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秋雨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天连村均榄路东四巷联心租房1207 室,广东 佛山 528329)
中国是有悠久传统养蜂历史的国家,随着近代养蜂技术的革新,尤其是意蜂意标活框技术的传入,让很多地方的中蜂也进入了活框养殖模式。随着中蜂活框技术的普及,人们发现了新的问题,例如蜂病比以前多了,蜂群群势严重下降。现笔者专就群势问题讨论一下:据很多老一辈养中蜂人的回忆,在清末民初期,或者新中国成立初期,土生土长的中蜂群势是现在无法比拟的,往往一次性割取蜂蜜50 kg 以上,传说中甚至有一次取100 kg 以上的。从各种口述或者是传说(也许略有出入),还是从一些残存的旧养蜂桶痕迹上考察,那时候的中蜂群势真的很强,如果折合成现在的意标框作参考,中蜂群势应该有很多达到今天意标群势15框以上,有些达意标25 框甚至30 框左右的群势。这样的群势,我们暂且称呼它为“中蜂超级强群”。
现在的养蜂人,怎么养也很难养出民国或以前时期那样的蜂群群势——当然,说很难养出来也不是说绝对养不出来。很多人把现在中蜂群势变小归咎于蜂种的退化,或者农药。不管是“退化论”还是“农药论”,笔者认为都不正确!
根据笔者对各地蜂种性状的分析和调查统计,包括网络上一些线索的追踪统计分析,认为中蜂在本质属性上并没有大的退化。从全国网络上出现的现场照片和视频分析,中蜂并没有像很多人说的那样退化了,而是某些原因导致了中蜂群势没有完全伸展表现出来!比方说我们以前在山上见到的野生蘑菇,子实体都是很大,而现在菜市场里面的同类蘑菇都比较个小。不是市场的蘑菇品种退化,而是商品需要市场的蘑菇来不及长大就被收割了。笔者就班门弄斧为大家解析一下。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意蜂群势有多大,因为我们谈中蜂群势总免不了拿意蜂群势作参考。前面说的中蜂群势有意标15~25 框甚至30 框,也许有些人会断章取义地说那不可能,还会说自己养了几十年意蜂也没有25 框、30框的。这样的反对言论咱是不反驳的,只作沉默了之。这里笔者只想说:将意蜂单王养到25~30 框的大有人在。谈“超级强群”的形成条件,我们必须先从蜂群产卵力、哺育力、繁殖力及增长规律谈起。
很多的养蜂教科书、材料上都提到意蜂王产卵管条数350~400,中蜂王产卵管条数230~380。从字面上看,中蜂王产卵管上限380 条是非常接近意蜂王400 条的,甚至可以理解为“基本上一样多”。而中蜂王产卵管下限230 条正好接近意蜂王产卵力的一半,所以很多养蜂资料上都普遍采用意蜂王日产卵量2000 粒、中蜂王日产卵量1000 粒为参考数值。这是大部分养蜂人所接受的,参考数据不代表唯一准确数据。但是事实上很多人测量出意蜂王日产卵量超过3000 粒,也有很多人测量出中蜂王日产卵量超过2000粒的,限于篇幅此处不提详细测量人的姓名。根据笔者的观察,个子大优质的中蜂王与意蜂王体表尺寸相差并不是很明显,从侧面也暗示出优质中蜂王产卵力与意蜂王产卵力相差并没有十分之大,而是比较接近。
