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邓利红(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随着生活习惯的不断变化,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增多,所以人们出现疾病的比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也会影响到其生活质量。在常见疾病中,胰腺炎便是其中一种。在发生胰腺炎后,患者会出现疼痛、呕吐、发热等症状,对其正常生活造成影响。若不及时地进行治疗,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出血坏死、胰性脑病、呼吸衰竭等,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出现胰腺炎后,对患者的及时治疗显得极为重要。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胃肠道多少会受到影响,因此,患者肠蠕动恢复也是病情恢复的重要环节。那么要如何促进患者肠蠕动的恢复呢?
(1)病情因素。在胰腺炎中,慢性胰腺炎是一种胰腺局部或弥漫性的慢性进展性炎症,相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而言,其临床症状会显得较为温和,会出现腹痛、胰腺功能不全的症状。但在轻度患者中,其症状并不明显。而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较急,在临床的症状中,也较为剧烈。在临床症状中,腹胀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其原因是体内的胰酶大量渗出,以及腹腔炎症下,所出现的肠麻痹。在出现腹胀后,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2)手术因素。在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中,对胰腺坏死伴感染的患者都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以对病情进行治疗和控制。但在手术治疗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在进行手术后,肠运动会受到抑制,出现会腹胀的现象,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病情的恢复。
(3)药物因素。在对患者的治疗中,若选择手术治疗,则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在麻醉的作用下,患者的神经会受到抑制,在肠蠕动功能上也会受到限制。因此患者在进行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麻醉药物的作用下,会存在肠麻痹现象的发生。
在手术完成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的镇痛,及对伤口的观察。在此期间,对患者使用的药物,如阿片类药,对肠功能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的,吗啡也会通过对神经的作用,对患者的肠蠕动进行抑制。在术后,若出现伤口感染,由于外界细菌的作用,也会对肠道功能造成影响,出现肠蠕动的下降。
胃肠道蠕动功能出现障碍,不仅患者会出现腹胀、不适感,情况严重时可致膈肌上升、呼吸运动受限制,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为此,患者出现胃肠道功能障碍时,应及时地对患者胃肠功能进行处理,促进肛门排气,减轻患者的痛苦。在症状缓解后,尽快地指导患者进食,增强营养,促使患者的恢复。
(1)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运动可引起肠道的反射,促进肠集团式蠕动,改善胃肠道的功能,促进消化和排便。同时通过运动,也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包括胃肠道的血液循环,也能够有效地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改善,促进肠蠕动。
(2)合理地进行饮食的规划。在胰腺炎患者的发病因素中,酗酒和暴饮暴食的所占比例较大。在摄入大量的食物和酒精后,人体内的胰液会大量的分泌,导致胰管的引流不畅,进而导致胰腺炎的出现。于是,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饮食应引起重视。在病情严重或手术完成后6小时左右的时候,以流质食物为主,减少对胃肠道的消化负担,缩短肠道的排气时间,防止出现肠粘连。在患者病情的不断恢复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增减,向半流质、普食逐渐过渡。
(3)穴位的刺激。穴位是中医治疗的特色疗法,在对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中,可对患者的大肠俞、支沟、曲池、合谷穴进行刺激,通过按揉的方式对穴位进行刺激,使患者出现酸、胀、痛、热的感觉,进行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或是采用中药贴,将制好的药膏贴在神阙穴,进行加热,使血液循环加速,药物能够渗入皮肤,发挥作用,对患者的胃肠功能进行作用,促进炎症的消散,更好地促进肠蠕动。
(4)对患者的按摩。对患者的按摩与对穴位的刺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对腹部的按摩,可使腹肌与肠平滑肌血流量呈增加状,促使胃肠平滑肌张力增强,进而加速血液及淋巴液的有效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使胃肠等分泌功能更为活跃,胃肠蠕动加速,进而促使大便排泄。此外,还可在温水泡脚之后,对足部反射区进行按摩,从而达到对患者的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促进肠蠕动。
(5)药物干预。在相关的研究中,乌药和大黄(柴岑承气汤)在对患者的胃肠功能的改善中有着明显的效果。通过对患者进行(柴岑承气汤加减)乌药和大黄的联合使用,采用胃管注入和高位灌肠的方法,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病灶处,使大、小肠都能够得到治疗。在适宜的温度下,促进肠道的血液循环,药效的发挥对炎症也起到消散和局限的作用,从而达到促进肠蠕动的目的。
胰腺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会存在肠道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肠道功能衰竭在发展下,对患者的病情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治疗中,不仅是对胰腺进行治疗,同时也需要对肠道功能进行观察和治疗。在患者出现肠蠕动下降时,对食物的消化能力会大打折扣,在营养的吸收上也有着一定的局限。为此,对肠蠕动的恢复也是治疗患者病情的重要环节。在进行相应的治疗后,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的肠道功能进行评估,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方式,进行肠蠕动的恢复,达到早日康复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