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范华君(简阳市禾丰中心卫生院)
慢阻肺在临床上属于多发病和常见病,是进行性加重的一种呼吸系统病症,严重危及人们的身心健康。慢阻肺病人易出现缺氧现象,而缺氧会不同程度地损伤机体,从而引起肺心病、营养不良、肺性脑病以及继发呼吸衰竭等症状,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还会给病人、家庭、社会等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为此,慢阻肺病人应注重家庭氧疗来避免这种缺氧现象。那么慢阻肺病人如何正确进行家庭氧疗呢?若操作错误会有哪些危害呢?
(1)呼吸道感染:持续吸入的氧气若未经过湿化处理,会增加呼吸道内水分的蒸发,而气道黏膜处于干燥状态后容易受到损伤,同时也会增加分泌物的黏稠度,不易排出体外,进而导致呼吸道感染。为此,慢阻肺人群在家庭进行氧疗时一定要对氧气进行加湿加温处理,以缓解气道黏膜的不适感。注意要定期对湿化装置和鼻导管进行消毒或者更换,以防细菌大量滋生,引起感染症状。
(2)呼吸抑制:慢阻肺病人长时间出现相对缺氧现象时,机体会利用缺氧刺激来维持正常呼吸运动,若家庭吸氧时浓度调节过高,虽然能很快纠正低氧血症,但是会失去刺激呼吸的因素,导致呼吸抑制,无法顺利将二氧化碳排出,进而引起潴留症状,会让患者出现昏迷现象。为此,家庭吸氧的慢阻肺患者要配备血氧仪,以便在吸氧时监测血氧情况,让其保持在88%至92%之间。
(3)长期吸氧会不会导致氧中毒:氧中毒是指长期吸入浓度较高的氧气,让肺泡氧分压处于过高状态,机体处于高氧状态,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进而导致组织细胞损伤等危害。发生氧中毒的早期患者胸骨后会出现疼痛症状,吸气时也会加重,还会出现刺激性的干咳现象,同时出现食欲缺乏、感觉异常、头痛、恶心等一些全身症状。很多慢阻肺患者都担心在家长期吸氧会导致氧中毒,其实会不会出现氧中毒取决于吸氧的浓度,现今,家庭氧疗时基本使用的是鼻导管吸氧,吸氧浓度很难达到高浓度,也就不会出现氧中毒现象。
(4)不是所有慢阻肺病人都需要家庭氧疗:现今,较多的家庭存在错误的氧疗认知,有的家庭没有意识到氧疗的重要性,有的家庭则认为慢阻肺病人就一定要家庭氧疗。其实氧疗比较重要,对于血氧较低的慢阻肺病人,需要进行家庭氧疗,但不是所有慢阻肺患者都适合长期家庭氧疗。长期家庭氧疗的患者应符合下述任何一项:①SaO2≤88 % 或 者PaO2≤55mmHg,无或者有高碳酸血症;②SaO2<89%或者PaO2在55mmHg 至60mmHg 之 间, 伴有红细胞增多症、肺动脉高压以及右心衰竭等症状。
(1)正确应用湿化设备:吸氧之前充分地进行湿化和温化能促进氧分子的弥撒能力,进而提升氧疗效果。据相关学者调查指出,家庭氧疗的慢阻肺人群吸氧时所应用的湿化液大多数都是灭菌注射用水、纯净水或者蒸馏水,其中蒸馏水滋生细菌的速度比较快,而灭菌注射用水是根据注射剂的工艺生产流程严格制备的,其中没有致病微生物,为此能较好地预防细菌滋生。为此,家庭氧疗的慢阻肺患者湿化用水应选择灭菌注射用水。此外,对吸氧装置的日常管理也非常重要,每日必须清洁一次鼻导管,清洁时需使用清洁剂,然后使用清水冲净,自然晾干后使用。每日也要冲洗一次湿化瓶,冲洗时使用清水即可,并更换新的湿化水;同时每周需要使用酒精对湿化瓶和鼻导管进行一次消毒。
佩戴鼻导管时的注意事项:吸氧之前使用湿润棉签清洁鼻孔,将流量表的开关打开,检查流出的氧气是否顺畅,并调整好氧流量,然后将鼻导管轻轻插入鼻孔。停氧时要先将鼻导管拔出,然后关闭流量表的开关。除此之外,要准确调整流量表,氧量过大、过急都会对鼻腔黏膜产生刺激作用,氧量多小、过缓时则起不到治疗的效果。
(2)控制好吸氧时间和氧气流量:家庭氧疗的时间应根据医务人员对血气的分析情况来定。一般情况下,每日吸氧时间在15 个小时之上,氧流量在1-2L/分。若想进行60 天至90 天的长期氧疗,需要重新评估吸氧疗效,为此,需要及时咨询医生,让专业人士来判断氧疗的效果,进而知晓是否再继续进行氧疗。
(3)详细记录氧疗状况:每日做好详细的氧疗日记,将氧疗的流量、氧疗时间、氧疗后的病情变化都详细记录下来,以利于医生评估氧疗的疗效,然后综合血气分析,来适当调整氧疗计划。吸氧之后出现下述症状表示氧疗效果较好:①紫绀消失或者减轻;②呼吸和心率减慢而逐渐平稳;③氧饱和度与血压分压上升。若和这些现象相反,则要及时咨询医生。
正确、规范的家庭氧疗能稳定慢阻肺患者的病情,长期氧疗能纠正或者改善低氧血症,同时也能缓解呼吸困难症状,进而提升慢阻肺病人的生存率,改善其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同时降低身心负担,延缓或者预防并发症的发展和发生,且能显著延长慢阻肺病人的高质量生存期,有效降低慢阻肺病人的病死率,减少患者医疗费用的支出。希望慢阻肺人群看完这篇文章,能正确进行家庭氧疗,及时纠正不良吸氧,以恢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