中蜂优质王产生与意蜂相接近的群势也不是不能。按龚凫羌教授《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 里所叙,假设中蜂王日产1000 粒卵,工蜂寿命40 d 计(40 d 是大部分蜂采蜜“农忙”季节的大致数值,不是“农闲”期数据),则理论繁殖力可达40000只工蜂,若是以一意标框上有中蜂3000只为计,则可以出现40000÷3000≈13 框意标足蜂。很多老一辈养蜂人都记得以前的中蜂养满1 个16 框大卧式箱不是问题,这样的数据与当时现实是比较吻合的。首先,1只产卵力强劲的蜂王(种性) 是必须的。只有个体粗壮、腹部硕大而修长的优质蜂王才是蜂群的“心脏”。想要得到健壮的蜂王,提升育王技术及交配雄蜂基因纯度很重要。
在《原理》 一书的思维指导下,如果1只优质的中蜂王产卵管达到380 条接近意蜂王产卵力,以2000 粒或者1500 粒为参考,或者工蜂寿命采取强群劳动强度低的“农闲”时,工蜂寿命以50 d 或者60 d 计算,则理论繁殖力为75000只和90000只工蜂,那么75000÷3000≈25 框,90000÷3000=30 框,所以强大的群势也不是任何时候都保持,只有一些非分蜂季节经过“复壮”的休养生息之后才能出现。
根据网络上流传出来的一些湖南地区仓蜂的照片和视频可以估算出,湖南仓蜂、天柱仓蜂、甘肃陕西仓蜂、秦岭仓蜂、长白山野生地窖蜂,自然界群势可以达到意标25~30 框。有图有真相,这里不赘述。
其实有时候,自然界里的中蜂实际蜂量只有意标10 脾左右,也可以表现出二十几意标框的群势,为什么?因为中蜂有明显的向子性和向王性,反而封盖蜜脾上就稀稀拉拉几只蜂。也就是说,只要中蜂群达到意标10 框左右或以上,蜂群表现出二十几框意标的群势体积是完全可以的,原因就是蜂群里面有大量的封盖蜜脾。这与我们很多人抓野生中蜂的时候1 次获得50 kg 以上蜜,而蜂却只有意标十来框完全吻合。
中蜂有一个奇怪现象,就是蜂群会根据蜂群内存蜜存粉的总量计算出当时的最佳哺育幼儿数量。如果“存粮量”升高或者下降,蜂群会及时扩巢或者弃子以达到平衡状态,例如春季天气突变会产生大规模弃子就是佐证。换句话说,如果中蜂群里面长期有足够存粮,小气候环境阴凉适宜,蜂群会长时间保持哺育力(产卵力) 上限,接近日产2000 粒卵并且长期保持,并且哺育出来的工蜂寿命长。本来强群就采集力强,工蜂工作量小,工蜂寿命更长,形成良性循环。反之,长期存粮不足或者频繁掠取蜂蜜,蜂群即会降低哺育力,形成弱群,工蜂体质差、工作量大、寿命短,进入恶性循环。足够发挥1只优质蜂王的群势也很重要,巢房总数必须是蜂王产卵数×20 d×2.5 倍以上(1 为产卵数房间数,+1 为蜜脾房间数,+0.5 为粉房数量)。很多养蜂人追求经济利益养成了见蜜就摇的习惯,这样的习惯必定掣肘蜂群繁殖。农村有俗话“三百斤牛犊是草撑大的”,同样,十几、几十框的中蜂是蜜撑大的。所以,形成“超级强群”,蜜粉源十分重要。
我们重点解析一下最艰苦条件下该地区的承载蜂群极限能力(蜂群极限密度)。蜂群密度也是强群形成的重要原因,1 箱蜂的蜜粉源变成10 箱蜂百箱蜂共享,蜂群如何会强?
