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古梅中心小学 陈小碧
受到疫情影响,各个中小学全面延迟开学时间,在疫情期间利用钉钉、微课等网上教学的方式开展线上教学。该教育模式通过家中隔离分散式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新冠肺炎疫情的进一步蔓延。许多教育工作者也积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投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线上教学的教学模式中去。然而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要想有效将积极心理学融入线上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疏导无疑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采取科学的育人方法,结合观看短视频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教育,传递防疫的正确做法、缓解身心压力,确保学生在家也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在疫情期间的身心健康。
这次疫情风暴来得十分突然且迅速,其影响范围是全国性的,不管是线上和线下,都是受灾户。在此次疫情当中,教育行业是受到波及较大的领域之一,国家为了阻断疫情的再度扩大,保证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教育部门下发了延迟学生开学日期的通知,并要求学生做到在家学习、不外出不聚会,不参与聚集性活动。在全国疫情防控期间,教育行业只存在一种在线教育形态。原本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行业的政策环境已经逐渐完善和严格化,然而这次疫情的到来,导致国内学校几乎全部停课,这无疑是对教育行业的当头一击。而随着疫情的持续,各大学校纷纷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积极投入线上教学中来,各种各样的教学软件和短视频迅速上线,“线上化”已经成为教师的必备技能之一。而在这种学生身体不受限制的条件下有效开展线上心理教育,对于心理教师而言显然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心理教师作为确保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人员,自然不可避免地要投入线上心理教学中,通过线上科学的引导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传递,及时疏导学生的恐慌情绪,加强对线上教学的认识、疏导学生的升学压力,让学生在家中也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身体。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在疫情防控的大形势下,如何更快更好地舒缓学生的心理恐慌、升学压力、线上教学疑惑,成了心理教师面临的首要工作。中小学生由于心理尚未成熟,是疫情下最容易产生心理应激反应的特殊群体,同样也是易感人群,因此教育部颁发了延迟开学和停止各种社交活动的通知。学生也基本每天宅在家里,社会和网上充斥着关于疫情的各种报告和最新疫情发展形势,这些信息中既有真相,也有谣言,中小学生由于心理不成熟,真伪辨别能力不足,再加上部分学生对于线上教学模式不甚了解,且迫于升学的压力,很容易在真假交替的网络舆论中产生恐慌情绪,出现心理适应问题,其主要出现的情绪适应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情绪适应问题。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其心理反应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网络舆论和周围成人的反应,家长的各种焦虑情绪导致孩子也受到极大的影响,让他们莫名其妙出现紧张和担忧,而部分小学生过于关注网上的疫情发展趋势,情不自禁地过度加大对自身身体的关注,身体稍微出现咳嗽、发热等细微症状都会让他们怀疑自己是否被感染,对是否间接或者直接感染新冠肺炎始终持有担忧或者怀疑心理,加剧了他们对肺炎的恐慌。
(二)生活适应问题。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范围内暴发,学生不得不宅在家里进行自我隔离,所有的社交活动一律终止,这段时间的社交活动几乎为零。学生本身就精力充沛,且活泼好动,禁足令无疑让他们在长期无聊环境中产生不自在、烦闷、孤独以及焦虑情绪,并感觉到与世界隔离,日常作息紊乱,寡言少语,整日沉迷于游戏中不可自拔。而这种状态本身就和家长的期望存在矛盾,家长眼睁睁看着孩子“不务正业”,虽然是大形势所迫,但是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家长和孩子共处在同一个环境下,孩子的日常作息不能得到妥善安排,自然而然会对孩子唠叨,用自己的价值观教育孩子,最终引发较大的家庭矛盾和亲子冲突。
(三)升学压力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对于部分即将毕业的学生而言,其压力显然十分巨大。线上教学由于空间的限制及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其教学效率十分低下,对于部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而言,线上教学根本就是形同虚设。在此情况下,知识水平难以提升,眼看毕业考试即将来临,如何疏导自己的学业压力,提升其线上学习的实效性,已成为这部分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线上心理辅导。随着21 世纪的科技快速发展,信息化的覆盖程度也随之提高。也正是由于这种发展趋势,全国的网络覆盖率大大增加,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增长了数十倍,在疫情期间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是教育行业的必然趋势。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教学APP 创建出新的在线教学方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中,让学生们感受到教学带来的新鲜感,通过播放短视频或者在线讲解的方式,给小学生疏导紧张情绪,传递疫情期间正确的防疫做法,比如,勤洗手、多通风、日常出行佩戴口罩等,让学生在家也能保证积极乐观的情绪。
(二)利用网络创建环境,加深学生对新冠肺炎的认识。线上信息技术具有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化静为动,心理教师在辅导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线上教学的优势,通过对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演示,让心理辅导过程变得更加动态化。比如,通过线上视频讲解,给学生讲述新冠病毒主要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传播,或者呼吸传染,近期没有和外来人员有过接触则无须过于担忧,一旦出现类似于感冒的咳嗽、微发热症状,一般先在家观察三天,如果情况有所好转,则无须去往医院,因为医院本身就是一个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高危区域,而如果出现呼吸困难、高度发热情况,则必须要求学生第一时间赶往医院就医。
(三)利用钉钉、微课等进行积极心理辅导,舒缓学生的紧张情绪。疫情下的线上教育机制对于学生而言无疑充满时代感和新鲜感,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他们在线上课程中的积极性。通过在课堂上播放心理健康相关视频的方式,巧妙地将学生全身心地带入课堂中来,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的同时,加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减缓学生的恐慌、紧张情绪,让学生能够全神贯注地聆听心理健康知识。疫情期间,学生更多的是在家长的陪同和监视下进行网上学习,这就能极大地弥补网络监管机制不足带来的缺陷。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做法之一就是利用线上教学和线下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完美发挥出网络教学的优势,教师负责防疫手段的传授,家长则负责将这些防护点落到实处,自上而下形成完整的教育机制,全方面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此外,学生如果对新冠肺炎防护手段存在疑问,可以立即在网上发问,也可以下课后咨询家长,通过这种取长补短的方式,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四)传递正确的新冠肺炎防护手段,减缓学生和家长间的矛盾。在疫情防控期间利用线上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让知识体系更加趋向于完善。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钉钉、微课布置课后作业,这些课后作业是具有一定拓展性的,比如,限制自己的游戏时间,要定期进行室内通风,让学生将心理健康知识落到实处。另一方面,积极心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践应用,所以,教师要重视设计实用性的心理健康教学素材,这些素材要能够用于学生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比如,遇到家长唠叨时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如何应对等。最后,在开展线上心理教学时,还需要注重提升教学资源的质量,利用网络资源选择高效的授课内容,注重教学中网络应用的规范管理。线上教育这一全新教学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内容和形式,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应用都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效果,让学生在家也能学习到相关心理健康知识,通过知识应用,舒缓学生的不良情绪,减缓学生和家长的矛盾,全面确保学生在家的心理健康。
(五)线上积极教育,舒缓学生的升学压力。对于部分即将升学的学生而言,如何舒缓其升学压力,已成为教师线上辅导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教师可以详细阐明本次疫情对中高考产生的影响,在此形势下,升学考试必然会相应推迟,在后续有时间开展复习工作,避免学生因为对疫情下的升学考试了解不足而给予自己更多的压力。其次,教师要加强线上教育工作,完善线上监督机制,不能让学生游离在线上课程之外,全面提升线上教学的实效性。
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使得我国各个领域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截至目前,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各级课程逐渐结束。这次疫情的出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学生产生了较大的焦虑感,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心理疏导作用,通过线上教育手段,传递给学生正确的情绪疏导知识和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全方位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