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祺
中国的现代医学是一个从跟随西方学习到逐渐形成自己特色的过程,特别是外科领域,经历了很长的“学徒”期。
但有一个专科,中国医生的技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得到了国际同行的称赞,这就是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外科为代表的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改革开放初期,国外同行到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外科参观,看了上海医生的精湛技术和独特的诊治方案后,他们将中国医生的技术称为“中国式口腔颌面外科”。
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外科在 张锡泽 教授、邱蔚六院士、张志愿院士和学科带头人们的带领下,通过一代代口腔颌面外科人的共同努力,如今已成为国际上最强的口腔颌面外科学学科之一。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几十年间,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进入世界第一梯队,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拥有两位院士。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学科的建设者们最知道他们付出了多少努力。
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学科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中国医学奋斗史的缩影。大胆的创新实践,让曾经的“学徒”走到了引领者的位置,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外科成为推动整个学科进步、为患者带来更好治疗效果的重要发源地。
在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外科,有一个故事几乎每个人都知道。
1972年,一位颌部癌症晚期患者辗转很多医院未能收治,最终,邱蔚六教授为他做了手术,成功切除全上颌骨后又为他安装了假的上颌骨。经过锻炼,这位患者不仅恢复了语言功能,可以讲流利的英语,还在夏威夷大学任教中文。
患者治愈后长期与邱蔚六保持联系,成为了朋友,还给邱教授寄来自己跑马拉松时的照片。1992年,这位患者受夏威夷医生的委托邀请邱蔚六去做交流。面对他,邱蔚六总有一丝遗憾:那时候还没有外科手术修复,如果有的话,他的外形会更好看一点,功能也会更好一些。但当时只能是先讲生存,其次再讲生活质量。
“口腔颌面外科”简单说管的是人的头颈部除了眼耳鼻喉以外的其他区域。也就是说,人的消化道、呼吸道所有的“大门”,都是口腔颌面外科的范围。”口腔颌面疾病不仅影响人的容貌、造成自卑,更重要是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很多病人痛不欲生。同时由于口腔颌面结构复杂,找到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仿若“破案”,使得治疗充满挑战。
邱蔚六院士与张志愿院士一起讨论病例。
老病人给邱蔚六院士写信并寄上他参加马拉松比赛时的照片。
邱蔚六、张志愿院士和国际口腔癌学会秘书长Varma合影。
张志愿院士正为患者手术中。
口腔颌面疾病不仅影响人的容貌、造成自卑,更重要是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很多病人痛不欲生。同时由于口腔颌面结构复杂,找到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仿若“破案”,使得治疗充满挑战。
這样一个高难度的外科领域,上海九院却拥有两位院士,他们在专业领域里完成了大量开拓工作。
上世纪60年代初期,邱蔚六教授便致力于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立即修复,开创了全额隧道皮瓣一次转移术。他首次提出了“针刺得气留针”的方法,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针麻手术。上世纪70年代,他率先将显微外科技术引进至口腔颌面外科领域;他首次在国内施行颅颌面根治性联合切除术,为晚期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开辟了一条可能治愈的途径。
作为邱蔚六院士的学生,张志愿是我国第二个口腔医学院士,是中国特色口腔颌面外科传承和发展者之一,他承前启后,推动了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在国际舞台占有一席之地。
1988年,张志愿在国内首创“三合一”方法治疗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即“栓塞+病灶切除+整形修复组织”,用一次手术就摘除病灶,出血量减少80%,圆满完成了邱蔚六教授要求“攻克”的难题。
此后,张志愿团队首创“五步法”,从DSA引导、静脉插管、栓塞、激光硬化剂、手术整复,解决巨大静脉畸形手术难题;首创“双介入”法,将超选择动脉栓塞与静脉池栓塞结合,攻克巨大颌骨动静脉畸形难题。巨大动静脉畸形手术的风险非常高,张志愿运用“三合一”方法,将这一“难治”的疾病变为“可治”。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团队如今毫无疑问是中国乃至世界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风向标。
2012年因学科发展需要,医院原口腔颌面外科专业细化分为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口腔颅颌面科和口腔外科三个独立科室。由此,口腔颌面外科走上亚专科精准治疗之路,迄今每一个独立科室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专业领域树立起自己响当当的品牌。
3年前,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行政主任张陈平教授接诊了一位70岁外国患者。患者右颈部的一个肿块多年来时大时小,后来肿块明显长大,有压迫感并感到头晕。老先生曾在美国的医院检查过,但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查询资料后,老先生找到了上海九院。
诊断复杂疾病,跟探案有很多相似之处,经过检查和研究,张陈平教授做出诊断,这是一个原发癌,名为鳃裂癌。
患者颈部高度恶性肿瘤快速发展,老先生需要接受手术。但问题又来了,老先生患有冠心病、高血压、房颤、室性早搏等疾病,此前一直在美国接受治疗。肿瘤生长于颈动脉周围高危区域,又有基础疾病,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颈部肿瘤团队立即启动多学科诊疗机制,与麻醉科、心内科等多学科专家深入讨论,制定了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由于准备充分、技术娴熟、经验丰富,老先生的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后第六天,患者出院。
张陈平教授团队口腔癌总体治愈率接近80%,晚期口腔癌的治愈率也已经超过60%,这样的治疗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同等。手术后重建缺损部位、恢复缺损部位的功能和外观,是张陈平教授团队的诊疗特色,形成了一整套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功能性修复技术。
现在,随着3D打印等新技术的出现,颌面部的修复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修复效果也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变。近年来,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外科开展了近1200例颌骨功能性重建手术,科研成果“下颌骨缺损的形态与功能重建研究”项目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在全国20余家三级医院进行推广应用。
罕见肿瘤、高龄、多种基础疾病……别人望而生畏的患者,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外科团队治疗了一个又一个。