其实从网络上湖南仓蜂图片上看,确实是子区蜂很密很厚,而蜜区蜂稀,这是完全正常的。现实中中蜂并没有退化,只是养蜂人太急于求成和一些不正确的养蜂观念及方法,造成了蜂群群势小。大家都知道,小群抗逆性差,严寒和酷暑都可以直接引起弱小群当场灭群,这就是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比如说,如果长期4 脾(意标) 群势在长江流域能正常生存10年以上不被冬天寒冷灭亡,黄河流域不用3年就灭亡长期4 脾的群,那么黄河流域进化出来的蜂种则表现岀4 脾以上的群势;在广东、广西,中蜂只要有意标1.5 框即可自然生存下去,所以“两广”养蜂人经常把群势定在2~3 框的蜂群是为了省心。因为“两广”天气热,如果不注意遮阴通风,夏季3 框的群也起台分蜂,但是在“两广”的有些土洞里有时候却抓到超过意标10 框的很强势的野生中蜂,可能是与地洞里阴凉有关系。气候淘汰蜂群主要表现手段是严寒和酷暑,直接作用点表现在消灭种族基因上,同时又塑造相适应的种族基因,例如“两广”的品种去甘肃、陕西、长白山一带,大部分基因会被淘汰或重组产生大群,直到原来的基因消失为止,反之亦然。比如说甘肃、陕西的气候每年会消灭7 框以下的群势,那么在甘肃、陕西的中蜂必须高于7 框才能保存种族基因传承,换句话说“两广”的蜂种去了甘肃一带,很快会被冷死。越艰苦的条件才能进化出越强大的蜂群种族!艰苦的气候条件也是“超级群势”形成的原因,比方说高海拔地区的品种。总之局部环境里不能过于热,应该凉爽甚至偏向寒冷,对于形成“超级强群”有利。
养蜂人的习惯也是蜂群群势的影响原因,比方说“见蜜就摇”和把蜂群放置于太阳直射之下。一旦太阳直晒蜂箱,热量可以直接转化为“分蜂热”,越热越分,越分越弱!有些两广的蜂友图省事,为了减少分蜂和劳动强度,故意把群势定在3 框这个综合节点,不知不觉中就把群势养小了,而我们在两广的山上挖野生蜂的时候,多次见到达到意标10 框的野生中蜂自然群,里面很多蜜。蜜粉多蜂就多,蜜粉少蜂就少。
蜂箱的结构和小环境:只有蜂箱足够大,并且放置于长年阴凉的小环境里,通风良好或者白天温暖夜晚还寒冷,这也是“超级强群”形成的重要条件。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广西南宁网名叫大海的蜂友。大海蜂友在广西南宁有几群中蜂,长期十几框(42 cm 长的上梁,框内高约20 cm),非分蜂季节多次达到单王28 框、30 框。网络上有视频和照片,引起很多议论:很多人说是合成的。笔者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大海师傅的30 框中蜂群是真实的,因为他的蜂箱通风性特别好,小环境是在1个房间里面,冬暖夏凉。而且他1年只取1次蜜,所以他蜂箱里面有10 张以上是纯蜜脾,十几张子脾被蜜压得每一张比巴掌大一点点,所以大海师傅在广西南宁养出了30 脾的超级强群。他的蜂场劳动强度不是很大,强群哺育质量高,工蜂经常比较清闲,所以寿命较长。
农药对养蜂确实会有影响,但农药是急性的,蜂种的演化是漫长的过程,笔者认为农药不是蜂种退化的主因。我们谈这个话题不是叫大家都往这个方向发展,而是抽丝剥茧探索把蜂养好养强的方法。
蜂种退化论可以休矣!广西南宁那么热的气候尚且能养出30 框的单王群。浙江还有人养出中蜂单王40 个意标框的群势。
看看我们蜂场周围的蜜粉源数量,看看那无休止的贪婪蜂场,原来一箱变成十箱,十箱变成了百箱的规模。蜜蜂的采集半径还是那么大,蜜源还是那么多。我们什么时候考虑过蜂场密度?蜜粉源极限及承载蜂量什么时候留意过?蜂箱每天晒太阳多久注意过了吗?蜜蜂拼命扇风视而不见!却天天怨蜂种退化;几千万年进化来的物种,为什么一到手里面就种性退化了?思考一下饲养方法和蜜源、天气等,顶多只能说是个别蜂王不好,与蜂种退化相差还是很远的。不要盲目引种,适合当地的野生中蜂、本地种才是最好的。引种不难,难的是无法引来原种的生存气候蜜粉源及蜂群密度还有养殖模式、方法。所以种是引进来了,但不出三五代蜂王,优势已经不见,浪费钱。只有在蜜粉源环境条件及气候和养蜂方法模式差不多的条件下,才可以适当考虑引种。或者掌握了北(方)蜂南(地) 北养,西(部) 蜂东(地) 西养之技术,才能发挥异域蜂种的优势。
蜂种退化论,是不正确的,至少不是完全正确的。有人说“两广”蜂种退化严重,可我们经常在两广的山区挖到超过意标10框的野生蜂,这样的蜂一定是在一个阴凉的地方栖息的。从顺应蜂群的生物习性入手,掌握蜂性、布置冷式蜂箱、合理布局蜂群密度,灵活运用、扬长避短,才是养好蜂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