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红岩,张泽勋,王 磊,于海洋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属于危重症之一。心力衰竭是由慢性原发性心肌疾病和长期心室压力及心室容量负荷过重,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而不能维持心排血量,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1]。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其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21世纪全球流行性疾病,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2]。目前,临床上通过彩色普勒超声收集心肌收缩、舒张等相关资料进行判断,这无疑增加误诊率和漏诊率,使病人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因此,可通过检测生化指标,进一步对病人病症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分析。血浆脑钠肽(BNP)主要来源于心室,是一种多肽类激素,是由心室细胞受到牵拉后释放,具有较强的利钠、利尿以及抗心肌纤维的作用[3]。热休克蛋白70(HSP70)也称为应激蛋白,是一组具有分子结构、生化性质、免疫结构高度保守的蛋白[4]。过氧化物酶(MPO)是由内皮细胞产生,能够通过促进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进而加重心室重构[5]。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BNP、HSP70、MPO检测对老年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为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在任丘市中医院治疗的老年心力衰竭病人250例,根据病人入院时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Ⅰ级+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Ⅰ级+Ⅱ级组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62~78(65.6±3.2)岁;其中有心力衰竭家族史46例,冠心病22例,心肌病10例。Ⅲ级组80例,男40例,女40例;年龄60~77(65.8±3.1)岁;其中有心力衰竭家族史48例,冠心病21例,心肌病11例。Ⅳ级组90例,男45例,女45例;年龄61~77(64.3±2.8)岁;其中有心力衰竭家族史57例,冠心病25例,心肌病10例。选取同时期在我院体检健康的志愿者100名作为对照组,男50名,女50名;年龄61~72(66.2±2.7)岁;其中有心力衰竭家族史56例。4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并排除心脏瓣膜病、缩窄性心包炎和其他非心脏疾病;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和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等;病人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肺动脉高压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肿瘤;慢性疾病终末期。
1.4 方法
1.4.1 临床资料收集 统计4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吸烟、家族史、冠心病、心肌病等临床资料。
1.4.2 BNP、HSP70、MPO水平检测 采集研究对象清晨静脉血,置入一次性的抗凝管中保存,3 000 r/min转速离心机离心10 min后,分离上清,在-80 ℃冰箱中保存。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对BNP水平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HSP70、MPO水平进行检测,具体方法:取50 mmol/L碳酸盐包缓冲液对HSP70、MPO进行稀释,且加入聚苯乙烯的反应孔中,加盖处理后,在4 ℃下放置24 h,次日洗涤3次后,抛干,在每孔中均加入稀释液(pH值为7.4,0.02 mol/L Tris-HCl缓冲液)稀释待测标本0.1 mL,加入阳性、阴性对照标本,在42 ℃下放置60 min,将液体移除并洗涤3次后,抛干,在每孔中加入HSP70、MPO抗体0.1 mL,再次置留60 min,将液体移除并洗涤3次,抛干,并在每孔中加入底物液(0.1 mol/L的Na2HPO4,0.05 mol/L的枸橼酸)混匀,且加入0.1 mL邻苯二胺,遮光20 min,再次加入2 mol/L的H2SO40.05 mL放置各孔内,终止反应。使用酶标仪检测A450,分析HSP70、MPO水平。
1.4.3 诊断效能 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准确率=(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
2.1 4组不同时间点BNP表达水平比较 对照组各时间点BN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第1天、第2天、第3天、第5天BNP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各时间点BNP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Ⅲ级组、Ⅳ级组各时间点BNP表达水平均高于Ⅰ级+Ⅱ级组(P<0.05);Ⅳ级组各时间点BNP表达水平均高于Ⅲ级组(P<0.05)。详见表1。
表1 4组不同时间点BNP表达水平比较(±s) 单位:pg/mL
2.2 4组不同时间点HSP70水平比较 对照组各时间点HSP70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第1天、第2天、第3天、第5天HSP70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各时间点HSP70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组、Ⅳ级组各时间点HSP70表达水平均高于Ⅰ级+Ⅱ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组各时间点HSP70表达水平均高于Ⅲ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4组不同时间点HSP70水平比较(±s) 单位:ng/L
2.3 4组不同时间点MPO水平比较 对照组各时间点MPO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第1天、第2天、第3天、第5天MPO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各时间点MPO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组、Ⅳ级组各时间点MPO表达水平均高于Ⅰ级+Ⅱ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组各时间点MPO表达水平均高于Ⅲ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4组不同时间点MPO水平比较(±s) 单位:μg/L
2.4 BNP、HSP70、MPO检测对老年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BNP、HSP70、MPO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5.5%、86.0%、93.6%,均高于BNP、HSP70、MPO单项检测。详见表4。
表4 BNP、HSP70、MPO检测对老年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单位:%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的疾病,主要是以心功能不全、外周血流异常为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具有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难以治愈等特点[6]。韦洪弟等[7]研究认为,对于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应及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有效降低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慢性心力衰竭的形成主要是由各种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结构改变,致使射血能力受到损害,进而使心脏排血量下降[8]。当各个器官血供缺乏时,机体功能急剧下降,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等。有研究表明,老年心力衰竭病人的原发病常多种并存,呼吸道感染可加重心力衰竭程度[9]。杨鹏会等[10]研究指出,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的预防工作应该重视家庭管控内容(服药、饮食、运动、宣教以及摄水量等),从而减少慢性心力衰竭发作次数。
BNP主要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是预后评价的重要标志物,不仅是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的重要指标,而且在心力衰竭病人的预防筛查、预后评估、危险分层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11]。刘琦等[12]研究表明,血浆pro-BN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升高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急性期病人认知功能更差,预后不佳。BNP对有效筛查、早期发现心力衰竭高风险人群具有重要作用[13]。本研究结果显示,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且第1天、第2天、第3天、第5天BNP表达水平逐渐升高。
HSP70是一种非核糖体结合性分子伴侣,它的表达在应激状态下处于上调状态,当机体处于高温状态下时,能够通过激活HSP70起到保护作用。刘佼磊等[14]研究指出,血清HSP70、BNP水平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密切相关,随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且HSP70、BNP之间具有相关性,对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与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价值。HSP70普遍存在于细胞质、内质网、细胞核等部位,对多种细胞均具有保护作用[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Ⅰ级+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HSP70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和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
MPO是一种由单位膜包裹的囊泡,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和肾细胞中。MPO能够催化过氧化氢,促进内皮功能的损伤,加速过氧化反应,参与心血管疾病的进展[17]。刘丽红等[18]研究表明,MPO检测可以有效评估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尤其在轻度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有研究表明,血清MPO浓度在老年心力衰竭病人中升高,可能参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MPO的检测有助于慢性心力衰竭病情的判断[19]。本研究结果显示,Ⅰ级+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MPO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随时间和心功能等级增加而升高,与胡坚等[20]的研究结果一致。生物标志物诊断疾病具有标本易获取、检测快捷、对病人产生的创伤小等优点,但单一指标的检测诊断老年心力衰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低,准确率不能满足临床需求。本研究结果显示,BNP、HSP70、MPO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单项检测,说明BNP、HSP70、MPO联合检测能提高对老年心力衰竭的诊断效能。
综上所述,老年心力衰竭中BNP、HSP70、MPO水平升高,BNP、HSP70、MPO联合检验诊断价值较高,对临床上老年心力衰竭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