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中小学 王春红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是我国新世纪新阶段为了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对人才全面发展的更高要求。同时,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以课程目标为引领,以课堂为主要载体去落实和培养。
知识的形成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是初步感知阶段,第二是充分感受阶段,第三是内化感悟阶段,后一阶段是以前一阶段基础,整个过程是对知识逐渐掌握的过程。
(一)初步感知知识。当学生刚接触到新知识时,他们对这个知识的认识比较浅显,只能从整体上对知识进行初步感知。这时主要放手让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
例如在复式统计表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信息比较分散的统计表,我并没有采取直接讲授法,而是先通过问题:当统计表信息比较分散,有没有什么好办法使我们能够方便地观察和比较各项信息呢?来引起学生讨论,然后再引导学生,采取合并的方式让信息集中起来,最后,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将分散的表格信息集中到一起。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合并方式,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成果的优点进行点评鼓励,同时通过不足之处逐渐引入新课的知识点。同时这也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充分感受知识。学生在独立思考、初步感知后,新知识会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教师需要充分让学生经历交流、补充、质疑等过程,通过点拨让旧知和新知之间建立联系,学生会感受到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发展过程,为探索新知识奠定了基础。
在学生对复式统计表有了初步概念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自己讲述自己的表格是如何进行合并的,每位学生讲述结束后,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发现表格不合理的地方,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深化与掌握。同时,对于这一章节的接下来的新知识点,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例如为了引出对复式统计表的表头,在我的课堂中我设计了以下场景:
师:老师发现咱们班同学很聪明,想法很多!让我们一起欣赏他们的作品。
生介绍作品。
师:非常了不起,看来光进行拼凑解决不了问题了,还需要修改一些不合理的内容。
师:统计表现在是很简洁了,可这里写性别你觉得还合适吗?改成组别就合适吗?同桌讨论一下。
有的学生建议把表头分两栏,有的建议分三栏。
师:看来这一表格太重要了,它体现了表格中具体信息分布情况,这一表格就叫做统计表的表头。
通过对学生统计表的合并成果的讨论,顺利引入新的教学内容,统计表的表头。
(三)内化领悟知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活动,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建立了旧知和新知的联系,使外部的信息与自己内部已储存的信息得到了重新组合,从而发现了新知识和获得了探索新知识内在规律,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将知识内化。
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对于知识技能来说是“隐性的”“缄默的”知识,它蕴含在具体的数学内容中,它不是靠教师的讲授让学生获得,而是通过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能力的培养,尤其要关注学生问题感、实践感、思维感的培养。
(一)问题感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结束了复式统计表的第一课时时,对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今天我们学习了复式统计表,你都有哪些收获和疑问?
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谈论,在对问题进行回答的同时,总结了自己所学的知识,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感的培养。数学活动经验是在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的,而数学活动是具有数学教与学目标的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在复式统计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深化掌握所学知识,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对班上老师同学最喜欢的运动进行统计与分析,经历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知识,同时还拉近了同学老师之间的距离。
(三)思维感的培养。数学课堂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主要阵地,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在他们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在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
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教育的关键诉求。课堂要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通过问题引领,在动手操作和实践中发展思维,让学习真正地发生。
态度决定了知识与能力的提升程度。如果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学习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一)培养学生兴趣感。史宁中教授精辟地指出:好的教学除了知识传授之外,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数学知识比较枯燥,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老师不断地提出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索意识。在进行复式统计表的学习时,我首先是让学生分别看几张统计表,并不断地提出问题,随着学生回答速度的变慢,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你们回答问题的速度变慢了呢?这时有学生指出,是因为要同时看好几张统计表,信息分散。由此,引入复式统计表的教学。
(二)培养学生成功感。成功感能让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从而真正地学习数学。在对班级老师和学生进行最喜欢运动的统计时,我们发现选择乒乓球的人数为零,这时有的学生提出“我认为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建议体育老师要多带领大家学习乒乓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表扬,培养学生的成功感。
(三)培养学生价值感。数学课程在人的终身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已经得到公认,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等价值应该充分体现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让学生逐步了解与体验。在复式统计表教学过程中,对体育成绩表的分析教学过程为例,在学生对表格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让他们依据表格提出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了解到了数学在生活中存在的意义,培养了学生对数学价值感的认知。
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课程目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要积极探索与实践,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的每一步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树立学生良好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