概况,不问个人隐私
教师可以问问学生的家庭情况。比如,家里有哪些成员,家长从事何种工作,平时孩子更听谁的等。这样做的目的是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所处的环境,思考在后续工作的开展当中能否为其提供帮助和支持。不要问个人隐私问题,教师的任务是培育好学生及陪伴和引导他们成长,而不是“研究”孩子、父母的个人问题。
问爱看的书,不问报的兴趣班
家访过程中问学生“喜欢看什么书”“看了哪些书”,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还可以给学生及家长传递出“非常关注阅读”这样的信息。但是像“报了什么兴趣班”这样的问题,教师就不适宜去问了。因为会让家长或者学生产生这样的感觉“老师鼓励、支持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感觉。
问成长观,不问成功观
家访时教师可以问家長:希望孩子成长为一个怎样的人?看重孩子哪种品质的培养?对孩子寄予怎样的期望?通过这种问题的设计,引导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教师不要去问如“希望孩子考试考多少分”“将来打算考什么类型的学校”等。同升国旗同唱国歌
近日,由郴州市文明办、郴州市教育局、共青团郴州市委主办,北湖区文明办、北湖区教育局、共青团北湖区委承办的郴州市未成年人“我和我的祖国——同升国旗同唱国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郴州市第三完全小学举行。活动现场,师生们在火红的国旗下抒发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展现了深切浓厚的爱国热情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黄建锋 邓元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