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美好长存

2020-12-02 14:50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遗产文化遗产文物

自从地壳形成并稳定后,地球表层就凝结出了普遍的地质构造。此后,在各种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下,大地表面又陆续形成了各异的地貌类型和大地景观。生命诞生后,经历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出现过5次生命大灭绝,多次的生物种群改变和不断进化,积淀成世界各地不同的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人类从动物界分离以后,曾经两次走出非洲,穿越大陆和陆桥,顺着洋流和季风,逐渐遍及世界各地。他们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不断地适应自然并创造发明,在广阔大地上留下了不同时期的物质遗存,积淀成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景观。穿行在广袤的陆地与海洋,观览着世界万物的变幻,沉醉于壮美的自然景象,每一种生命形式都让人眼界大开,每一处自然景观都使人心旷神怡。行走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感悟着不同文明的深邃,惊喜于多样文化的神奇,每一个历史瞬间都值得细细回味,每一处文化遗产都值得用心品读。

人类天生就具有好奇心和怀旧情结。自然万物和文化事物,既是人们认识外在客观世界研究的资料,也是认识自身发展过程的重要参照,早就有不同学科在进行研究和探索。然而,生物会绝迹,文物会衰老,传统会改变,地理景观也可能沧海桑田,将当下所知所见的自然和文化事物中一部分,也就是具有年代性、代表性或珍稀性的“遗产”,保护下来,留传下去,使子孙后代也可以研究和欣赏,不至于因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减少而变得孤陋寡闻。正因为如此,遗产保护成为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学问。回顾遗产保护的历史,早在人类社会形成神祗崇拜和英雄崇拜之时,那些被族群和国家视为共同崇奉和纪念对象的神或人,与之相关的物品和场所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保护。文艺复兴思潮兴起以后,尤其是在法国大革命中,大量原先属于国王、教会和贵族的具有相当历史的资产归属了国家,这些全民化的资产有的在革命的过程中受到了损坏,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并建立相关的执法机制来保存。在这个国家保护文物的过程中,文物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原先不具有纪念性但具有历史性的资产也都作为文物受到保护。又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普及,各国政府和人民保护过去既有的具有代表性和珍稀性事物的热情不断高涨,从人类创造遗留的文化遗产扩展到地球演变遗留的自然遗产,从人类创造的物质遗存到人类社会的非物质传统、保护范围持续扩大,保护力度不断强化,保护事业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遗产保护学是探讨遗产保护的理念和原则,研究遗产的形态和价值保全,发现遗产存在的不利于保存和保护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恰当的保护措施和路线,并在相关保护法规和政策规定的框架下,建立恰当的保护机制和机构,以便对这些遗产实施最有利保护和恰当管理的科学。遗产保护学面对如此广泛多样、错综复杂的自然和人类的遗存,要把这些遗产保护好、管理好、传下去,就需要众多相应学科学者的参与,共同迎接这个挑战。而无论是生物学、地质学、地貌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者,还是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艺术学、建筑学、哲学等人文科学的研究者,都可以从自己从事的某个具体传统学科切入到遗产保护学的研究领域,运用自己学科的专业知识,对自然或文化遗产某一类型或某一个案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每当某个自然之物或人文事物遇到保护和管理的难题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采取保护行动的遗产保护专家,他们同时也是各个传统学科的科学家。这些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基于保护好人类遗产的良好愿望和共同目标,秉承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和行动准则,或短期或长期地聚焦在自然或文化遗产的不同类型和不同案例之中。每个学科的学者都具有自己的专业特点,也容易带上学科固有的偏见。只有勇于走出学科的偏见,才能更好地理解大千世界,遗产保护科学也才会取得更快和更大的进步。

自然与文化遗产,是地球漫长演进的遗留,是人类蹒跚前行的足迹。关注和研究这些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保护好我们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不仅关系到我们的过去,更关系到我们的未来。各个相关学科的朋友们,大家共同来努力吧!

在本期编辑发行之际,正值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流行之时,该病毒据研究其来源和传播很可能与人接触野生动物有关。这个案例再一次说明,远离野生动物,保护自然遗产,不仅是保护天然之物,也是保护人类自己。

猜你喜欢
遗产文化遗产文物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遗产怎么分
Tough Nut to Crack
千万遗产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