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广田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生产运营指挥中心,北京 100120)
对于煤炭企业而言,煤炭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煤炭产品质量的好坏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不可分,所以煤炭企业必须重视煤炭质量管理,为市场提供优质煤炭产品,满足客户要求,使企业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煤炭板块是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煤集团”)的核心主业,其营业收入占中煤集团总收入的70%,利润占90%以上,对中煤集团的生存发展起决定性作用。面对当前产能加快释放、供给宽松、需求增速放缓、消费乏力的煤炭市场,中煤集团抓好煤质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对煤炭的需求减少,供求平衡、价格偏移、需求偏移等指数较差。《国家能源“十三五规划”》提出:2020年,全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耗比重将从2015年的64%降低到58%以下,且消费总量控制在35亿t(25.1亿t标煤)。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有关统计分析,当前我国煤炭产能过剩已超过1亿t/a,煤炭需求大户,电力、钢材、水泥产量呈现下降趋势,煤炭需求增幅持续回落,煤炭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转变,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预计这种形势还将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形势不容乐观。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客户对煤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企业只有提高煤质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市场份额,否则,将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强化煤质管理工作任务艰巨。
中煤集团是一家煤炭能源企业,利润主要来源于核心业务煤炭板块,抗风险能力差。煤炭产品在市场中是否有竞争力,其产品利润空间规模对集团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集团公司煤炭产量70%来自晋北地区,主采煤层普遍灰分高、硫分高、发热量低,硫分超过3%的煤炭占有相当的比例,煤炭产品质量竞争力不强。当前市场用户已经对产品数量、价格和质量,特别是硫分提出了苛刻要求,煤质管理重要作用凸显,加强煤质管理工作已刻不容缓。
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煤炭产品质量竞争力不强,原有的市场就会被他人抢占,产品没有用户的结果就是企业效益下降,甚至发生亏损,严重影响集团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对此,集团公司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针对优质煤炭资源客观不足、煤炭质量变化较大等问题,只有加强煤质管理,提升煤炭产品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为集团公司不断壮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在煤炭产业10 a黄金发展时期,市场供不应求,集团公司部分单位领导对煤质管理工作不重视,新划转企业煤质管理基础薄弱,诸多煤质管理的深层次问题和主要矛盾被紧俏的煤炭市场所掩盖。随着市场发生变化,客户在产品质量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质管理机构、人员、制度建设、现场管理等方面问题逐步暴露。由于煤质管理问题多、基础比较薄弱,短期内难以解决煤质管理工作中所有问题和不足,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国家煤炭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了煤炭产业升级,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指导原则。《规划》提出要推动发展洁净煤技术,促进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大力发展煤炭洗选加工,提高动力煤入选比例。国家能源发展规划提出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要求煤炭消费比重由现在的70%下降到65%左右。与此同时,国际社会节能减排、气候环境、低碳经济的约束与要求等,都与煤炭产业联系十分密切、影响深远,深刻分析国家煤炭产业政策和国际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加强煤质管理工作,提升产品质量,是国家煤炭产业政策要求,更是集团公司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为积极应对煤炭市场变化,积极化解生产经营的困难和压力,集团公司制定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要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主线,以加强煤质控制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着力解决煤质管理基础薄弱问题,增强质量意识,树立全局观念,为做强做大煤炭核心主业创造条件。
近年来,国内外因质量问题而倒闭的企业屡见不鲜,因此,集团公司要求所属各煤炭生产企业领导必须要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必须高度重视质量工作,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之本、质量是企业生命的意识,坚决转变重产量、轻质量的观念,增强提高煤炭产品质量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努力营造树立全面质量意识的浓厚氛围,促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集团公司所属煤炭生产企业要形成“一把手”挂帅、分管领导负责、煤质管理部门牵头组织、业务部门深度配合的煤质管理工作机制。各单位要成立煤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煤质管理的领导,要定期召开煤质工作会议,分析研究煤质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协调相关部门有关煤质管理的具体工作,组织开展现场督查指导,切实起到煤质管理的领导作用。
为促进提高煤质管理水平,集团公司各企业必须要进一步梳理煤质管理过程中各项工作,分环节明确在原煤生产、洗选加工、储运装、采制化等各环节的工作职责,按岗位划分各级工作人员作业范围和岗位责任,形成层层抓落实、事事有人管、每人都考核的管理局面,自觉落实工作责任,不断强化煤质管理工作。
要狠抓煤质管理基础工作,集团公司所属各煤炭生产企业首先要落实组织机构,完善煤质管理制度和作业流程,形成从公司到生产车间以及操作人员的制度体系。特别是煤质管理基础薄弱的中煤华利公司、国投煤炭公司、新疆公司等单位要按规定设置煤质管理部门,配备相应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为煤质管理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
