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预防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新进展

2020-12-02 16:47潘艳芳钟承珊雷莹
医药前沿 2020年19期
关键词:骨科手术室下肢

潘艳芳 钟承珊 雷莹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21)

随着国内医疗水平的提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其形成后的危险性,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进行术后护理在预防和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时间里我国通过手术室护理控制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主要作用,能够为临床提供借鉴支持。

1.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当前在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方面还存在争议,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其中具体涉及到三个方面因素,即静脉壁受损、血液高凝以及血流缓慢[4]。在大型骨科手术当中会有较大创伤,这就决定了在围手术期患者缺乏活动量,再加之患者术中经常会出现血管损伤的现象,这就导致血流动力学以及血液流变学都受到影响,于是可能会形成深静脉血栓[5]。DVT 通常无明显症状表现,在临床上,只有10%~17%的DVT 患者有明显的症状,主要有下肢肿胀,局部深处触痛和足背屈性疼痛,最严重的就是肺栓塞,病死率高达9%~50%,并且大多数死亡病例的死亡时间都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目前,治疗DVT 的方式主要与溶栓和抗凝疗法,但最有效的方式还是在于预防护理,应该对所有的骨科患者进行全面的优质的手术室护理,如此便能有效预防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降低其病死率,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2.护理措施

2.1 手术前期护理措施

2.1.1 付燕娣[6]通过分析认为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存在手术室护理人员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意识和护理行为不足、手术室缺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设备、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对手术室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成立护理小组等措施。首先,给所有骨科的护理人员发放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的学习资料,邀请专业的医师以讲座的形式详细讲解的相关病理知识,并回答护士在培训中所提出的疑问,再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实践案例讲解,详细讲解护理流程和注意事项,当护士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后,安排所有护理人员进行考核,以此来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知识的掌握度,然后加强护理场景模拟,小组成员分别扮演深静脉血栓患者,由其他成员对其进行专业护理,以此来加深护士对于深静脉血栓知识的理解和对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专业护理技巧,负责监督指导这场演练的老师在演练后对其表现良好的地方进行鼓励,对表现错误的地方进行指正。最后安排通过考核的护理人员进行实践护理操作,全程由1 名具备丰富骨科手术室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进行监督考察,及时指正操作不当的地方。确保护理人员能够为患者展开全面有效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健康教育并落实护理措施,同时引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设备并正确运用。

2.1.2 进行术前访视,多向患者讲解关于手术的注意事项,提前告知术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使其提前做好迎接手术的心理准备,增加患者对手术的重视程度,并且明确采取手术室护理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和主动性。此外,还可多向患者讲解手术成功的案例,提高其治疗信心,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心理情绪影响手术效果。根据患者情况筛选宣教内容,例如针对学历较低的患者在讲解相关事项时要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词汇,避免出现太高深的词汇造成患者的理解错误或认知不足[7]。主要的宣讲内容可以从戒烟、控制血糖、血压、体重、饮食等方面开展,具体形式可采用举办讲座以及视频播放等[8]。

2.2 手术中期护理措施

2.2.1 患者进入手术间前要确保手术室的干净整洁,提前调节好室温至适宜温度,温度维持在25℃,湿度为55%[9],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手术环境。在整个手术室的护理过程中,要做好自身的清洁工作,保证全程无菌操作。使用保温毯对患者进行保温,创造良好的静脉回流环境[10]。适当加温输注液体,以防不良应激,确保患者生理舒适性[11]。尽可能选定上肢实施静脉穿刺,如有必要才可穿刺大隐静脉小分支,同时尽量一次成功,以避免损害到血管壁[12]。在手术过程中,每隔1h 医护人员帮助患者进行1 次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通过对下肢按摩可有效改变血流动力学,阻滞凝血因子聚集,降低血栓发生率[12]。另有研究[13]表明应用间歇式充气压力仪行间歇期间按摩至手术结束可以加快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速度,避免因血流过缓而在血管壁之上粘结大量凝血因子。术中如果出现失血过多的情况,则需要重点做好输血治疗,针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若有血容量不足的情况则需要及时予以抢救,促使血液高凝状况得到缓解[14]。

2.2.2 在骨科手术临床操作过程当中需要开较大创口,并应用到一些特殊器械,所以在操作当中应注意手法的轻巧性,使用止血带必须做到合规,避免造成大出血的局面[15]。在手术体位摆放中应做到动作准确且轻缓,避免对患者造成二度损伤[16]。要着重把控手术时间,尽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手术操作,如此才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病率[17]。而实现以上手术治疗目标的前提就是手术室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提前准备好手术器械,减少手术过程操作的失误情况,如此方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避免增加不必要的手术用时。对于D- 二聚体等特异性指标变化进行密切关注[9]。手术完成后,搬动患者应保证平稳、同时用力,以防震动影响血栓导致急性栓塞,并加强局部保温及受压部位护理,监测血液循环状况[11]。在术中护理干预过程中应和临床医生以及器械护士保持良好沟通,避免对手术总体时间带来影响,同时还要确保不会对无菌环境产生破坏[16]。

3.小结

3.1 骨科手术根据手术方式、手术部位采取不同卧位,因此消毒、铺巾的部位亦呈多样化;若不能做好手术体位的正确指导,就会给血栓预防护理措施的实施带来困难。另外,对需要精细化操作的手术无法利用足底静脉泵,在术中对患者进行按摩的行为同样不合适,因为会对术中操作带来不利影响。此外,由于骨科手术操作的特殊性,术者较容易出汗,用较高的室温以维持患者体温的措施经常会导致术者手术过程中汗水浸湿手术衣、手术帽,甚至于汗水直接滴至术野的情况发生,要做好给主刀医师擦汗的工作,避免给感染控制带来影响。

3.2 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往往不是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8]。有关麻醉方式影响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机制目前已得到了初步研究证实,尤其是椎管内麻醉较全身麻醉的优势已形成共识[19]。另外,谢锦伟等[20]认为,深静脉血栓发生与术中止血带等应用具有一定关系,关于术中止血带使用的压力和时长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术中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的实施有赖于麻醉医生、术者和手术室护士三者的密切配合。

3.3 近年来,关于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发展迅速,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调查[21]结果显示,手术室护士针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已经有了深入了解,认识到了采取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并且给予了高度重视,但由于国内尚缺乏有关术中预防护理指南,使得护理人员缺乏经验指导,影响了手术室人员对护理工作的具体执行熟练度。

总之,手术室护理能够在深静脉血栓预防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手术室护士需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手术配合技能,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与其临床研究的发展同步,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手术方式运用个性化的护理,与麻醉医生、术者密切合作共同完成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工作。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规范、科学的预防护理培训,建立并出台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术中护理指南应是今后关注的重点。

猜你喜欢
骨科手术室下肢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
手术室火灾的预防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