上海医生的勇气与自信,来自千锤百炼的技术基础和不惧挑战、大胆创新的能力。创新的血脉,在如今的中青年口腔颌面外科专家们身上继续延伸。
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外科的高难度手术,经常作為示范直播到世界各地,供全世界的医学同行观摩和借鉴。同时,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外科也成为为全世界培养优秀外科医生的国际化培训基地。在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外科,常常能遇到进修的外国医生,上海医生的技术和规范化操作让他们大开眼界。
上海九院是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授予的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在我国的唯一口腔颌面与头颈肿瘤培训中心和国际内固定修复学会颅颌面亚太培训中心;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国内唯一正畸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口腔正畸专科医师中国考试基地以及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口腔种植与修复专科医师培训考试中心。
邱蔚六院士与参加毕业典礼的博士生。
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成立于1505年,是世界上最为知名的专科医师培训组织管理机构,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外科专科医师培养基地。2012年,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经过一番考察后,将唯一的一个头颈肿瘤国际培训基地,放在了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作为头颈肿瘤外科医生培训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来自英国及世界各地的头颈肿瘤外科医生需顺利通过上海培训中心的学习和考核。
忆往昔,医学前辈早就踏出了登上国际舞台的步伐。
随着改革开放将国门打开,邱蔚六和科里的医生们一起奋发图强弥补短板。在国家政策和经费支持下,中国派出中青年骨干去国外学习;也请来了一些国际知名的口腔颌面外科或相关科室学者来国内传经送宝,增强了各国同道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邱蔚六院士曾30余次参加国际会议及出访讲学,特别在美国第71届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的大会演讲,被誉为中国代表正式在美国大型国家会议上作报告的第一人,从而确立了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在国际上的应有地位,也吸引了来自美、英、日、法、南斯拉夫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前来求经。当1999年邱蔚六院士代表中国成为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学会的首任理事时,他激动地说:“能够完成我国口腔颌面外科人走向世界的心愿,我感到十分欣慰,因为这是我事业的重要部分。”
2003年希腊举行的第16届国际口腔颌面外科会议上,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与香港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联手提出承办申请,经过与7个国家地区的竞争,上海成功地获得大会承办权,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外科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上海举办的第19届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学术大会上,邱蔚六担任大会主席。
此次会议是迄今为止国内举办的,真正意义上的口腔颌面外科国际性会议,相当于口腔颌面外科学领域的“奥运会”。这也是继1986年成立口腔颌面外科学组、1999年正式加入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学会之后,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大会期间,邱蔚六教授因其对口腔颌面外科事业的杰出贡献,被授予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杰出会士奖”(Distinguished Fellow Award)。这是目前世界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最高荣誉奖项,此前全球只有5人获此殊荣。“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全中国以及亚洲口腔颌面外科医师的荣誉”,因为以前这一荣誉还从未授予过亚洲人。同时,他还表示我国口腔颌面外科水平已为世界接受和承认。”
除各省部市级的高级别奖项外,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外科学是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最多的学科之一,科研上的突破大大提高了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话语权。
邱蔚六院士为学科发展道路做出规划:中国口腔颌面外科特色需要走的道路应“三化”,即个性化、本土化和国际化。从1980年一个50多人的独立科室,到现在口腔颌面外科拥有3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和近20个三级学科、300多人的科室;床位从60张发展到现在300多张,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外科前辈们当年的理想,正在一一实现。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医生为急需手术的肿瘤患者实施手术。
60多年来,医学大家们为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外科团队留下了独特的科室文化,这种科室文化,也是今天整个团队能够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说起科室文化,一位专家讲了一个小细节:张志愿院士教学查房,年轻医生们有点“怕”。张院士会随身带着手电筒,从侧面照射患者伤口处,如果伤口缝合不够平整,照射处会留下阴影,这个时候,手术医生就要等着挨批评了。“伤口缝合是不是平整看起来是小事,但张院士要告诉大家,缝合这个小事就能看到一个医生的认真、仔细、责任感,能看到手术过程是不是规范,医生是不是全力以赴。”
尽管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严谨、规范、为病人着想的科室作风,就这样通过一件件小事传承下来。邱蔚六院士也曾告诫年轻医生:“你们在手术台上是十分钟,对病人来说就是一辈子。”
对临床科研的重视,是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外科的另一个传统。
邱蔚六院士曾经说过:“科研说白了就是把问号变成惊叹号。”口腔颌面外科是上海九院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最多的学科,被大家称为“获奖专业户”。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邱蔚六等尝试经关节镜滑膜下硬化疗法治疗习惯性颞下颌关节脱位取得成功,并获国家发明奖,之后又被国外专著明确引用,并为以后开展的口腔颌面微创外科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各省部市级的高级别奖项外,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外科学是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最多的学科之一,科研上的突破大大提高了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