各企业要统筹生产、洗选加工、运输、外购配煤的煤质管理衔接工作,定期召开由企管、生产、调度、销售等部门和各煤炭生产单位煤质分管负责人参加的煤质管理专题例会,通报煤质情况,研究平衡产品结构方案,协调解决煤质管理问题。
各企业要组织开展煤质管理质量标准化建设,确定阶段性工作目标,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煤质工作的标准考核,进一步完善从煤炭生产、洗选加工到储装运各环节、各岗位人员的作业标准,提高全员素质,实现人人上标准岗、干标准活,进一步规范煤质基础管理工作。
从煤质预测、原煤生产到洗选加工以及产品运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煤炭产品质量。因此,要提升煤炭质量,必须进行全过程管理。
集团公司所属煤炭生产企业要强化煤质预测预报工作,建立周报、旬报、月报制度,科学预测煤层和产品质量指标,分析影响煤质的主要因素,研究制定应对措施,及时指导煤层配采、配洗加工和产品外运、进港及销售工作。王家岭矿区精煤粘结指数、平朔矿区动力煤硫分在区域性变化比较明显、煤质不稳定时,要加密布置钻孔,增加勘探精度和准确度,同时增加采掘工作面煤质检查采样频次,提高煤质预报的科学性。
各矿井要优化开采布局,强化煤质配采。在安排生产计划和采掘接替计划时,必须同时兼顾产量和质量要求,优化生产布局,做好各煤层工作面合理的接替与配采,合理调整工作面配采数量和推进速度,适当加大优质煤资源开采比例;要制定煤质管理专项措施,并严格贯彻实施。放顶煤工艺要严格控制矸石量,遇到煤层断层、褶曲等构造区域要最大限度减少割底和破顶;要尽可能实现分采、分装、分运,剔除煤矸石和风(氧)化煤。
当前,集团公司选煤生产年入洗能力约3 亿t,2019年,集团公司入洗原煤1.55 亿t。因此,各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选煤厂生产能力,加大原煤入洗量,提高原煤入洗率,发挥选煤厂的降灰提质作用;要积极挖掘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企业内、外煤炭资源,科学配煤入洗,改善产品灰分、硫分等指标,提高产品质量;要针对原煤煤质变化情况,合理调整选煤工艺,优化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同时严格控制旁路煤加工和外运数量。
集团公司所属销售公司要加强港口卸车、场地交货质量控制,做好各煤种垛位动态数、质量管理。要按品种、质量等级单独堆放港口存煤,遵循“先进先出”和“同煤质就近并垛”的原则。根据需要,外购优质煤源,适度开展港口配煤,提高煤质。按煤质对商品煤进行细分,使煤质管理工作有效衔接市场。
煤质检测部门要严格执行采制化国家标准,加强采制化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每个岗位的操作人员必须有劳动部门颁发的技能合格证。煤质检验用仪器设备要设专人管理,建立台帐,及时校验、自检,定期送检。要积极推进本单位化验室通过国家级化验室认证,尤其是加强与港口化验室、商检部门化验结果的对标,逐步减小差距,提高煤质检验的准确性。
生产为了销售,销售可以促进生产,为有机促进两者的密切配合和管理,各单位必须要建立健全煤质预测预报工作机制,加强煤质的地质勘探,预测反映原煤煤质灰分、硫分等指标。同时要对市场需求的商品煤数量、品种,灰分、硫分和发热量等主要指标开展预测预报。通过预测对比分析,便于采取切实的措施和办法,整改纠偏,实现产品与市场的高效对接。同时要加强煤炭产运销衔接,保证按时召开月度例会,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和协调效果。
对管理目标进行细化、量化。细分煤炭产品各环节的生产成本,科学制定材料单耗标准,严格生产成本考核,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生产过程中好经验的交流学习,不断改进工作中的不足,降低材料消耗。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装备,重点抓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动态检修,减少设备故障率及停机时间,提高设备、人工的生产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各单位要进一步完善煤质工作检查考核相关制度和办法,加强从生产到销售贯穿煤质工作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工作,坚持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严格考核,兑现奖罚,推动煤质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严格执行各项煤质管理办法和制度,层层落实,提高执行力。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一丝不苟,不能严肃认真地贯彻执行,不但起不到约束作用,最终也不可能取得理想效果。所以,各企业必须强调制度的贯彻落实,关键是实际工作行动上的执行落实,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通过制度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为全面提升煤质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1)加强煤质管理工作检查。定期开展煤质管理工作检查,建立完整的检查记录,重点检查原煤生产、洗选加工、储装运等各环节煤质管理措施落实情况,出现煤质事故,必须立即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认真进行整改。
(2)强化煤质考核导向作用。加强煤质考核,将月度、季度、年度煤质检查结果,纳入到月、季、年度绩效考核中,并与工资奖金挂钩,奖优罚劣,建立煤质奖惩机制。集团公司通过加大煤质监督、检查、考核力度,通过检查考核,促进煤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1)加强产品创新。深入研究并细分市场需求,针对不同的客户开发不同的产品,同时要强化煤炭产品优化系统的应用与研究,根据自有煤炭资源以及外购煤炭进行配比,生产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
(2)强化技术创新,密切联合科研院所开展解决煤质难题的产学研技术研究,研究解决煤质降灰、降硫、劣质煤高效应用等技术难题。加大资金投入,研发应用新型、高效、节能、先进的技术装备,积极推广新技术在煤质方面的应用,为提升煤质管理水平,提高煤炭产品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3)增强服务意识。加强煤炭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经常征求用户意见,高度重视重点用户对煤炭品种、质量的意见,并将其作为改变产品结构,增加煤炭品种,提高煤炭质量的依据。加强与用户联系,特别是与用户质检部门的联系,进行技术交流,达成共识。出现质量纠纷时要采取积极态度,需要时速派相关人员前往现场察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及时协商解决。
(4)努力做到“以销保产”。销售部门要本着“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基本原则,战略思维,超前谋划,制定灵活的销售策略,采取有效的销售措施,创新煤炭交易模式,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在稳定现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寻找低热值、高硫煤的新客户和市场,为煤矿正常生产运转创造条件。同时要加强市场分析,及时向集团公司和生产企业反馈市场、客户信息,为煤炭生产组织安排提供可靠依据。
煤炭质量管理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繁琐的工作。面对煤炭市场的变化,集团公司唯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推陈出新,扎实推进煤质管理工作,才能进一步提升煤炭产品质量,为将集团公司建设成为世界一流能源企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